Page 107 - 《中国药房》2022年6期
P. 107

医证候积分下降<3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料满足正态分布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t 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2
        1.4.2  心绞痛症状改善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                    观     例数或率表示,采用χ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6                           2 结果
        min 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步行距离,并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记录其中医证候积分(评分标准见文献[8-9])。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86.30%,显著高于对照
        1.4.3  心肌标志物含量         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晨                组的71.23%(χ =4.955,P=0.021)。结果见表1。
                                                                        2
        起肘静脉血3 mL,采用XN-2800型全自动模块式血液分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73,例(%%)]
        析仪(日本 Sysmex 公司)测定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细胞绝对值,并计算 NLR。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                          对照组     24(32.88)  28(38.36)  21(28.77)  52(71.23)
        患者的肘静脉血 3 mL,以 3 000 r/min 离心 10 min,取上             观察组     39(53.42)  24(32.88)  10(13.70)  63(86.30) a
        层血清(于-80 ℃下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以                            a:与对照组比较,P<0.05
        DR-200B 型酶标分析仪(无锡华卫德朗仪器有限公司)                       2.2  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
        检测血清中 sST2、内皮素 1(endothelin-1,ET-1)、血管紧            况比较
        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
        NO)的含量,试剂盒分别来自美国C&D Technologies公                  6MWT 步行距离、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司、上海美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美国 Beckman Coulter                  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
        公司,批号分别为 RN-59739、H0063、H0326c、A012-1-2,           持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或缩短,
        标本处理及检测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6MWT 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
        1.4.4  生活质量 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均
        questionnair,SAQ)、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36-item short          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6MWT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
        form health survey,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              组(P<0.05)。结果见表2。
        评估。其中,SAQ包括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程度、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标志物含量比较
        疾病认知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5个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NLR 和 sST2、ET-1、Ang-Ⅱ、
        维度;SF-36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                       NO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                         两组患者的NLR和sST2、ET-1、Ang-Ⅱ含量均较治疗前
        各维度最高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                         显著降低,NO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
        量越高   [10-11] 。                                    组患者的NLR和sST2、ET-1、Ang-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
        1.4.5  安全性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                     照组,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3。
        生情况,包括心悸、头晕、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等。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Q、SF-36评分比较
        随访记录6个月内两组患者MACE的发生情况,包括顽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SAQ、SF-36 各维度评分比较,
        固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心源性猝死(随访期间患者持续接受西医治疗)。                             SAQ、SF-36 各 维 度 评 分 均 较 治 疗 前 显 著 升 高(P<
        1.5  统计学方法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 SAQ、SF-36 各维度评分均显著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                     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4、表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改善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x±±s,n=73)
                      发作频率/(次/d)              持续时间/min             6MWT步行距离/m             中医证候积分/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8.29±2.95  5.14±1.74 a  11.29±3.27  7.14±2.67 a  239.81±59.16  347.15±68.32 a  18.05±6.83  12.16±4.81 a
         观察组      9.42±2.72  3.86±1.06 ab  12.02±3.63  5.46±1.36 ab  240.07±66.43  382.72±71.27 ab  19.46±7.32  8.23±3.72 ab
           a: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b: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LR和sST2、ET-1、Ang-ⅡⅡ、NO含量比较(x±±s,n=73)
                      NLR              sST2/(μg/L)       ET-1/(μg/L)       Ang-Ⅱ/(μg/L)       NO/(μmol/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8.83±1.74  5.42±1.06 a  60.71±6.55 47.29±4.43 a  81.57±9.35 67.28±7.25 a  88.57±9.86 68.14±8.06 a  45.14±5.06 53.67±6.22 a
         观察组    8.26±1.38  3.69±1.34 ab  59.82±7.38 42.43±5.76 ab  82.76±8.47 62.85±6.69 ab  89.85±8.19 55.72±7.38 ab  43.86±6.71 66.04±7.28 ab
           a: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b: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P<0.05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6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6  ·737 ·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