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中国药房》2022年5期
P. 58
are mostly terpenoids,and those of R. glutionsa and prepared R. glutionsa are mostly alkanes;the liposoluble constituents possess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ies.
KEYWORDS Huaizhong No.1 Rehmannia glutionsa;fresh Rehmannia glutionsa;Rehmannia glutionsa;prepared Rehmannia
glutionsa;liposoluble constituent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antioxidant activities
地黄为四大怀药之一,是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 旋转蒸发器、EYELA PDU-2110 型冷冻干燥机(上海爱
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始载于《神农 朗仪器有限公司)。
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地黄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用药历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史,是我国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出口前十大品种之一 [1-2] 。 怀中1号地黄药材于2020年11月采自河南焦作,经
自明代以来,公认以古怀庆府(今河南焦作、温县、沁阳、 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董诚明教授鉴定为玄参科植物
[3]
武陟、孟县等地)一带为地黄的道地产区 。目前已有大 地黄 R.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块根。黄酒(酒精的体
量文献对地黄的形态、采收、产地、加工、配伍、成分、药 积分数为 14%)购自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
效等进行了报道 [4-5]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地黄具有 司;维生素 C(批号 B21293,纯度≥99%)购自上海源叶
降血糖、降血脂、调节免疫、保肝等作用,且这些药理作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用可能与地黄的抗氧化活性相关 [6-9] 。地黄中的化学成 购自美国 Sigma 公司;石油醚(沸程 60~90 ℃)、无水乙
分主要包括环烯醚萜类、紫罗兰酮类、苯乙醇苷类、酚酸 醇、甲醇、正己烷、无水硫酸钠、三氟化硼均为分析纯,水
类、三萜类、糖类、氨基酸等 [10-12] 。按照炮制方法的不 为超纯水。
同,地黄分为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其中,鲜地黄清 2 方法
热生津、凉血、止血;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 2.1 地黄饮片及其脂溶性提取物的制备
[13]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目前,关于地黄不同炮制品化 鲜地黄饮片的制备:取新鲜地黄药材洗净,切片,冷
学成分差异的评价,主要涉及梓醇、毛蕊花糖苷、糠醛等 冻干燥,即得。生地黄饮片的制备:取鲜地黄药材1 000 g,
特征性化合物以及无机物 [14-15] ,但是针对极性小的脂溶 置于烘箱中75 ℃干燥48 h,取出,稍闷,放凉,切厚片,即
性成分还缺乏系统研究。 得。熟地黄饮片的制备:取上述生地黄饮片100 g,加35 g
在地黄的栽培、生产中,因长期无性繁殖造成地黄 黄酒,拌匀,闷润至黄酒被吸尽,以 100 ℃蒸 32 h,切厚
品种退化、品质下降,以及存在品种利用多年一贯制和 片,即得。
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使得地黄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原有 地黄脂溶性提取物的制备:分别称取各饮片 20 g,
的地黄品种已经难以适应中药材企业和市场的需 切小块,以石油醚为溶剂,80 ℃索氏提取 6 h,将提取液
[16]
求 。河南中医药大学研发的地黄新品种怀中 1 号(于 减压浓缩,得黄色油状提取物,即脂溶性成分(鲜地黄、
2018 年 12 月获得《河南省中药材品种鉴定书》)对轮纹 生地黄、熟地黄得率分别为0.058%、0.056%、0.050%)。
病和斑枯病有较高的抗病性能,具有出苗整齐、块根集 在上述提取物中,加入 0.5 mol/L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 4
中、生长健壮的优势,并且相比现有品种其平均亩产提 mL,60 ℃恒温水浴30 min;冷却后加入三氟化硼甲醇溶
高了10.5%左右。本课题组前期对怀中1号鲜地黄的化 液 5 mL,于 60 ℃水浴加热回流 5 min;冷却后加正己烷
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从中分离得2个新的紫罗兰 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各2 mL,静置,分层,取上清液加无
酮类、1个新的酚酸类及1个新的含氮类化合物 [17-19] 。本 水Na2SO4干燥,过0.22 μm微孔滤膜,即得待测样品 。
[20]
研究以怀中1号地黄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 2.2 GC-MS分析条件
谱(GC-MS)法对其不同炮制品中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和 2.2.1 GC 条件 色谱柱为 HP-FFAP 型石英毛细管柱
相对含量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初步评价这些脂溶性成分 (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
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期弥补地黄脂溶性成分研究的不 流速为 1.0 mL/min;进样口温度为 240 ℃;进样量为 10
足,并为进一步明确地黄的炮制机理、阐释地黄炮制与 μL,分流进样;升温程序为80 ℃保持2 min,按10 ℃/min
药性/药效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升温至 190 ℃并保持 2 min,然后再以 2 ℃/min 升温至
1 材料 230 ℃并保持15 min;气化室温度为280 ℃;接口温度为
1.1 主要仪器 240 ℃。
本研究所用的主要仪器有 7890/7000B 型三重串联 2.2.2 MS 条件 离子源为电子轰击源,离子源温度为
四极杆GC-MS仪(美国Agilent 公司);BT-25S型十万分 230 ℃,电子能量为70 eV;扫描范围为质荷比(m/z)30~
之一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AB204-N型万分之 600;溶 剂 延 迟 时 间 为 4.5 min;GC-MS 接 口 温 度 为
一电子天平(德国 Mettler-Toledo 公司);N1100VWD 型 240 ℃。
·564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5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