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中国药房》2022年5期
P. 118
表7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血液学毒性 非血液学毒性
组别 n
白细胞减少(3级及以上) 血小板减少(2级及以上) 贫血(2级及以上) 周围神经毒性 皮疹 呕吐(2级及以上) 放射性口腔炎(2级及以上) 放射性皮炎(2级及以上)
观察组 45 16(35.6) 18(40.0) 24(53.3) 10(22.2) 1(2.2) 15(33.3) 22(48.9) 12(26.7)
对照组 45 28(62.2) 26(57.8) 28(62.2) 2(4.4) 5(11.1) 24(53.3) 28(62.2) 14(31.1)
χ 2 6.403 2.846 0.729 6.154 2.857 3.665 1.620 0.216
P 0.011 0.092 0.393 0.013 0.091 0.056 0.203 0.642
局部控制率,但部分患者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仍不理 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价值,并与顺铂组
[2]
想,这也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目前认为诱 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无
导化疗后序贯同步放化疗能给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带 远处转移生存率和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
来生存获益 [3-5] 。诱导化疗具有耐受性好、能缩小肿瘤 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
照射体积、更好地保护脑干等重要器官、可早期根除肿 醇联合奈达铂诱导化疗再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
瘤微转移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1 项纳入Ⅲ~Ⅳ期局 期鼻咽癌与前述研究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 3
部晚期鼻咽癌(排除T3N0期)患者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 年局部肿瘤控制率和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差异均无
研究显示,在同步放化疗前使用 3 个周期改良的 TPF 方 统计学意义(P>0.05)。
案(多西他赛 60 mg/m ,第 1 天+顺铂 60 mg/m ,第 1 天+ 目前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常用的诱导化疗方案包
2
2
2
5-氟尿嘧啶600 mg/m ,第1~5天,每21 d为1个周期)进 括 TPF(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TP(多西他赛+顺
行诱导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 铂)、GP(吉西他滨+顺铂)等。其中,TPF/TP方案中的多
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顺铂的 西他赛需要大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可能会提高糖尿
[13]
TPF方案存在严重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临床使用 病、胃溃疡患者高血糖、溃疡出血等的发生率,且血液学
受限。因此,寻求更佳的放化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局部 毒性较大,影响其诱导化疗效果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19]
晚期鼻咽癌患者生存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发 布 的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采用纳米技术使疏水性紫杉 《2021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推荐顺铂在同步放化疗中
2
2
醇与白蛋白结合,不需使用有毒增溶剂来增加水溶性, 的剂量为 100 mg/m(3 周)或 40 mg/m(每周),剂量较
利用白蛋白天然的独特转运机制,使得紫杉醇更多地分 高,且其不良反应如消化道毒性、肾毒性、耳毒性等较为
布于肿瘤组织,从而得到更高的药物浓度 。Huang 明显,不适合年龄较大、功能状态评价较差、肾功能不全
[14]
[17]
等 开展的 1 项Ⅰ/Ⅱ期临床试验比较了白蛋白结合型 等患者使用。Tang等 开展的临床研究显示,在严重毒
[15]
2
紫杉醇单周(100 mg/m ,第1、8、15天,每3周1次)、双周 副反应(3~4级)方面,顺铂组患者呕吐、恶心、厌食的发
(140 mg/m ,第1、8天,每3周1次)和三周(260 mg/m ,第 生率均显著高于奈达铂组(P<0.05);奈达铂组患者血
2
2
1天,每3周1次)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显 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高于顺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示3种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无明显差异,提示鼻 (P>0.05);除过敏反应和皮疹外,其他毒副反应包括便
咽癌患者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安全、可靠。1 项回 秘、呃逆、耳毒性及肾毒性等的发生率在顺铂组均不同
顾性研究显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在复发 程度地高于奈达铂组。Zhan等 研究发现,奈达铂组较
[18]
转移鼻咽癌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疗效 。Ke等 开展的1 顺铂组患者发生 3~4 级呕吐的频率明显更高。本研究
[16]
[10]
项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对于Ⅲ~Ⅳb期鼻咽癌患者,诱导 结果显示,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观察组患者无需
化疗方案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60 mg/m)+顺铂 氟尿嘧啶持续泵入,无需使用地塞米松预处理,3级及以
2
(80 mg/m),其后行同步放化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 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血
2
良反应可控。基于鼻咽癌发病部位独特的解剖结构及 小板减少、呕吐、皮疹等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
其对放疗的高度敏感性,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是 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贫血、放射性口腔炎、放
目前局部晚期鼻咽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奈达铂作为 射性皮炎等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观察
第二代铂类衍生物,与顺铂具有相似的抗肿瘤活性,且 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较顺铂的消化道毒性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好。Tang等 [17] 0.05),但均为 1~2 级周围神经病变。紫杉醇类药物相
开展的1项Ⅲ期临床研究在Ⅱ~Ⅳb期鼻咽癌患者中对 关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已知微管结
比了奈达铂与顺铂同步放化疗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 构紊乱、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的线粒体受损伤均与周围神
患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在该研究设计 经毒性的发生密切相关;药物的溶剂、剂量和用法等也会
中存在一些不足——患者接受治疗时单独进行同步放 影响周围神经毒性的严重程度;此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
[18]
化疗,而未进行诱导化疗相关研究。Zhan等 探讨多西 醇使用剂量增大、输注时间加快在增加疗效的同时也可
他赛联合5-氟尿嘧啶、奈达铂诱导化疗后再联合奈达铂 能增加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 。
[20]
·620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5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