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中国药房》2022年4期
P. 22
产业的优势。 的医药产业转出较多,其余省份则出现医药产业先转入
2.3.2 地区医药产业转移的趋势差异明显 本研究使 后转出、先转出后转入以及转入转出交替的波动态势。
用的医药产业 IT 值既可体现产业转移的方向又可体现 这种演化特征意味着该地区医药产业在发生转移后依
转移的规模,其数值变化可以反映各省市医药产业转移 然保持活跃状态,转移方向由产业发展程度而定,始终
的演化特征与未来趋势。总体而言,我国地区医药产业 会发生一定规模的产业转入或转出。因此,上述省份属
IT 值呈现出 5 种演化类型,即“整体降低”“上下波动” 于我国医药产业转移活跃地区。结果见图2。
“整体增长”“先增后减”“先减后增”,并以“上下波动” “整体增长”类型的地区仅有 4 个,分别为吉林、山
“先减后增”“先增后减”类型为主。 东、甘肃和云南,占 31 个省份的 12.9%。上述 4 个省份
“整体降低”类型的省份有福建、山西、广西、陕西、 在2004-2019年的IT值均大于0,且IT值总体处于逐年
西藏和河北,占 31 个省份的 19.3%,其中有 3 个省份属 上升的态势,区域内医药产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这
于西部地区。西藏的医药产业在 2004-2010 年处于转 表明我国正在形成以上述省份为辐射中心的医药产业
入转出交替状态,其余省份在2011-2019年发生持续转 集聚地。结果见图3。
出,且大部分转移规模较大;福建、山西、广西和陕西的 “先增后减”类型的省份有黑龙江、宁夏、天津、重庆
医药产业在2004-2019年由转入变为转出,河北地区医 和北京,占 31 个省份的 16.1%;“先减后增”类型的地区
药产业始终处于转出且转出规模呈整体增大的趋势。 是上海、四川、江苏和福建,占 31 个省份的 12.9%。其
这表明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呈现出医药产业转出规模 中,黑龙江和北京医药产业转移规模虽有起伏,但转移
扩大的趋势,以西部地区较为明显,并出现了医药企业 方向始终保持不变;上海、江苏和新疆的医药产业近5年
转入再转出的现象。“整体降低”的IT值在一定程度上反 呈现转入规模持续扩大的态势;天津和重庆由大规模转
映了医药产业发展可能因该区域医药工业基础条件而 入变为大规模转出;宁夏、四川由持续转入变为小规模
受限,从而纷纷转移至周边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相对发达 转出。这两种演化类型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地
地区。结果见图1。 区在医药产业转移中的角色可能发生了变化,是医药产
“上下波动”类型的省份数量最多,包括江西、海南、 业转移更为活跃的地区。因此,对于该类地区的产业转
青海、河南、湖南、贵州、安徽、内蒙古、辽宁、湖北、浙江 移角色判断不能一概而论,相关地区政府需要时刻关注
和广东12个省份,在31个省份中占比38.7%。其中,江 其医药产业的发展态势,及时把握医药产业的转移方
西、海南、青海和安徽的医药产业转入较多,浙江、广东 向。结果见图4。
2004年
1.50 2005年
1.00 2006年
2007年
0.50 2008年
2009年
0
2010年
IT值 -0.50 2011年
2012年
-1.00
2013年
-1.50 2014年
2015年
-2.00 2016年
2017年
-2.50
福建 山西 广西 陕西 西藏 河北 2018年
2019年
图1 “整体降低”类省份医药产业IT值的变化情况
0.80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0.60
2007年
2008年
0.40 2009年
2010年
IT值 0.2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0.20
2017年
2018年
-0.40 2019年
江西 海南 青海 河南 湖南 贵州 安徽 内蒙古 辽宁 湖北 浙江 广东
图2 “上下波动”类省份医药产业IT值的变化情况
·400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4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