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中国药房》2022年4期
P. 18

间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从而有助于实现区域                            的产业转移指数(industrial transfer index,IT)进行测算,
        产业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国内医药产业总体呈现出                            同时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区域划分构想,将
                       [1]
        稳步上行的发展趋势。我国沿海地区依靠区位优势,抓                            上述四大区域细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南部
        住国际医药产业转移的机遇,迎来了医药产业发展的黄                            沿海、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东北、西南和西北
        金时期。因此,沿海地区率先形成了完整的医药工业网                            地区),进而深入探究我国医药产业转移的区域特征和
               [2]
        络体系 。但沿海地区劳动力和土地等成本不断上升,                            转移规律,以期为相关决策者制定医药产业转移引导政
        环境污染也不断加剧;同时又由于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                            策提供参考。
        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使得其产业转移承接力有所提                             1 研究对象及测度方法
          [3]
        升 。根据边际扩张效应和产业转移梯度理论,区域间                            1.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的产业梯度差异为国内医药产业规模性的跨区域转移                                 由于台湾、澳门和香港地区医药产业相关数据缺
        创造了可能      [4-5] 。为贯彻落实国家对医药工业产业化发                  失,故本研究仅纳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
        展的整体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于 2016 年发布了《医药                        医药产业转移实证分析的范围。医药产业指医药制造
        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明确了我国医药工业产业化发展                            业。本研究所有数据来源于2000-2019年《中国工业经
        的战略部署,即“促进战略性新兴医药产业集聚,构建区                           济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及各省(自治
                                  [6]
        域间医药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区、直辖市)的统计年鉴。
        于 2019 年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                       1.2 产业转移测度方法
        本)》,也从鼓励创新、限制和淘汰落后项目等方面对医                               国内外对于产业转移的测度方法存在较大差异。
        药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拟进一步促使发达地区逐步                            由于发达国家收集有详细的企业区位信息,故其可以通
        调整产业的发展方向,优化医药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                            过企业区位迁移直接判断产业转移的规模与方向。但
        转出落后产业,聚焦于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                            我国尚无企业区位信息,故国内研究者多采用间接指标
        业 。而医药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则应逐步积累资                            来判断产业转移的方向,如相对规模系数                  [13-14] 、产业竞
          [7]
                                                                     [15]
                                                                                              [12]
        源与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转出的产业,壮大自                            争力指数 、区位熵         [3,8] 、赫芬达尔指数 、产业梯度指
                                                              [16]
                                                                              [17]
        身医药产业集群 。                                           数 和绝对份额指数 等。上述方法虽能体现产业转移
                      [8]
            基于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                           的方向和趋势,但仅用测度指数变化不能具体反映产业
        环境,加速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实现区域间医药产业协                            转移的规模和路径         [18-19] 。有学者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
        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十四五”规划期间的重要内容。                            指标等矢量数据来测量产业转移的相对规模和具体路
        因此,探索区域间医药产业转移演化规律并以此指导各                            径,但投资模型缺乏连续性,无法呈现产业转移的动态
        地产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上,                            演变态势     [20-21] 。为精准衡量产业转移的程度和指向,
                                                                  [22]
        有学者认为,我国医药产业仅由东部转移至中部地区,                            Zhao等 提出了一种衡量产业转移的新方法,即将产业
        西部地区并不完全具备医药产业的承接能力 ,转移特                            转移当作一个事件,当某一地区产业发生转移时,其资
                                                [3]
        征没有完全遵循产业转移梯度理论(即先向中部地区转                            产份额会随之变化,那么产业转移前后产业经济指标的
        移、再向西部地区转移);也有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医药                           变化量则可体现产业转移规模的大小。但是该计算方
        产业的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资源正持续流入东部发达                             法并未考虑地区经济规模增长所引起的行业自然增
                                                                                                   [23]
                                                                                       [3]
            [9]
        地区 。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均需要实证研究进行检验。                           长。因此,本研究借鉴孙晓华等 和侯泽华等 的做法,
            纵观以往研究,虽然已有一定数量的学者对国内产                          并基于数据可及性和有效性作了一定的改进,加入了地
        业转移发展态势和路径进行了探讨和解读,并归纳出了                            区经济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以消除地区经济增长对产
        一些规律性的转移模型和理论体系,但现有结论适用于                            值比重的影响。具体而言,即将产业转移前的年份定义
        劳动密集型产业,无法完全适用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                             为基准年份,地区医药产业转移规模的大小则可表示为:
        业 [10-12] 。同时,国内还未有测量产业转移规模和程度的                                                qi,t         qi,t0
                                                                                       n            n
        相关文献,对于细分行业领域尤其是医药产业转移特征                                                      ∑qi,t        ∑qi,t0
                                                                      Pi,t  Pi,t0     i=1          i=1
        和趋势的研究也十分有限。此外,现有研究仅将国内经                                IT i,t=  -      =             -
                                                                      Ei,t  Ei,t0     m             m
        济区域简单划分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并                                                      ∑qic,t       ∑qic,t0
                                                                                      c=1          c=1
        进行相关数据描述和论证,没有考虑到各区域省市之间                                                     n  m          n  m
                                                                                     ∑ ∑qic,t
        产业发展和经济水平存在差异,采用的产业转移识别方                                                    i=1 c=1       ∑ ∑qic,t0
                                                                                                  i=1 c=1
        法也并不能有效体现产业转移路径和演变态势,尚无法                                式中,IT i,t指 i 地区 t 年的医药产业转移指数,反映 i
        深挖引发医药产业转移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基于上述                             地区 t 年的医药产业转移程度,其绝对值表示医药产业
        背景,本研究尝试采用既体现转移方向又体现转移规模                            转移的规模;Pi,t表示i地区t年的地方医药产业资产在地


        ·396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4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4期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