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2021年19期
P. 123

意程度依次升高,其中内在回报、外在回报、反应代价采                          析中P<0.1的因素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中,分析
        取反向计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保护动机越强,进而                           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针对结构方程模型的因果关系假设
        产生保护性的健康行为,即用药依从性越高。                               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模型,并进行路径分析和中
        1.3 测量指标                                           介效应检验,采用Bootstrap程序开展中介效应的显著性
        1.3.1  依从性评价指标        采用Morisky 用药依从性量表            检验。采用绝对适配度指数[卡方自由度比、残差平方
       (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评估用药       根(RMR)、平均近似值误差平方根(RMSEA)、配适度指
        依从性,其具体内容详见文献[10]。计分规则如下:选项                        标(GFI)等]和增值适配度指数[基准化适配度指数
        为“是”或“否”,若调查对象勾选“是”则计0分,“否”则计                      (NFI)、比较适配度指数(CFI)]评价模型的拟合情况;若
        1分,第5题为反向计分。满分为8分,得分<6分、6~7                        拟合不佳,运用修正指数(modification index)进行修
        分和>7分分别为依从性低、中等和高。                                 正。采用SAS 9.4和AMO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
        1.3.2  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               验水准α=0.05。
        表(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4.0,PedsQL4.0)评估  2 结果
        患者生活质量 。该量表共涉及4个方面的23个条目,                          2.1 基线情况
                    [11]
        分别为生理功能(8个条目)、情感功能(5个条目)、社交                            最终纳入 317 例儿童 TD 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评
        功能(5个条目)、学校表现(5个条目)。量表测量时间范                        价,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8.38±2.54)岁,平均病程为
        围为近 30 d 内事件发生情况,对应有 0~4 分共 5 个等                   (3.19±2.46)年。纳入患者中,75.7%(240/317)为男性,
        级,计算总分时将其分别换算成100、75、50、25、0分。分                    24.3%(77/317)为女性;26.2%(83/317)为 TTD,29.3%
        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佳。                                     (93/317)为CTD,44.5%(141/317)为TS;40.1%(127/317)
        1.3.3  父母焦虑状态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伴有共患病,6.3%(20/317)有家族抽动症病史,7.9%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开 展 父 母 焦 虑 状 态 评    (25/317)有精神或其他神经疾病家族史。患者家庭结构
        价 [12]  。该量表涉及20个条目,采用1~4分制记分,量表
                                                           方面,39.1%(124/317)为核心家庭,55.5%(176/317)为
        测量时间范围为过去 7 d 内。将所有条目的得分相加                         主干家庭,3.5%(11/317)为单亲家庭,1.9%(6/317)为其
        后,再乘以 1.25,四舍五入取整得到最终分数。得分小
                                                           他。患者的监护人方面,87.1%(276/317)为父母;10.7%
        于50分则判定为正常,50分及以上判定为焦虑。                            (34/317)监护人年龄为30岁以下,74.8%(237/317)监护
        1.4  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假设
                                                           人年龄为30~50岁,14.5%(46/317)监护人年龄为50岁
            多项研究表明,保护动机理论的各个维度与用药依
                                                           以上;主要监护人受教育程度方面,62.1%(197/317)为
        从性存在关联,能较好地预测和解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
                                                           高中及以下,23.7%(75/317)为本科,14.2%(45/317)为
        影响因素,且用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和焦虑各维度也均
                                                           本科以上。患者居住地方面,55.5%(176/317)在城市,
        存在相关性     [13-17] ,故构建初始模型假设路径图,如图1所
                                                           22.1%(70/317)在郊县,22.4%(71/317)在农村。
        示。该模型包括 17 条假设和 7 个外因潜变量(严重性、
                                                           2.2  问卷效度和信度评价
        易感性、外部回报、内部回报、自我效能、反应效能、反应                             因子分析中,共提取了7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
        代价)、1个显变量(父母焦虑状态)、1个中介变量(生活
                                                           累计方差解释率为 65.461%。除了“反应效能”中的测
        质量)、1个内因潜变量(用药依从性)。
                                                           量条目 4,其余条目的因子载荷均大于 0.5,故考虑删
             严重性
                                                           除。删除条目 4 后,累计方差解释率为 67.396%。信度
                                父母焦虑状态
             外部回报                                          评价结果显示,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704,7个测量
                                                           维度内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表示问卷信度可
             自我效能
                                                           以接受。
             易感性                              用药依从性
                                                           2.3 依从性评价
             内部回报
                                                               纳入 TD 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平均为(5.70±1.69)
             反应代价                生活质量
                                                           分,其中15.1%(48/317)为依从性低,37.5%(119/317)为
             反应效能
                                                           依从性中等,47.3%(150/317)为依从性高。
                    图1 初始模型假设路径图                           2.4 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Fig 1 Path diagram of initial model assumption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性别、抽动类型、家族抽
        1.5 数据分析                                           动症病史、精神或其他神经疾病家族史、家庭结构、用药
            计量资料采用 x±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                      监护人、主要监护人及其年龄、居住地组别中,患者的用
        比表示。问卷结构效度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药依从性分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患者年龄、病
        factor analysis,EFA)评价,信度检验主要采用克朗巴赫                程、生活质量、父母焦虑得分与依从性得分呈显著相关
        系数(Cronbach’s α)评价问卷内部一致性。将单因素分                    性;在有无共患病、服用药物种类、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9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9  ·2417 ·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