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2021年19期
P. 109

表2 纳入RCT的质量评价结果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6,95%CI(1.11,
          Tab 2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 of included RCT  1.91),P=0.007],详见图3。
                               评分
        第一作者及发表年份                              改良的Jadad评分
                     随机    盲法   分配隐藏    退出失访
        Rattanaumpawan 2010 [9]  1  1  0  1       3
        Abdellatif 2016 [18]  1  0  0     1       2
                表3 纳入队列研究的质量评价结果
        Tab 3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 of included cohort
               study
                       研究对象选择      组间可比性     结果测量
                             肯定研究起 设计和统          暴露组和
        第一作者及         非暴露 暴露因            结局指 随访时
         发表年份     暴露组  组代表 素的确  始时尚无需 计分析时  标的评 间是否  未暴露组 总分
                  代表性        要观察的结 考虑两组          随访资料
                       性   定              价  足够长
                              局指标   的可比性         的完整性
        Doshi 2013 [7]  1  1  1  1   1     1  1   1   8       图3 两组患者微生物清除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Tumbarello 2013 [8]  1  1  1  0  1  1  1  1   7
        Polat 2015 [10]  1  1  0  0  1     1  1   1   6    Fig 3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microbial clea-
        Pérez-Pedrero 2011 [11]  1  1  0  0  1  1  1  1  6        rance rate in 2 groups
        Naesens 2011 [12]  1  1  1  1  0   1  1   1   7
        Korbila 2010 [13]  1  1  1  0  1   1  1   0   6    2.3.3  全因死亡率       13 项研究报道了全因死亡率           [7-19] ,
        Kofteridis 2010 [14]  1  1  1  1  1  1  1  0  7    其中试验组 544 例,对照组 522 例。经异质性检验各研
        Kalin 2012 [15]  1  1  1  1  1     1  1   1   8
                                                                                    2
        Ji 2017 [16]  1  1  1  0     0     1  1   1   6    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 =0,P=0.51),采用固定效
        Bogović 2014 [17]  1  1  1  1  0   0  1   1   6    应模型合并效应量进行 Meta 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
        Mohamed 2013 [19]  1  1  0  1  0   1  0   0   4
                                                           示,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2.3  Meta分析结果                                      0.88,95%CI(0.68,1.14),P=0.32],详见图4。
        2.3.1 临床有效率 12项研究报道了临床有效率               [7-16,18-19] ,
        其中试验组 536 例,对照组 500 例。经异质性检验各研
        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 =34%,P=0.11),采用固
                                 2
        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
        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OR=1.53,95%CI(1.17,2.00),P=0.002],
        详见图2。







                                                               图4 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Fig 4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mortality rate in
                                                                  2 groups
                                                           2.3.4  肾功能损害发生率          8项研究报道了肾功能损害
                                                           发生率    [8-9,12,14-18] ,其中试验组361例,对照组366例。经
                                                                                                    2
                                                           异质性检验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 =6%,
            图2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P=0.38),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进行 Meta 分
        Fig 2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response  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
              rate in 2 groups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4,95%CI(0.72,1.49),
        2.3.2  微生物清除率        11 项研究报道了微生物清除                P=0.85],详见图5。
        率 [7-11,14-19] ,其中试验组 457 例,对照组 474 例。经异质          2.4 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价结果
        性检验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 =33%,P=                             由于纳入的 13 项研究中有 11 项为队列研究,其方
                                            2
        0.14),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进行 Meta 分析。                     法学质量不高,故采用逐一去除研究后再重新统计的方
        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微生物清除率显著高于                         法对Meta分析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研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9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9  ·2403 ·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