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2021年18期
P. 91

1.4.3  呼吸及循环参数指标           采用 IntelliVue MP40 型    的 HR 和 N 组的 SV 均显著低于同组 t1 时,而 L 组的
        多参数监护监测仪(飞利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监测两                           EVLW、PVPI、HR均显著低于同期N组,SV显著高于同
        组患者麻醉开始 5 min(t1 )、T2、手术结束后 15 min(t3 )时           期N组(P<0.05),详见表4。
        的血管外肺水(EVLW)、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                       表 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HR、每搏量(SV)。                                             (x±±s,pg/mL)
        1.4.4  术中、术后一般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时间、              Tab 3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serum inflamma-
        拔管后12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下床时                               tory factors between 2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间及拔管后12 h咽喉疼痛发生率。VAS 评分范围为0~                               points(x±±s,pg/mL)
        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分数越高表示疼痛                         组别    n   时间点      IL-6      TNF-α      NF-κB
                                                            N组    60   T1     4.5±1.2    9.8±2.9   42.1±3.5
                  [12]
        程度越严重 。                                                                   *          *          *
                                                                       T2    58.4±11.2  61.6±18.7  433.4±45.9
        1.4.5 安全性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T3    62.8±10.1 *  49.3±12.8 *  478.9±57.2 *
                                                            L组    60          4.7±1.3    9.5±3.4   41.2±3.8
        1.5 统计学方法                                                      T1
                                                                       T2    34.8±7.1 *#  26.8±5.2 *#  268.7±33.8 *#
            采用 SPSS 23.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                               T3    39.2±8.7 *#  32.6±7.1 *#  312.1±47.0 *#
                        2
        料以率表示,采用χ 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比                            注:与同组T1时比较,P<0.05;与同期N组比较,P<0.05
                                                                                                #
                                                                             *
                                                                                       *
        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                             Note:vs. at T1 in the same group, P<0.05;vs. group N in the
                                                                    #
        验。检验水准α=0.05。                                      same period,P<0.05
                                                           表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呼吸及循环参数指标比较
        2 结果
                                                                (x±±s)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Tab 4 Comparison of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pa-
            T1时,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
                                                                  rameters between 2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计学意义(P>0.05)。T2、T3时,两组患者的PaO2、PaCO2、
                                                                  points(x±±s)
        Lac 均显著高于同组 T1时,P/F 均显著低于同组 T1时,而
                                                            组别    n   时间点   EVLW,mL/kg  PVPI  SV,mL  HR,次/min
        L 组的 PaCO2、Lac 均显著低于同期 N 组,PaO2、P/F 均显              N组    60   t1    3.4±0.6  1.3±0.4  70.2±10.4  72.1±13.2
        著高于同期N组(P<0.05),详见表2。                                          T2    4.8±0.6 *  2.6±0.6 *  63.9±8.9.5 *  75.7±10.5 *
                                                                             4.5±0.8 *  2.5±0.7 *  64.2±10.0 *  80.9±12.6 *
                                                                       t3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x±±s)
                                                            L组    60   t1    3.3±0.5  1.4±0.5  68.9±10.7  73.3±11.2
        Tab 2  Comparison of parameters related to arterial            T2    4.0±0.7 *#  1.8±0.5 *#  75.1±9.5 *#  62.9±8.5 *#
               blood gas analysis between 2 groups at different        t3    3.6±0.6 *#  1.5±0.5 *#  74.7±9.9 *#  65.9±9.7 *#
                                                               注:与同组t1时比较,P<0.05;与同期N组比较,P<0.05
                                                                                               #
                                                                             *
               time points(x±±s)
                                                               Note:vs. at t1 in the same group, P<0.05;vs. group N in the
                                                                                       *
         组别   n    时间点  PaO2,mmHg  PaCO2,mmHg  Lac,mmol/L  P/F,mmHg
                                                           same period,P<0.05
                                                                    #
         N组   60    T1   76.8±8.9  39.4±4.1  0.9±0.4  384.0±44.6
                        139.2±30.9 *  49.1±4.1 *  1.5±0.5 *  278.2±61.9 *  2.4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一般情况比较
                    T2
                         86.5±10.8 *  44.4±6.0 *  1.3±0.5 *  288.3±36.0 *
                    T3                                         L 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拔管后 12 h VAS 评分、术后
         L组   60    T1   77.9±8.8  40.0±4.0  0.8±0.3  389.4±43.8  下床时间、拔管后12 h咽喉疼痛发生率均显著短于或低
                        166.1±32.1 *#  46.5±4.0 *#  1.3±0.4 *#  332.2±64.2 *#
                    T2
                         95.1±14.7 *#  42.3±5.2 *#  1.1±0.4 *#  317.0±49.0 *#  于N组(P<0.05),详见表5。
                    T3
           注:与同组T1时比较,P<0.05;与同期N组比较,P<0.05                    表5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一般情况比较(x±±s)
                         *
                                            #
                                   *
           Note:vs. at T1 in the same group, P<0.05;vs. group N in the  Tab 5 Comparison of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
                 #
        same period, P<0.05                                        tive general conditions between 2 groups(x±±s)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组别   n    拔管时间,   拔管后12 h VAS  术后下床  拔管后12 h咽喉疼痛
            T1时,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                                     min     评分,分      时间,h     发生率,%
                                                            N组   60   38.5±14.9  6.9±1.6  17.4±5.2   71.7
        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 时,两组患者的 IL-6、
                                                            L组   60   29.5±10.7 #  4.7±1.2 #  12.5±4.0 #  18.3 #
        TNF-α、NF-κB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1时,而L组均显著
                                                                          #
                                                               注:与N组比较,P<0.05
        低于同组N组(P<0.05),详见表3。                                   Note:vs. group N,P<0.05
                                                                            #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呼吸及循环参数指标比较                         2.5 安全性
            t1时,两组患者的呼吸及循环参数指标比较,差异均                           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是全身麻醉患者,且因利多卡因
        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两组患者的 EVLW、                  的代谢期较短、剂量较小,故两组患者苏醒期间均未观
        PVPI和L组的SV、N组的HR均显著高于同组t1时,L组                      察到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8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8  ·2257 ·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