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2021年18期
P. 9

[17]
        权人可在获得通知后45 d内提起侵权诉讼,FDA将停止                        荣 。与发达国家主导的高标准专利保护条款相比,印
        仿制药的上市批准,等待法院作出判决,或在30个月的                          度对可授予专利的范围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对于既
                                                                                                        [18]
        等待期届满时批准 。法院宣告原研药专利无效、通过                           存产品或方法的新形式、新用途通常不予专利保护 。
                        [12]
        司法判决确认并未侵权或等待期届满后,仿制药获得上                           这种规定大幅抑制了原研药企业为变相延长专利保护
        市审批,即“挑战成功”。与欧盟上市审批后通过“临时                          期而形成的“专利常青”现象,为仿制药的发展创造了宽
        禁令”保护的模式相比,美国专利链接制度将专利侵权                           松的立法与政策环境。印度、巴西等国没有专利链接制
        的审查与仿制药安全性、有效性的审查同步进行,避免                           度,也不承认数据独占权,其强制许可制度已发展得较
        药品上市后提起专利诉讼对仿制药上市造成不必要的                            为完善,并被广泛应用于仿制药产业;同时,印度允许平
            [13]
        延缓 。为了避免诉讼期过长,美国专利链接制度设定                           行进口,即在满足国内需求、缓解公共健康危机的同时,
        了审批等待期,超过等待期上限则可直接批准仿制药上                           在较大范围内允许药品进出口贸易,这使得印度药品可
        市,避免了申请人的权益长期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以走向国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药发展模式,且在应
        1.4 首仿药市场独占期                                       对平行进口商与专利权人之间的侵权诉讼时,印度司法
            为 了 鼓 励 仿 制 药 企 业 挑 战 原 研 药 的 专 利 权 ,          机关为了保护本国仿制药产业的发展往往会作出不利
                                                                             [19]
        Hatch-Waxman法案规定,第1家提交ANDA的仿制药企                    于专利权人的判决 。印度等国对药品专利的“弱保
        业,在专利权属状态声明送达原研药企业的 45 d 内,原                       护”模式在保障公共健康的同时,也陷入了“公地悲剧”
        研药企业未提起侵权诉讼或者法院判决仿制药企业胜                            的发展困境。
        诉时,该仿制药企业可获得 180 d 的市场独占期,在 180                        原研药通过大量的前期投入和严格的临床试验,审
        d 内 FDA 不会再批准其他仿制药企业的上市申请。一                        批合格后才被予以上市,而仿制药因与原研药在适应
        些原研药企业为了保证其专利药的垄断地位,与获得                            证、药效方面一致,且由于研发投入较低,其价格往往低
        180 d 市场独占期的仿制药企业达成协议,支付一定金                        于原研药,有助于实现药品的可及性。但非专利药品在
        额使仿制药企业在独占期内不上市仿制药或不申请市                            价格低廉的同时也可能存在质量隐患,印度药品就曾多
        场独占期。为防止上述不正当竞争,美国规定了签订此                           次因质量问题被其他国家禁止进口,美国FDA也曾将印
                                                                                     [20]
        类协议10 d内必须通知联邦贸易委员会及司法部,否则                         度的部分药品列入“黑名单” 。宽松的专利制度和强
        可能面临高额罚款。传统模式只能通过上市后的专利                            制许可虽在短期内维护了印度国民的生命健康权,但这
        诉讼和“临时禁令”延缓仿制药的上市,而专利链接模式                          种模式长期发展只会使仿制药企业的数量增加而使原
        则进行了系统的内部成本优化,首仿药的市场独占期制                           研药企业发展受阻。原研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资
        度为仿制药企业进行二次创新提供了动力,促使整个仿                           金,缺乏创新激励将会导致仿制药主导、原研药不足的
        制药行业共同对已登记的专利进行检验,共同分担高额                           局面。同时,仿制药企业的生存也依赖于境外的原研药
        的确权成本,有助于仿制药企业进行规避设计,以保护                           企业,消极的专利保护会降低境外原研药企业的输入
        药品制造工艺、新配方或新的活性成分形式 。                              率,随着境内患者的增加,境外原研药企业对投资环境
                                             [14]
        2 医药产品创新性与可及性的矛盾                                   感到失望,境内的仿制药企业也会遭遇发展困境,使得
            如今,人类面临的公共性问题与日俱增,美国人类                         公众的生命健康失去有力保障,进入恶性循环。
        生态学家Hardin将其归结为“公地条件下资源被过度使                            基于“公地悲剧”的思维定势,人们对带有公地性质
                     [15]
        用导致的悲剧” 。从“公地悲剧”理论来看,若不予以                          之物避犹不及,主张通过私有化的方式实现“去公地
        专利保护,药品发明完成即进入公有领域,将会严重破                           化”,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公地悲剧”的起因在于排他
                                                                                [21]
        坏专利权人的创新积极性,阻碍新研发的投入,也会使                           性产权的缺失,故而产权通常被认为划分得越彻底越
                                                             [22]
        得专利药品的更新周期延长或中断,使药品供给能力落                           好 。但事实上,仅仅做到产权清晰是不够的,产权被
        后于市场需求,最终导致药品根源性短缺消费困境的出                           过度分割,排他性过强,资源配置低效,将会造成新的问
        现。相较于其他专利产品,药品更容易通过反向工程被                           题——“反公地悲剧”。美国学者Heller指出,“反公地悲
        模仿,如果仿制药企业可以不受限制地仿制专利药,只                           剧是公地悲剧在镜子中的影像” 。排他性过强将导致
                                                                                       [23]
        需要通过等效性检验和药监部门的审批即可上市,则相                           产权破碎化,无法充分实现资源的价值,甚至使得稀缺
        当于为分割专利药市场的“搭便车”行为被披上了合法                           资源无法得到利用 。譬如,美国自20世纪中期以来对
                                                                            [24]
        外衣。省去的研发成本将会带来大幅的降价空间,致使                           基因工程领域进行了许多私人投资,为了保障投资者的
        制药企业研发新药和产业投资的热情受挫,最终社会可                           利益,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为其授予了专利,但由于基因
        能面临“无药可用”的根源性危机。                                   工程涉及面广,加之前期专利审批不严,出现了大量的
            巴西在 21 世纪初期曾通过广泛实施强制许可来解                       碎片化专利。基因工程研究需将已有成果有序整合,以
                           [16]
        决国内的艾滋病危机 。与我国同为仿制药大国的印                            此开发出新的药品和疗法,实现其应用价值。由于整合
        度,由于国内的政策倾向,仿制药产业也一度空前繁                            碎片化的基因专利成本高昂,随着研发成本的日益增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8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8  ·2179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