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中国药房》2021年12期
P. 31
1.5%~4.1%(n=3)。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 2.6.8 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3批荆芥饮片和复方荆
2.6.5 稳定性试验 分别按“2.1.2”项下方法制备一批 芥颗粒适量,分别按“2.1.2”项下方法制备3批供试品溶
供试品溶液①(批号 20170524)和供试品溶液②(批号 液①和供试品溶液②,根据“2.5.4”项下最优萃取条件,
20200908),于室温下放置 0、2、4、8、12、24 h 时,根据 按“2.3”项下步骤操作并进样分析,记录峰面积并代入回
“2.5.4”项下最优萃取条件,分别按“2.3”项下步骤操作并 归方程计算出各样品中胡薄荷酮含量。结果显示,3 批
分析测定,记录色谱图。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①和供 荆芥饮片和复方荆芥颗粒中胡薄荷酮的平均含量分别
试品溶液②中胡薄荷酮峰面积的 RSD 分别为 4.6%、 为0.87、0.063 mg/g,RSD分别为5.5%、8.0%(n=3)。
7.2%(n=6),表明两种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24 h内 2.7 方法可行性评价
稳定性良好。 为进一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笔者分别采用2020年
2.6.6 重复性试验 称取荆芥饮片(批号 20170524)和 版《中国药典》(一部)(后文简称“药典”)荆芥项下的
复方荆芥颗粒(批号20200908)适量,按“2.1.2”项下方法 HPLC 法和本研究建立的 HF-LPME-HPLC 法对荆芥饮
制备供试品溶液①和供试品溶液②,每个样品均制备 6 片(批号20170524)中胡薄荷酮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
[1]
份,根据“2.5.4”项下最优萃取条件,分别按“2.3”项下步 显示,采用药典方法和本研究建立方法测得荆芥饮片中
骤操作并进样分析,记录峰面积并代入回归方程计算胡 胡薄荷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0.84 mg/g(RSD=4.3%,
薄荷酮含量。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①和供试品溶液② n=3)和0.87 mg/g(RSD=5.5%,n=3)。采用SPSS 20.0
中胡薄荷酮含量的 RSD 分别为 3.7%、5.8%(n=6),表 软件经 t 检验分析可知,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在 95%置信
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较好。 区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4>0.05),表明本研
2.6.7 加样回收率试验 分别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供 究建立的方法可行,测定结果可靠。
试品溶液①(批号 20170524)和供试品溶液②(批号 3 讨论
20200908)各 35 µL,按已知成分含量的 50%、100%、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 HF-LPME-HPLC 的胡薄荷酮含
150%加入相应质量浓度的胡薄荷酮对照品溶液,每个
量测定方法,实现了对荆芥饮片及其复方制剂中胡薄荷
质量浓度平行 3 份。根据“2.5.4”项下最优萃取条件,分
酮的浓集与纯化。HF-LPME 的作用机制为:聚偏氟乙
别按“2.3”项下步骤操作并进样分析,记录峰面积,并计
烯中空纤维结构中的多个氟原子具有强电负性,易于形
算加样回收率。结果显示,荆芥饮片低、中、高质量浓度
成偶极大分子;胡薄荷酮结构中因羰基氧的电负性较
供试品溶液中胡薄荷酮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强,故而羰基碳带有部分正电性,易形成偶极分子。因
105.1%、102.6%、102.7%,RSD≤4.1%(n=3);复方荆
此,两个分子可通过偶极-偶极静电作用形成过渡状态
芥颗粒低、中、高质量浓度供试品溶液中胡薄荷酮的平
的复合物;抑或通过氟原子的富电子性,与胡薄荷酮结
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7.2%、98.6%、102.3%,RSD≤
构中的羰基和双键共轭结构缺电子的部分形成电荷转
6.2%(n=3),说明该方法准确度较好,详见表4。
移超分子,从而使样品相中的胡薄荷酮富集于中空纤维
表4 胡薄荷酮含量测定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3)
[16]
表面,最终实现浓集 。此外,中空纤维的壁孔(0.2 μm)
Tab 4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of content determina-
起到了良好的滤过与纯化作用,使得经该方法萃取后的
tion of pulegone(n=3)
溶液可直接进行HPLC分析,无需再进行滤过操作。
样品中含量, 加入量, 测得量, 加样回收率, 平均加样回收率, RSD,
分析样品 HF-LPME方法浓缩与富集的过程是将目标分析物
μg μg μg % % %
荆芥饮片 0.64 0.33 0.99 106.1 105.1 1.7 从样品相溶液迁移到纤维壁孔内的萃取剂中,然后再转
0.64 0.33 0.99 106.1 移到纤维腔内的接受相中 。萃取剂是影响萃取结果
[15]
0.64 0.33 0.98 103.0
0.64 0.65 1.31 103.1 102.6 3.8 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发现胡薄荷酮可较好地溶解于正壬
0.64 0.65 1.28 98.5 醇中,且正壬醇与纤维有良好的亲和力且不溶于水,加
0.64 0.65 1.33 106.2 之黏度适当,从而避免了萃取过程中试剂的扩散和挥
0.64 0.98 1.60 98.0 102.7 4.1 发 。同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本研究采用中心组
[17]
0.64 0.98 1.68 106.1
0.64 0.98 1.66 104.1 合设计-响应面法对萃取条件进行了进一步优化。结果
复方荆芥颗粒 0.47 0.24 0.71 100.0 97.2 4.9 显示,萃取时间是影响萃取的重要因素,当萃取时间为
0.47 0.24 0.69 91.7 36 min 时,样品相溶液与萃取相达到分配平衡;适当的
0.47 0.24 0.71 100.0
0.47 0.47 0.93 97.9 98.6 3.3 盐种类和盐浓度(NaCl浓度为11%)可以降低胡薄荷酮
0.47 0.47 0.92 95.7 在水相中的溶解度,促进其进入有机相,进而被较好地
0.47 0.47 0.95 102.1 萃取;在萃取过程中采用 800 r/min 的速度进行搅拌,可
0.47 0.71 1.24 108.5 102.3 6.2
[18]
0.47 0.71 1.20 102.8 缩短分配平衡时间、提高萃取效率 。笔者将本研究建
0.47 0.71 1.15 95.8 立的 HF-LPME-HPLC 法与药典荆芥项下 HPLC 法进行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2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2 ·1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