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中国药房》2021年8期
P. 56

frutescens with green leaves on both sides was PK type,while P. frutescens(L.)Britt. var. arguta with purple leaves on one or both
        sides was PA type,and P. frutescens (L.) Britt var. auriculato-dentata C. Y. Wu et Hsuan ex H. W. Li was PP-e type.
        CONCLUSIONS:The chemotype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 Perillae Folium have a certain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leaf
        colors. Most of P. frutescens(L.)Britt. var. arguta with purple leaves on one side or both sides are PA type. P. frutescens(L.)
        Britt. var. acuta(Thunb.)Kudo, P. frutescens(L.)Britt var. auriculato-dentata C. Y. Wu et Hsuan ex H. W. Li and P. frutescens
        (L.)Britt. var. frutescens with green leaves on both sides do not belong to PA type,among which P. frutescens(L.)Britt var.
        frutescens is PK type,while P. frutescens(L.)Britt var. auriculato-dentata C. Y. Wu et Hsuan ex H. W. Li is mostly PP-e type.
        KEYWORDS     Perillae Folium;GC-MS;Volatile components;Chemotypes;Fingerprint


            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L.)Britt.为唇形科紫苏属一         资源的挥发性成分化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苏
        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河北、甘肃、辽宁、                          化学型与表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紫苏植物的外部形
        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广西、广                        态可以初步判断其化学型及其主要化学成分,但这种相
        东等省(区)均有广泛种植,可供药用和食用 。紫苏始                           关性并不是绝对的        [22-24] 。
                                               [1]
        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分“苏”和“荏”记载 。紫苏                            气质联用技术(GC-MS)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
                                                 [2]
        叶为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其辛、温,归肺、脾经,具                         其兼具气相色谱的高分辨率和质谱的高灵敏度,特别适
        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                           用于复杂挥发性组分的分离、分析,现已被广泛用于食
        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虾中毒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                            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研究            [25-27] 。为探讨紫苏叶片颜
                                      [3]
        现,紫苏叶具有降血压、镇静、调节糖脂代谢、抗抑郁、抗                          色、种质划分与其挥发性成分化学型的关系,本研究对
        氧化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           [4-10] 。                      30 批不同品种的紫苏叶片颜色特征进行考察;采用
            《中国植物志(第 66 卷)》记载的紫苏属植物只包括                      GC-MS 法分析紫苏叶挥发性成分构成,比较不同品种
        紫苏(原变种)P. frutescens(L.)Britt. var. frutescens 这 1  紫苏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差异;采用聚类分析并结
        个种及回回苏 P. frutescens(L.)Britt. var. crispa(Thunb.)  合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特征确定不同品种紫苏叶的化学
        Hand.-Mazz.、野生紫苏 P. frutescens(L.)Britt. var. acuta  型;同时,结合紫苏叶片颜色信息,探讨紫苏叶片颜色与
        (Thunb.)Kudo和耳齿紫苏P. frutescens(L.)Britt. var. au-   化学型之间的关系,旨在为紫苏植物学分类及紫苏不同
        riculato-dentata C. Y. Wu et Hsuan ex H. W. Li 等 3 个变  种质资源应用提供参考。
           [1]
        种 。但历代本草常将叶片颜色为两面绿者称为“白                             1 材料
                                      [11]
        苏”,单面或者双面紫者称为紫苏 。《本草经集注》曰,                          1.1  主要仪器
       “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其无紫色不香似荏者,名野苏,不                               本研究所用主要仪器有 Agilent 7890B/5977B 型
              [12]
        堪用” 。可见,当时所称的“荏”就是现代所称的“白                           GC-MS 仪(美国 Agilent 公司)、FW100 型高速万能粉碎
            [11]
        苏” 。历代本草将二者分开,并明确指出“白苏”不能                           机(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BSA224S-CW型万分之
        代替“紫苏”入药,可见古人用药时就将叶片颜色及气味                           一 电 子 分 析 天 平(赛 多 利 斯 科 学 仪 器 有 限 公 司)、
        不尽相同的“紫苏”和“白苏”分开使用。2020年版《中国                        JP-060S 型洁盟牌超声波清洗机(深圳市洁盟清洗设备
        药典》(一部)对紫苏叶的性状描述也为“两面紫色或                            有限公司)、Eppendorf 5418型高速台式离心机(艾本德
                                  [3]
        者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 。紫苏外观形态差异较                            中国有限公司)等。
        大,目前对紫苏属植物种系及变种的分类存在一定争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议,国内有学者建议将“紫苏”定名为 P. frutescens(L.)                     正己烷(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
        Britt. var. arguta,“白苏”定名为 P. frutescens(L.)Britt.  M0102-21230,纯度≥98%,色谱纯)。
        var. frutescens [13-14] 。现代分类学家 Merrill 认为,叶片颜          30 批紫苏子于 2019 年 5 月播种于河北省农林科学
        色这一性状的变异是由栽培引起的,《中国植物志(第66                          院中草药种植园,于 2019 年 8 月 31 日采收新鲜叶片,阴
                                          [1]
        卷)》中也将“紫苏”和“白苏”归并为一种 。                              干后作为紫苏叶样品。各样品经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
            挥发油是紫苏发挥药效的重要成分,具有抑菌、抗                          郑玉光教授鉴定为紫苏及其变种的干燥叶(鉴定结果见
        抑郁、抗炎、抗氧化、解热等药理活性                [15-19] 。2020 年版   表 1),标本存放于河北中医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创新中
        《中国药典》(一部)规定,紫苏叶总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                          心。30批紫苏叶样品信息来源见表1。
                    [2]
        0.40%(mL/g) 。日本学者研究了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的                       2 方法与结果
        构成,并根据紫苏叶所含挥发性成分的主要类型和含量                            2.1 紫苏叶挥发性成分GC-MS指纹图谱的建立
        差异,将其分为紫苏醛型(PA)、紫苏酮型(PK)、柠檬醛                        2.1.1  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取干燥的紫苏叶样
        型(C)、芳香族化合物(PP)、胡椒烯酮型(PT)、香薷酮型                      品净选后粉碎,过 60 目筛。称取样品粉末 0.10 g,置于
        (EK)等 6 种化学型     [20-21] 。我国学者也对国内紫苏种质              1.5 mL离心管中,加入正己烷1 mL,充分振摇,超声(功


        ·946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8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8期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