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中国药房》2021年07期
P. 116
者疼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节内注射透明质酸相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后12个月,
[26]
义[MD=-1.55,95%CI(-1.84,-1.25),P<0.001],详 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功能显著改善 ,故该治疗方法可能
见图11。 会成为今后治疗KOA的突破所在。氨基葡萄糖是KOA
的二线治疗药物 ,但在临床使用中,其胃肠道的不良反
[1]
应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而在
[6]
《膝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2018 版)》中推荐仙
灵骨葆胶囊结合化学药治疗KOA 。
[3]
本研究系统评价了仙灵骨葆胶囊联合氨基葡萄糖
图10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治疗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共纳入了11项RCT,合计
Fig 10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for the incidence
9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缓解疼痛、缩短疼痛
of ADR
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仙灵骨葆胶囊联合氨基葡
萄糖优于单独使用氨基葡萄糖;安全性方面,仙灵骨葆
胶囊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KOA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
低于单独使用氨基葡萄糖。
仙灵骨葆胶囊是由淫羊藿、知母、续断、生地黄、丹
图11 疼痛缓解时间的Meta分析森林图 参、补骨脂等药味组方而成,其中淫羊藿为君药,具有滋
Fig 11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for the pain relief
补肝肾、除风湿、壮筋骨和性激素作用;补骨脂辅助淫羊
time
藿益肾补肝、强骨壮阳;生地黄、知母清热养阴、滋肾阴、
2.4 发表偏倚分析 疗骨蒸;丹参祛瘀活血、镇痛通络;丹参化瘀活血、消肿
以纳入文献数量≥9篇的总有效率为指标绘制倒漏 凉血;诸药合用,共奏强筋壮骨、滋补肝肾、通络活血之
斗图。结果,倒漏斗图左右基本对称,基本不存在发表 效 。现代药理学证明,淫羊藿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再生,
[1]
偏倚,详见图12。 增加关节软骨的厚度 ;补骨脂能够提高成骨细胞的活
[12]
0 性,通过平衡微量元素以及调节机体内环境使得矿物质
0.1 在 骨 中 沉 积 ;地 黄 、丹 参 能 够 抑 制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α
( log[RR] ) 0.2 (TNF-α)、白细胞介素1等炎性介质的释放,减少金属蛋
白酶1(MMP-1)的释放,减轻机体局部炎症反应;诸药联
SE 0.3
合能够延缓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减轻局部炎症反
0.4
应,促进受损软骨基质的重建和修复,减轻患者疼痛,促
0.5
[13]
0.05 0.2 1 5 20 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同时,淫羊藿的激素样作用可
RR
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改善机体代谢和各器官的机能,减
图12 总有效率的倒漏斗图
Fig 12 Funnel plot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7-28] 。近年来研究发现,KOA患者体
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氧化物岐
3 讨论
化酶(SOD)、TNF、MMP 水平均不同程度地升高,在疾
《骨关节炎阶梯诊疗专家共识(2018 年版)》中对
病的中晚期这一现象更明显,这些因子会损伤软骨细
KOA 的现状进行了明确的阐述:KOA 是在骨关节炎中 胞,导致胶原、关节软骨以及蛋白多糖的降解,使破骨细
发病率最高、临床最常见、对个体和社会损害最大的一 胞受到破坏,影响基质的修复,是影响患者预后、疼痛加
[8]
种疾病 。目前对KOA治疗而言,非药物治疗的效果不 剧的重要原因 [1,17,21]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仙灵骨葆胶
明确;同时,因对患者发病机制不清,无法使用药物彻底 囊能促进机体骨细胞增殖分化,保护 KOA 患者的关节
治愈疾病,只能采取适当方法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 功能,同时能有效降低机体内 CRP、ESR、SOD、TNF、
轻患者痛苦。目前化学药治疗 KOA 有较多种类,一般 MMP 水平,消除骨性炎症、肿胀症状,保护机体的关节
采用局部或全身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但长 软骨组织 [1,16,21] 。
期服用 NSAIDs 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难以接受,并且 综上所述,仙灵骨葆胶囊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KOA
NSAIDs 具有“天花板效应”。目前,关节腔内注射透明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高于单独使用氨基葡萄糖。但由
质酸、富血小板血浆是研究得较多的新型治疗方法,但 于本文纳入的研究数量和样本量有限,部分文献质量较
其中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一直存有争议 [3,22-25] 。与关 低,部分研究并未描述具体的随机方法和分配方案的隐
·874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7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