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中国药房》2021年第4期
P. 81

愈疡胶囊对细菌感染皮炎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对TLR/NF-κB

        通路的影响             Δ


        罗伦才 ,童 妍 ,张兴国 ,陈 礴 ,钟振东(1.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制剂室,四川 西昌 615000;2.
                                         1
              1*
                        2 #
                                 2
                                                 3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系,成都 610031;3.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实验动物研究
        所,成都 610072)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04-0459-0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04.12

        摘  要   目的:研究愈疡胶囊对细菌感染皮炎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TLR/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愈疡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阳性对照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以阿莫西林计120 mg/kg)和愈疡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根据MIC设定),每组10只。以金黄色
        葡萄球菌感染大鼠烧伤皮肤构建细菌感染皮炎模型。造模成功24 h后,各药物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
        盐水,每日1次,连续7 d。计算给药第1、3、5、7天各组大鼠皮肤愈合率并记录创面结痂、脱痂、愈合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法检测皮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羟脯氨酸(HYP)、胶原蛋白Ⅰ(Col Ⅰ)、Col Ⅲ的
        含量;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并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皮肤
        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TLR4与磷酸化-NF-κB-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愈疡胶囊的MIC与MBC分别为25
        mg/mL和50 mg/mL,愈疡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设为600、300、150 mg/kg。与模型组比较,愈疡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给药3 d
        后伤处皮肤出现结痂,给药5~7 d后部分大鼠伤处出现脱痂;阳性对照组和愈疡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各时间点的皮肤愈合率均
        显著升高,IL-1β、IL-6、IL-10、TNF-α含量和病理评分以及 TLR2、TLR4、p-NF-κB p65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 或 P<
        0.01),皮肤组织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好转;阳性对照组和愈疡胶囊高剂量组大鼠的 HYP、Col Ⅰ、Col Ⅲ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5或P<0.01)。而阳性对照组和愈疡胶囊高、中剂量组上述指标差异大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疡胶囊可促进细
        菌感染皮炎模型大鼠皮肤愈合,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反应有关。
        关键词 愈疡胶囊;细菌感染;感染性皮炎;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抑菌抗炎;大鼠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Yuyang Capsule on Bacterial Dermatitis Model Rats and Its Effect on TLR/
        NF-κB Signaling Pathway
        LUO Luncai ,TONG Yan ,ZHANG Xingguo ,CHEN Bo ,ZHONG Zhendong (1. Dept. of Pharmaceutical
                   1
                                2
                                                                                3
                                                             1
                                                  2
        Preparation,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Sichuan Xichang 615000,
        China; 2. Dept. of Pharmacy,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China;3. Institute of Laboratory Animals,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Chengdu 610072,China)
        

             的含量测定[J].华西药学杂志,2003,18(1):53-54.             [17]  邱俊娜,张榆,张双,等.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
        [14]  李强,杜思邈,张忠亮,等.中药指纹图谱技术进展及未来                        式识别及定量测定的夏枯草质量控制研究[J].中草药,
             发展方向展望[J].中草药,2013,44(22):3095.                    2020,51(10):2842-2850.
        [15]  谷瑞敏.指纹图谱等同系数的理论、方法及应用[D].天                   [18]  阿基业,何骏,孙润彬.代谢组学数据处理:主成分分析
             津:天津大学,2008.                                       10个要点问题[J].药学学报,2018,53(6):929-937.
        [16]  孙立丽,王萌,任晓亮. 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在中药质量控                   [19]  张文彤. SPSS 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2 版.北京:高等教
             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中草药,2017,48(20):4339-                 育出版社,2013:214.
             4345.                                         [20]  范刚,贾敏如,刘悦,等.藏药鉴定及质量控制研究现
                                                                状[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4):559-561.
           Δ 基金项目:四川省转移支付项目(No.2017SZYZF0012)
                                                           [21]  曹炯.浅谈影响藏药制剂质量因素有关问题分析[J].甘肃
           *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民族药物制剂研发与应用。E-mail:
        luoluncai@126.com                                       医药,2012,31(9):702-703.
           # 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药效与机制、中药资                                 (收稿日期:2020-09-18  修回日期:2020-12-29)
        源学。E-mail:tongyanmail@126.com                                                           (编辑:陈 宏)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4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4  ·459 ·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