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中国药房》2020年第24期
P. 45
1.4 细胞 液。以 0.1%碳酸钠溶液为空白对照进行调零,采用全
小鼠淋巴瘤细胞 YAC-1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 自动生化仪检测各样品在 600 nm 波长处的 OD 值。随
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后将小鼠安乐处死,于无菌条件下取出其肝、脾和胸腺
2 方法 组织,称定质量,计算其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器指数、
2.1 药液的制备 吞噬指数:脏器(胸腺、脾)指数=脏器(胸腺、脾)质量
将黄芪地上、地下部分分别经 40 ℃真空干燥至恒 (g)/体质量(g)×100%;吞噬指数=[0.125×(lgOD2 min-
[11]
定质量,然后分别加 5 倍量(mL/g)水进行煎煮,每次煎 lgOD10 min )]/3×体质量×(肝质量+脾质量) 。
煮1 h,共3次。分别合并两者的3次水煎液并浓缩为10 2.5 小鼠脾组织中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检测
g/mL(以生药量计)的药液,备用。 靶细胞制备:取YAC-1细胞在37 ℃、5%CO2培养箱
2.2 分组、造模与给药 中培养 24 h,然后以 1 000 r/min 离心 5 min,收集细胞沉
将240只小鼠分为4批,每批60只,雌雄各半。将4 淀,采用 RPMI 1640 培养基将其重悬,并调整细胞密度
5
批小鼠分别按照性别和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 为 5×10 个/mL。效应细胞制备:取第 2 批小鼠,在末次
型组和黄芪地上、地下部分的低、高剂量组[剂量均为3、 给药后 12 h(期间禁食不禁水),将其安乐处死,于无菌
6 g/kg(均以生药量计);黄芪的临床建议用量为 9~30 条件下取出其脾组织,用眼科剪将脾组织剪碎,然后以
[3]
g ,相当于小鼠的日用量 1.8~6 g/kg(以生药量计),笔 1 000 r/min离心5 min,收集组织沉淀;采用RIPA裂解液
者结合上述临床用量换算结果和前期预实验结果将黄 将组织裂解,并以 Hank’s 液将其制成细胞密度为 2×10 7
芪给药组的低、高剂量分别设置为 3、6 g/kg],每组 10 个/mL 的脾细胞悬液,在 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
只。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给药组小鼠分 取生长良好的脾细胞(传代 4~6 代),用新鲜配制的
5
别灌胃相应浓度的药物,灌胃体积均 10 mL/kg;每日 1 DMEM 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为 4×10 个/mL,作为效应
次,连续给药 30 d。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自给 细胞。效应细胞-靶细胞相互作用:取靶细胞和效应细
药第 24 天起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40 mg/(kg·d),每天 1 胞悬液各100 μL,加至96孔培养板中,将细胞分为靶细
[9]
次,连续注射 3 d,建立免疫低下模型 。若小鼠存在严 胞自然释放组(含靶细胞悬液 100 μL 和效应细胞悬液
重脱毛、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脾脏萎缩、肝脏发白、胸腺 100 μL)和靶细胞自然释放组(含靶细胞悬液100 μL、效
[9]
受损等情况,表明免疫低下模型建立成功 。 应细胞悬液100 μL和1%的乙基苯基聚乙二醇),并设置
2.3 小鼠血清中Ig、炎症因子和溶血素水平检测 无靶细胞悬液和效应细胞悬液(只含 1%乙基苯基聚乙
末次给药后 1 h,取第 1 批小鼠,自右眼内眦静脉取 二醇)的对照组,每组均设3个复孔。将所有组别培养液
血约 1.0 mL,转移至 EP 离心管中,以 5 000 r/min 离心 5 均置于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4 h后,取出,然后以
min,收集血清,备用。按照相应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分 1 500 r/min 离心 10 min,每孔吸取上清液 100 μL,置于
别检测血清中Ig(IgM、IgG、IgA)和炎症因子(NO、IL-2、 96孔板中,加乳酸基质液100 μL,室温孵育10 min后,每
IL-6、TNF-α)的水平。另取血清 0.1 mL,以生理盐水 孔加入1 mol/L盐酸溶液30 μL,混匀。采用酶标仪测定
稀释 200 倍,然后取稀释后的血清 1.0 mL、4%绵羊红 各孔在 490 nm 波长处的 OD 值,计算 NK 细胞活性:NK
细胞悬液 0.5 mL、10%豚鼠血清 1.0 mL,置于同一试 细胞活性=(对照组OD值-靶细胞自然释放组OD值)/
管中,并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血清作为对照,分别 (靶细胞自然释放孔 OD 值-靶细胞自然释放孔 OD
于 37 ℃水浴 0.5 h,取出后冰浴终止反应。取上清液 值)×100%。
1.0 mL,加都氏试剂 3 mL,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管 2.6 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检测
在 540 nm 波长处的光密度(OD)值。另取 4%绵羊红 取“2.5”项下细胞密度为 2×10 个/mL的小鼠脾细胞
7
细胞悬液 0.25 mL、都氏液 3.75 mL 于同一试管中,测 悬液,以 1 000 r/min 离心 15 min,收集沉淀,采用 RPMI
定绵羊红细胞悬液的半数溶血值,然后按公式计算样 1640培养基将细胞重悬并调整密度为3×10 个/mL。将重
6
品的半数溶血值(半数溶血值=血清样品的 OD 值× 悬的细胞悬液加至24孔培养板中(1 mL/孔),每组均设置
[10]
200/羊红细胞悬液半数溶血时的 OD 值) ,以半数溶 两孔:其中一孔加入刀豆蛋白试液75 μL,作为刀豆蛋白
血值来反映血清溶血素水平。 诱导孔;另一孔加入含青霉素-链霉素双抗(100 U/mL)和
2.4 小鼠免疫器官脏器指数和吞噬指数检测 10%胎牛血清的 RPMI 1640 培养基 75 μL,作为对照
取“2.3”项下取血后的小鼠,称定其体质量,并在末 孔。将细胞置于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3 d。吸弃
次给药后12 h(期间禁食不禁水),经小鼠左眼内眦静脉 上清液,加入不含血清和青霉素-链霉素双抗的 RPMI
注入稀释 4 倍的印度墨汁(0.1 mL/10 g),立即计时。在 1640 培养基 0.7 mL 和 5 mg/mL 四氮唑盐试液 50 μL,继
注入墨汁后的第2、10 min时,分别从小鼠右眼内眦取血 续在 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 4 h。取出后,采用酶
约1.0 mL,以5 000 r/min离心5 min,收集血清。取血清 标仪测定各孔在570 nm波长处的OD值,计算各组细胞
20 μL,加入 0.1%碳酸钠溶液 2 mL,作为待测样品溶 刀豆蛋白诱导孔 OD 值与对照孔 OD 值的差值,差值越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4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4 ·2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