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2020年21期
P. 51
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阳性对照,8 两成分具有协同效应 。采用 GraphPad Prism V8.0 软
[16]
mg/kg)、虎杖苷单用组(0.625、1.25、2.5、5、10 mg/kg)、大 件,以药物剂量为横坐标、Fa 值为纵坐标绘制两药单用
黄素单用组(0.625、1.25、2.5、5、10 mg/kg)、合用 A 组[虎 及合用后的量效关系曲线;采用 CompuSyn V1.0 软件、
杖苷+大黄素剂量分别为(0.625+0.625)、(1.25+1.25)、 中效方程对合用 A 组的数据进行模拟计算,然后采用
(2.5+2.5)、(5+5)、(10+10)mg/kg]、合用B组[虎杖苷+大 GraphPad Prism V8.0软件以模拟后的Fa值为横坐标、其
黄素剂量分别为(0.625+0.625)、(0.625+1.25)、(0.625+ 对应的CI值为纵坐标绘制Fa-CI曲线,以综合评价两药
2.5)、(0.625+5)、(0.625+10)mg/kg]、合用 C 组[虎杖苷+ 合用的相互作用关系。
大黄素剂量分别为(0.625+0.625)、(1.25+0.625)、(2.5+ 2.5 虎杖苷与大黄素最佳配伍比例的筛选及其对HUA
0.625)、(5+0.625)、(10+0.625)mg/kg],每组各剂量均设 模型大鼠血清XOD含量的影响
5只大鼠。苯溴马隆组剂量参考成人临床用量并按体表 按“2.1”“2.2”项下方法分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面积法换算而得,虎杖苷、大黄素单用及合用组剂量参 苯溴马隆组和合用B、C组)、给药、造模,按“2.3”项下方
考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设置;溶剂均为 0.3%羧甲基纤维 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尿酸的含量,再按“2.4”项下方法
素钠(CMC-Na)溶液。其中,合用 A 组用以评价两成分 计算各给药组的 Fa 值,并将合用 B、C 组与合用 A 组的
的合用效果,合用B、C组用以筛选两成分的最佳配伍比 Fa值进行比较:若某组Fa值与合用A组相当,且该组用
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灌胃等体积 0.3% 药剂量较 A 组更少,则将该组配伍比例作为最佳配比;
CMC-Na 溶液,各给药组大鼠均灌胃相应药物;灌胃体 若Fa值不及合用A组,则以合用A组的配伍比例为最佳
[17]
积均为0.1 mL/10 g,每日1次,连续7 d。 配比 。
2.2 HUA大鼠模型的建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2.1”“2.2”项下方法分组[正
参考相关文献 [11-13] ,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 常对照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虎杖苷单用组(剂量等
均于末次给药前 1 h 单次腹腔注射 OA(300 mg/kg,以 同于“2.3”项下Fa值最高的虎杖单用组的剂量)、大黄素
0.3%CMC-Na 溶液为溶剂),正常对照组大鼠单次腹腔 单用组(剂量等同于“2.3”项下 Fa 值最高的大黄素单用
注射等体积 0.3%CMC-Na 溶液。若大鼠血清尿酸含量 组的剂量)和上述最佳配比组]、给药、造模,按“2.3”项下
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则表明模型复制成功。 方法分离血清,并采用微量法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3 大鼠血清尿酸含量的测定 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 XOD 的含量,严格按照相应试剂
按“2.1”“2.2”项下方法分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盒说明书方法操作。
苯溴马隆组、虎杖苷单用组(0.625、1.25、2.5、5、10 mg/kg)、 2.6 统计学方法
大黄素单用组(0.625、1.25、2.5、5、10 mg/kg)和合用 A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
组]、给药、造模。末次给药1 h后,于各组大鼠尾静脉取 料均以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Student’s t 检验。P<
血适量,静置后,以 3 000 r/min 离心 10 min,分离血清。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微量法以酶标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尿酸含量,严 3 结果
格按照相应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操作。 3.1 虎杖苷、大黄素单用及合用对 HUA 模型大鼠血清
2.4 虎杖苷与大黄素合用效果的评价 尿酸含量的影响
根据“2.3”项下各组大鼠血清尿酸含量(UA),计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尿酸含量显著
算各给药组的 Fa 值:Fa(%)=(ΔUA 模型组-ΔUA 给药组)/ 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虎杖苷单用 0.625
ΔUA 模型组×100%(式中,ΔUA 模型组、ΔUA 给药组分别表示模型 mg/kg 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大鼠血清尿酸含量均显著降
组、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尿酸含量差值的平均 低(P<0.05 或 P<0.01),且有随剂量增加而降低的趋
值) [14-15] 。根据中效方程 Fa/Fu=(D/D50 )(式中,Fa 为药 势,详见表1。
m
物作用效应;Fu=1-Fa;D为药物浓度;D50为中效浓度, 3.2 虎杖苷和大黄素的合用效果
即发挥 50%效应时的药物浓度;m 为中效曲线方程斜 虎杖苷、大黄素单用及合用时,其对应的 Fa 值均有
率)进行中效作图(y=lnFa/Fu,x=lnD,y=bx+a),计算 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且合用后的Fa值均高于
出两成分单用及合用时的中效剂量(lnD50=-a/m,b= 任一药物单用,详见表1、图1。
m)及方程相应参数(斜率及相关系数等);然后,再计算 计算两药单用及合用中效曲线方程的斜率(m)、中
出两者合用的 CI 值:CI=(D1/Dx1 )+(D2/Dx2 )+α(D1D2/ 效浓度(D50 )和相关系数(r),结果见表 2;以经模拟计算
Dx1Dx2 )(式中,D1、D2为两药合用时产生 x 效应其各自所 后所得的Fa值(5%、10%、15%、20%、25%、30%、35%、
需的浓度,Dx1、Dx2为两药单用时产生x效应所需的浓度; 40%、45%、50%、55%、60%、65%、70%、75%、80%、
若两药作用机制相同则α计为 1,两药作用机制不同则α 85%、90%、95%、97%)为横坐标、其对应 CI 值(1.18、
计为0) [14-15] 。当CI=1时,表示两成分具有相加效应;当 1.04、0.96、0.90、0.86、0.82、0.79、0.76、0.74、0.71、0.69、
CI>1 时,表示两成分具有拮抗效应;当 CI<1 时,表示 0.66、0.64、0.62、0.59、0.57、0.53、0.50、0.44、0.40)为纵坐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1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1 ·2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