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2020年20期
P. 45

A>B>C,其中因素A对猪牙皂萃取率有显著影响(P<
                                                             600 000
        0.05),而因素 B、C 对猪牙皂萃取率没有显著影响(P>                       550 000
                                                             500 000
        0.05)。 综 合 考 虑 ,猪 牙 皂 的 最 优 SFE 萃 取 工 艺 为
                                                             450 000
        A2B2C2,即萃取温度60 ℃、萃取压强300 MPa、萃取时间                    400 000
                                                             350 000
        15 min。                                             丰度  300 000
        2.1.3 验证试验                                           250 000
                                                             200 000
            精密称取猪牙皂粗粉3份,每份约15 g,分别置于萃                        150 000
        取釜中,按“2.1.2”项下筛选的最优萃取工艺进行操作,                         100 000
                                                              50 000
        同法收集萃取物并计算萃取率。结果,萃取率分别为                                 0
        1.71%、1.75%、1.69%,平均萃取率为 1.72%(RSD=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时间,min
        1.78%,n=3),表明优化的萃取工艺稳定、可行。
                                                                     图1 猪牙皂萃取物的总离子流图
        2.2 GC-MS分析猪牙皂萃取物的化学成分
                                                           Fig 1 TIC diagrams of the extracts from Fructus
        2.2.1 样品前处理
                                                                  Gleditisae Abnormalis
            参考文献方法      [20-23] ,称取猪牙皂的萃取物适量,置于
        顶空瓶中,密封,于 60 ℃下平衡 30 min,以固相微萃取                           表7 猪牙皂萃取物中化学成分鉴定结果
        针吸附60 min,待萃取结束后,再于进样口解吸5 min。                     Tab 7 Identification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the ex-
        2.2.2 GC条件                                                tracts from Fructus Gleditisae Abnormalis
            色谱柱:HP-5MS 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保留时间,                                  相对百分
                                                           序号       中文名                    分子式    分子量
        μm);升温程序:起始温度 40 ℃,保持 3 min,以 5 ℃/min                    min                                   含量,%
                                                            1    5.535 1-己烯-3-醇            C6H12O  100.159  2.21
        的速率升至 160 ℃,保持 2 min,再以 8 ℃/min 的速率升                2    5.849 丁酸                  C4H8O2  88.105  2.78
        至 220 ℃,保持 3 min;进样口温度:250 ℃;载气:氦气;                 3    9.517 丙基丙二酸               C6H10O4  146.141  1.05
        载气流速:1.0 mL/min;进样模式: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                    4   12.510 (E)-2-庚烯醛           C7H12O  112.170  0.88
                                                            5   12.607 苯甲醛                 C7H6O  106.122  0.60
        μL。
                                                            6   13.608 3-甲基-2-(5H)-呋喃酮     C5H6O2  98.100  0.55
        2.2.3 MS条件                                          7   14.226 连三甲苯                C9H12  120.192  0.84
            电子轰击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30 ℃;四极杆温度:                      8   15.205 吡咯-2-甲醛             C5H5NO  95.099  1.32
                                                            9   16.011 3-甲基-1,2-环戊二酮             112.127  0.86
        180 ℃;接口温度:280 ℃;电子能量:70 eV;溶剂延迟时                                                  C6H8O2
                                                           10   17.287 2,3,6-三甲基-1,5-庚二烯   C10H18  138.250  0.81
        间:3 min;扫描范围:10~650 amu;扫描模式:全扫描                   11   18.523 2,6-二乙基吡嗪           C8H12N2  136.194  1.00
        模式。                                                12   18.787 庚酸                  C7H14O2  130.185  0.99
        2.2.4 数据处理                                         13   19.262 3,5-辛二烯-2-酮         C8H12O  124.180  0.98
                                                           14   19.834 3,5,5-三甲基环己烯        C9H16  124.223  0.87
            取“2.2.1”项下经处理的样品,按“2.2.2”“2.2.3”项下             15   20.091 甲基麦芽酚               C6H6O3  126.110  0.77
        条件进样分析,获得总离子流图,见图1。利用美国国家                          16   22.580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C10H30O5Si5  370.770  0.54
        标准与技术局(NIST)2011 谱库,对 GC-MS 测定所得到                  17   23.404 萘                   C10H8  128.171  1.93
                                                           18   24.308 N-氨基四氢吡咯            C4H10N2  86.136  9.79
        的质谱信息进行检索,通过比对、分析保留时间,初步确
                                                           19   25.098 四氢吡喃                C5H10O  86.130  3.83
        定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利用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各成                           20   25.338 苯并噻唑                C7H5NS  135.186  1.08
        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猪牙皂萃取物中鉴定出化                           21   27.261 反式-2-癸烯醛            C10H18O  154.249  1.15
                                                           22   27.730 α-亚乙基-苯乙醛           C10H10O  146.186  1.06
        学成分48种,占萃取物总量的98.31%。其中,包括有机
                                                           23   29.733 D-异薄勒酮              C10H16O  152.233  1.07
        酸类化合物7种,占总成分的36.99%;生物碱类化合物4                       24   30.831 1-2-环戊基酮            C9H16O  140.223  1.63
        种,占总成分的 12.59%;酮类化合物 10 种(包括 1 种烯                  25   31.175 1-异丙基吡啶-2(1H)-酮     C8H11NO  137.179  1.19
        酮类),占总成分的 11.64%;醛类化合物 7 种(包括 3 种                  26   31.695 椰子醛                 C9H16O2  156.222  1.92
                                                           27   32.159 3-甲基-2,6-二羟基苯乙酮     C9H10O3  166.174  0.99
        萜烯醛类),占总成分的9.07%;烯醇类化合物3种,占总
                                                           28   33.200 香兰素                 C8H8O3  152.147  3.39
        成分的 8.71%;酯类化合物 7 种,占总成分的 6.77%;烯                  29   36.862 2,2-二甲基-3-(2-甲基-1-丙烯基)环丙烷羟肟酸 C10H17NO2  183.107  0.85
        烃类化合物 5 种,占总成分的 4.04%;酚类化合物 2 种,                   30   37.429 2,6-二甲基辛烷-1,7-二烯-3-醇  C10H18O  154.249  5.95
                                                           31   37.846 邻苯基苯酚               C12H10O  170.207  0.71
        占总成分的1.90%;以及3种苯环或杂环类化合物,占总
                                                           32   38.327 1-(2,2-二甲基环戊基)乙酮    C9H16O  140.223  0.61
        成分的 6.60%。主要成分包括棕榈酸(16.62%)、油酸                     33   38.419 3,5-二羟基戊苯           C11H16O2  180.243  1.19
       (14.12%)、N-氨基四氢吡咯(9.79%)、2,6-二甲基辛                   34   38.516 二氢猕猴桃内酯             C11H16O2  180.243  0.99
                                                           35   39.105 (顺式)1-8-甲基-3-4-羟基异色烯酮     178.185  2.99
        烷-1,7-二烯-3-醇(5.95%)、四氢吡喃(3.83%)、香兰素                                                C10H10O3
                                                           36   39.918 月桂酸                 C12H24O2  200.318  0.58
       (3.39%)等。猪牙皂萃取物中化学成分鉴定结果详见                          37   40.215 4-氨基尿嘧啶             C4H5N3O2  127.101  0.72
        表 7。                                               38   43.328 3,7-二甲基-6-壬烯-1-醇    C11H22O  170.304  0.55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0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0  ·2471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