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202016
P. 77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05%甲酸水溶
35.9 min
2 500
液(B),梯度洗脱(0~45 min,10%B→100%B;45~50
2 000
min,100%B);柱温:30 ℃;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 1 500 m/z 369.6
10 μL。 mAU 1 000
[13]
2.3.2 MS 条件 参考文献 设置。离子源:电喷雾离 500
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扫描模式:多反应监测扫描模 0
式;喷雾电压:4.5 kV;毛细管温度:350 ℃;吹扫气压力: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t,min
137.9 kPa;辅 助 气 流 速 :10 mL/min;扫 描 范 围 :m/z A.姜黄素
100~1 000;二级质谱碰撞能量(CID):20 eV。 3 000
35.2 min
2.4 GC-MS条件 2 500
2.4.1 GC条件 色谱柱:HP25MS型5%苯甲基聚硅氧 2 000 m/z 339.7
烷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载气: mAU 1 500
1 000
高纯氦气;载气流速:1.0 mL/min;进样口温度:260 ℃,
500
程序升温(初始柱温 60 ℃保持 2 min,以 10 ℃/min 升至 0
250 ℃保持 10 min);总运行时间:31 min;分流进样,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t,min
流比:50∶1;进样量:10 μL。 B.去甲氧基姜黄素
2.4.2 MS 条件 参考文献 设置。离子源:电子轰击 3 000
[14]
34.5 min
离子源(EI);电离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 ℃;四极 2 500
杆温度:150 ℃;扫描范围:m/z 30~550;电子倍增器电 2 000
压:1.917 kV。 mAU 1 500 m/z 309.4
1 000
2.5 LC-MS分析结果
500
2.5.1 对照品的 LC-MS 分析 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 0
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照品用甲醇溶解、稀释,制成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t,min
质量浓度均为20 mg/mL的对照品溶液,进样分析,结果 C.双去甲氧基姜黄素
见图 1。由图 1 可知,m/z 369.6 的离子峰为姜黄素[M+ 图1 LC-MS的总离子流图及结构式
+
H] 的离子峰,其相对分子量为 368.38;m/z 339.7 的离子 Fig 1 Total ion flow diagrams of LC-MS and struc-
+
峰为去甲氧基姜黄素[M+H] 的离子峰,其相对分子量为 ture formula
338.35;m/z 309.4的离子峰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M+H] + 部位中共鉴定出47种化合物,主要为倍半萜和单萜类化
的离子峰,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8.33。 合物。其中,广东湛江(S1)样品共鉴定出23种、四川绵
2.5.2 姜黄甲醇部位的 LC-MS 分析 取不同产地姜黄 阳(S2)10 种、福建漳州(S3)15 种、福建龙岩(S4)18 种、
甲醇部位,用甲醇适量稀释,按“2.3”项下LC-MS条件进 云南红河(S5)11种、海南儋州(S6)14种、台湾台南(S7)
样测定,结果见图 2。由图 2 与图 1 对比可知,广东湛江 15 种 ,总 相 对 百 分 含 量 分 别 为 94.49% 、96.09% 、
(S1)、福建漳州(S3)、福建龙岩(S4)、云南红河(S5)、海 95.66%、98.98%、99.24%、89.05%和 97.27%;7 个产地
南儋州(S6)、台湾台南(S7)产姜黄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 姜黄共有成分4个,分别为姜黄酮、芳香-姜黄酮、姜黄新
色谱图接近,均含有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 酮和(6R,7R)-红没药烯。
氧基姜黄素,且含量(参考峰面积)均为姜黄素>去甲氧 2.7 主成分分析
基姜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四川绵阳(S2)产姜黄中姜 采用 SPSS 25.0 软件对不同产地姜黄石油醚部位
黄素类化合物的色谱图略有不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 的 47 种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各成
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相当,且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 分相对百分含量数据经标准化后,以特征值大于或等
相对其他产地更高。 于 1 为标准,得到前 6 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和贡献率见
2.6 GC-MS分析结果 表 4。由表 4 可知,前 6 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取不同产地姜黄石油醚部位,用石油醚适量稀释, 100%,能够反映样品的整体信息。各特征向量挥发性
按“2.4”项下 GC-MS 条件进样测定,结果见图 3。根据 成分相对百分含量数据通过 SPSS 25.0 软件标准化后,
GC-MS 得到的质谱信息,参考相对保留时间并通过与 计 算 各 主 成 分 综 合 得 分 ,综 合 得 分 =(31.583×F1+
NIST2005、Wiley275 标准质谱图进行对比,确定各组成 28.041×F2+16.177×F3+11.772×F4+6.937×F5+5.490×
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 F6)/100(式中,F1~F6 表示 1~6 个主成分得分),结果
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本研究从7个产地姜黄石油醚 见表 5。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6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6 ·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