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202014
P. 77
150 表2 相似度评价结果
125 Tab 2 Results of similarity evaluation
100 编号 相似度 编号 相似度 编号 相似度
mV 75 S1 0.977 S13 0.996 S25 0.990
U, S2 0.926 S14 0.990 S26 0.678
50 S3 0.993 S15 0.922 S27 0.929
S4 0.957 S16 0.864 S28 0.981
25
S5 0.902 S17 0.941 S29 0.536
0
S6 0.924 S18 0.955 S30 0.986
0 10 20 30 40
t,min S7 0.965 S19 0.953 S31 0.716
图2 样品的HPLC对照指纹图谱 S8 0.959 S20 0.979 S32 0.977
S9 0.967 S21 0.977 S33 0.950
Fig 2 HPLC control fingerprint of samples S10 0.972 S22 0.983 S34 0.975
S11 0.981 S23 0.978
300
S12 0.971 S24 0.963
200
mAU 品可聚为两类,S1、S4~S6、S13、S15~S20、S22、S26~
100
S34 聚为Ⅰ类,其余聚为Ⅱ类,其中Ⅰ类又可聚为两类,
0
S5、S15、S26、S27、S29~S31、S34 为Ⅰa 类,S1、S4、S6、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t,min S13、S16~S20、S22、S28、S32~S33 为Ⅰb 类;Ⅱ类也可
A. 混合对照品溶液
聚为两类,S7~S12为Ⅱa类,S2、S3、S14、S21、S23~S25
250
为Ⅱb类;提示野生品、栽培品及市售品存在交叉现象。
200
mAU 150 S29 0 5 10 15 20 25
100
50 S31 Ⅰa
S26
0 S5
S34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S15
t,min S30 Ⅰ
B.供试品溶液(编号:S11) S27
S17
250 S19
S18
200 S20
S16 Ⅰb
150
mAU S28
S32
100
S33
50 S6
S1
0 S4
S13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S22
t,min S11
C.阴性对照溶液 S12 Ⅱa
S7
注:2.左旋紫草素;4.乙酰紫草素;11. 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 S8
S9
Note:2. shikonin;4. acetylshikonin;11. β,β′-dimethylacrylic acanine S10
S3
图3 高效液相色谱图 S25 Ⅱb Ⅱ
S23
S14
Fig 3 HPLC chromatograms S21
S24
S2
2.1.9 相似度分析 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
图 4 34 批样品的聚类分析树状图
价系统(2012A 版)》,以软件生成的新疆紫草的共有模
式图为参照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见表 2。结果, Fig 4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for 34 batches of
除S26、S29、S31的相似度小于0.72外,其余样品的相似 samples
度均大于 0.86;其中,野生品(编号:S1~S14)相似度 2.3 主成分分析
0.902~0.996,栽培品(编号:S15~S24)相似度 0.864~ 以共有峰的峰面积为变量,采用 SIMCA 14.1 统计
0.983,市售品(编号:S25~S34)相似度0.536~0.990;表 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前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
明野生品、栽培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较高;而市 率分别为 52.834%、18.600%、8.387%,累积方差贡献率
售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较低,化学成分存有一定 为79.821%,表明前3个主成分可揭示药材来源与12个
的差异。 共有成分的相关性,可反映药材中大部分的差异信息。
2.2 聚类分析 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构建主成分分析得分图,详见图
以 34 批药材样品的 12 个共有峰峰面积为变量,采 5。由图5可知,各样品并未按其来源区分,大部分野生
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以组间联接平方欧式距离为测 品(S2、S3、S7~S12、S14)分布于得分图的右侧;市售品
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 4。由图4可知,34 批药材样 (S26~S34)除 S25 外,其余均处于得分图的左侧;栽培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4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4 ·1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