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202013
P. 67
究院细胞资源中心。 液 10 μL,混匀,室温避光孵育 10~20 min,然后采用流
2 方法 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
2.1 造模、分组与给药 2.5 各组大鼠肿瘤组织中Bax、Bcl-2水平检测
参照文献方法 [6-7] ,将胃癌BGC823细胞加入含10% 采用 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取“2.2”项下分离的
胎牛血清的RPMI1640 培养基(以下简称“培养基”),置 大鼠肿瘤组织(每组分别取5份)适量,放入玻璃匀浆器,
于 37 ℃、5% CO2恒温培养箱培养,定期更换新鲜培养 加入RIPA蛋白裂解液裂解,于4 ℃条件下以12 000 r/min
基,待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时,收集细胞,调整成密度为 离心10 min后,采用BCA法测定上清液中的蛋白浓度,
5×10 个/mL的细胞悬液,备用。 并进行变性处理。取变性后的蛋白样品进行十二烷基
6
取75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顺铂组、白芍总苷 硫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SDS-PAGE)分离,转膜;加入
组、白芍总苷+顺铂组,每组 15 只。除对照组大鼠于腹 封闭液室温封闭 1 h 后,加入 Bax、Bcl-2、GAPDH 抗体
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于腹部皮下注射 (稀释度均为 1 ∶ 1 000),4 ℃孵育过夜;以 PBST 清洗 3
60
阿糖胞苷(200 mg/kg),48 h后对大鼠进行 Co全身照射 次,加入二抗(稀释度为1∶2 000),室温孵育1 h,以PBST
(剂量为 10 Gy/只),照射后第 2 天于大鼠内侧近腹股沟 清洗3次,加入ECL显色液显影,利用凝胶成像仪成像、
处皮下接种上述BGC823细胞悬液(0.8 mL/只),建立大 Image J 1.4.8 软件进行灰度分析,以目的蛋白与内参蛋
鼠胃癌模型 [6-7] 。每天观察记录大鼠的生理和精神情况, 白条带的灰度值比值表示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
若皮下出现米粒大小质硬结节则视为模型建立成功。 2.6 各组大鼠尿液中IL-18、KIM-1水平检测
造模成功后,顺铂组大鼠腹腔注射顺铂(25 mg/kg,剂量参 取“2.2”项下收集的大鼠尿液(每组分别取 5 份)适
考相关文献 设置),每7 d给药1次,共给药5次;白芍总 量,采用IL-18、KIM-1检测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方法检测
[8]
苷组大鼠灌胃白芍总苷(200 mg/kg,剂量参考相关文献 [9]
尿液中IL-18、KIM-1水平。
设置,临用时用水溶解),每天给药 1 次,连续给药 28 d; 2.7 各组大鼠血清中BUN、Scr水平检测
白芍总苷+顺铂组大鼠腹腔注射顺铂并灌胃白芍总苷,
取“2.2”项下分离的大鼠血清(每组分别取 5 份)适
给药剂量和时间同单药组;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灌胃等 量,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BUN、Scr水平。
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 2.8 各组大鼠肾组织中SOD、MDA、GSH水平检测
2.2 取材
取“2.2”项下分离的大鼠肾组织(每组分别取 5 份)
末次给药后,收集各组大鼠 24 h 尿液;尿液采集结
适量,用 4 ℃预冷的生理盐水洗去表面血液,滤纸吸干
束后,对大鼠腹腔注射 10%水合氯醛进行麻醉,腹主动
表面水分,按照 ELISA 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肾组织中
脉取血至离心管中,于4 ℃静置4 h后,在4 ℃条件下以 SOD、MDA、GSH水平。
3 500 r/min 离心 10 min,取上层血清;血清采集结束后,
2.9 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观察
将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在无菌条件下迅速分离肿瘤组织
取“2.2”项下分离的大鼠肾组织(每组分别取 5 份)
(对照组大鼠未发现肿瘤)和肾组织。
2.3 各组大鼠瘤质量及肿瘤抑制率测定 适量,在 10%中性甲醛中固定 24 h 后,转移至 75%乙醇
中,经自动组织脱水机脱水、透明处理,在石蜡包埋机中
取“2.2”项下分离的各组大鼠肿瘤组织适量,用4 ℃
预冷的生理盐水洗去肿瘤组织表面血液,再用滤纸吸干 浸蜡、包埋、切片(5 μm)、水浴展开、捞片、沥干,于恒温
箱中烘干 2 h 后,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于
表面水分,称质量,并计算肿瘤抑制率[肿瘤抑制率
显微镜下进行肾组织病理学观察。
(%)=(模型组大鼠瘤质量-给药组大鼠瘤质量)/模型
2.10 统计学方法
组大鼠瘤质量×100%]。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
2.4 各组大鼠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率检测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取“2.2”项下分离的大鼠肿 资料以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瘤组织(每组分别取5份)适量,在无菌条件下用D-Hank’s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液冲洗3次后,制成约1 mm 的小块,用吸管吸取数小块 3 结果
3
肿瘤组织,均匀排列在培养皿上,置于 37 ℃、5%CO2培 3.1 各组大鼠的瘤质量及肿瘤抑制率测定结果
养箱中培养 7h,使其贴壁;取出培养皿后,加入培养基 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白芍总苷组、白芍总苷+顺
4 mL,再按上述条件继续培养;每隔 24 h 更换 1 次培养 铂组大鼠瘤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顺铂组比较,
基,待细胞长出后,弃去组织块,继续培养至细胞融合度 白芍总苷+顺铂组大鼠瘤质量均显著降低,肿瘤抑制率
达90%;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进行3次传代培养 。取 显著升高(P<0.05);与白芍总苷组比较,白芍总苷+顺
[10]
传代培养后的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以 1 000 r/min 离 铂组大鼠瘤质量显著降低,肿瘤抑制率显著升高(P<
心5 min,弃上清,加入适量培养基重悬细胞后,以2 000 0.05)。这提示白芍总苷联合顺铂能抑制胃癌模型大鼠
r/min 离心 5 min,弃上清液,然后加入 Annexin Ⅴ-FITC 肿瘤的增长,且抑制作用显著优于单用顺铂或白芍总
结合液 200 μL 混匀,室温避光孵育 15 min,再加入 PI 染 苷。各组大鼠的瘤质量及肿瘤抑制率测定结果见表1。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3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3 ·1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