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202012
P. 59
红孩儿民间习用方法为水煎煮,故本研究选择以水 40
为溶剂进行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 30
典》(四部)通则“2201 浸出物测定法”中“水溶性浸出物 mAU 20
10
[12]
测定法热浸法” 测定并计算 5 批红孩儿药材的水溶性
0
浸出物含量(%),每批药材重复测定2次,取平均值作为 0 1 2 3 4 5 6 7
t,min
结果。结果,5 批红孩儿药材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 A.阴性对照溶液
16.91%~19.58%,平均值为18.09%,详见表2。以平均
40
值下浮约20%暂定本品水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15.0%。 30
芦丁
2.3 含量测定 mAU 20
10
2.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0
取红孩儿药材粉末(过三号筛)约1 g,精密称定,置 0 1 2 3 4 5 6 7
t,min
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 mL,密塞,称定 B.供试品溶液
质量,置于水浴中加热回流提取 1 h,放冷,再次称定质 40
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 30 芦丁
即得。 mAU 20
10
2.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0
0 1 2 3 4 5 6 7
称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置于 10 mL 量瓶中,加 50% t,min
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每1 mL含芦丁0.147 8 C.对照品溶液
图6 高效液相色谱图
mg 的对照品贮备液。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贮备液 5
Fig 6 HPLC chromatograms
mL,置于10 mL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得每1 mL含芦丁73.90 μg的对照品溶液。 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3.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
2.3.3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定,记录峰面积并按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红孩
色谱柱为Venusil XBP C18 (250 mm×4.6 mm,5 μm); 儿药材中芦丁含量的 RSD 分别为 0.2%、1.07%、1.69%
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20 ∶ 80,V/V);流速为 1 (n=3),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mL/min;检测波长为258 nm;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0 (2)中间精密度试验。由 2 名不同的实验人员在不
同时间分别精密称取红孩儿药材粉末(批号:20170727)
μL。取阴性对照溶液(甲醇)、“2.3.1”项下供试品溶液和
1 g,各 3 份,按“2.3.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
“2.3.2”项下对照品溶液各适量,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
“2.3.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按标准曲
定,记录色谱图,详见图6。
线法计算含量。结果,红孩儿药材中芦丁含量的RSD为
结果显示,红孩儿药材中芦丁的保留时间约为 5.7
2.3%(n=6),表明该方法中间精密度良好。
min,与其余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 1.5,理论板数以芦
2.3.6 稳定性试验
丁峰计为 6 000。暂定红孩儿药材的理论板数以芦丁
精密称取红孩儿药材粉末(批号:20170727)1 g,按
计不得低于5 000。
“2.3.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于室温下放置
2.3.4 线性关系考察
0、1、2、4、8 h 时按“2.3.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
精密量取芦丁对照品贮备液 1.25、2.5、5、7.5、10
峰面积。结果,芦丁峰面积的 RSD 为 0.58%(n=5),表
mL,分别置于 5 个 10 mL 量瓶中,用 50%甲醇稀释至刻
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8 h内稳定。
度,摇匀,得芦丁质量浓度分别为 18.47、36.95、73.90、
2.3.7 加样回收率试验
110.8、147.8 μg/mL 的系列对照品溶液。取上述系列对 精密称取 9 份已知含量的红孩儿药材粉末(批号:
照品溶液,按“2.3.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 20170727)0.5 g,分别按样品含量的 50%、100%、150%
积。以对照品质量浓度(x,μg/mL)为横坐标、峰面积(y) 加入芦丁对照品溶液,按“2.3.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
为纵坐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y=0.358 4x- 液,再按“2.3.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
0.100 8(r=0.999 8)。结果表明,芦丁检测质量浓度的 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3。
线性范围为18.47~147.8 μg/mL。 2.3.8 耐用性试验
2.3.5 精密度考察 称取红孩儿药材粉末(批号:20170727)1 g,精密称
(1)重复性试验。分别精密称取红孩儿药材粉末 定,按“2.3.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3.3”项
(批号:20170727)0.5、1、1.5 g,各 3 份,按“2.3.1”项下方 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分别记录不同流动相比例[乙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2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2 ·1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