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202012
P. 116
4倍),总蛋白 54.1 g/L,白蛋白29.9 g/L(低于正常值),故 过程中未出现因服用伊曲康唑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及低
临床药师建议初始剂量为2.5 mg/kg,q12 h,并监测伊曲 血钾的不良反应。
康唑血药浓度。同时,临床药师在患儿口服伊曲康唑期 伊曲康唑口服液药品说明书中描述该药的主要不
间,重点关注食物对伊曲康唑两种剂型生物利用度的影 良反应为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这些不良反应
响,结果发现,伊曲康唑胶囊脂溶性较高,空腹口服吸收 可能与该药含有的环糊精包合物具有的渗透作用有
较差,与食物同服生物利用高。有研究认为,空腹状态 关 。有文献报道,伊曲康唑口服液引起腹泻发生率约
[22]
下伊曲康唑胶囊的生物利用度是饱餐后的54%,较低的 为 20%,且与剂量相关,大部分患者可耐受不需要停
胃液 pH、较长的胃停留时间和较高的脂肪含量均可促 药 。本研究中,该患儿于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第24天
[23]
[18]
进伊曲康唑的吸收 。伊曲康唑口服液因添加了环糊 后出现腹泻,为调整伊曲康唑口服液剂量至 7.5 mg/kg
精包合物,其在胃内没有发生溶解,不受胃液 pH 的影 后的第 3 天发生,每日排稀烂便 3~4 次,尚可耐受。临
响,空腹给药较非空腹给药生物利用度可提高 30% 。 床药师考虑患儿腹泻可能由伊曲康唑口服液所致,但鉴
[19]
故不同剂型伊曲康唑应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因此临床 于该药在现阶段治疗的有效性及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性,
药师建议伊曲康唑胶囊应在饱腹状态下服用,而伊曲康 暂建议继续维持原治疗。医师采纳该建议后,予磷酸铝
唑口服液不应与食物同服,且服药后至少 1 h 内不要 等对症治疗,患儿腹泻好转。
进食。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药品说明书中提示,气道有
3.3 药学监护
真菌、病毒或结核菌感染者慎用该药,且使用不同剂量
3.3.1 血药浓度及疗效监测 入院前患儿存在间断喘
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的患者由于发生防御机制受损引
息、声嘶等症状;入院第2日,患儿喘息加重,出现呼吸困
起的真菌以及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安慰剂组。也
难、高热。临床药师除需监护以上临床症状转归外,还
有动物和体外研究证实,吸入布地奈德可抑制肺部抗菌
需对血氧饱和度、血常规、快速 C 反应蛋白、血培养、痰
宿主防御 。本研究中,该患儿已明确呼吸道存在马尔
[24]
培养、肺泡灌洗液培养、伊曲康唑血药浓度进行监测。
尼菲蓝状菌感染,其气促和喉鸣与真菌感染导致声门下
入院第5日,患儿肺泡灌洗液涂片显示,马尔尼菲蓝状菌
狭窄有关,若继续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不仅不能改
感染;痰培养结果显示,马尔尼菲蓝状菌阳性。经伊曲
善患儿病情,而且还可能会增加其感染风险。因此,临
康唑抗感染治疗后,无气促,发热热峰下降,发热间隔时
床药师建议停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间延长,血常规等指标恢复正常,总体疗效较好。伊曲
3.3.3 出院用药教育 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一般需要
康唑治疗期间,参照《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
诱导治疗 8~12 周,后续是否需要维持治疗主要由患者
[9]
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临床药师建议每5~7 d监测1次
[25]
的免疫功能决定 。本研究中,该患儿于入院第48天准
伊曲康唑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医师采纳该
予出院,但其诱导治疗疗程尚不足8周,出院后仍需继续
建议。同时,临床药师考虑患儿病程长,初始用药后虽
服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因此,临床药师对患儿出院用药
有好转,但仍有间断发热,相关感染指标高于正常值,加
提出如下建议:①口服伊曲康唑口服液时,需空腹、温开
之用药前就存在肝功能损害、低血钾等问题,根据《抗真
水送服,服药后至少 1 h 内不能进食,以促进吸收;②为
菌药物治疗药物监测指南》 和《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
[8]
避免光敏皮肤反应,建议用药期间尽量避免过多直晒,
效学理论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确定伊曲康唑血药浓度
[9]
用药期间若出现任何不适,可联系临床药师或医师咨
目标范围为 0.5~1 mg/L。但患儿服用伊曲康唑初始剂
询;③向患儿家属强调长期规范用药的重要性,观察患
量2.5 mg/kg后检测血药浓度<0.1 mg/L,在报告血药浓
儿有无发热等症状,且出院后每5~7 d需来院复查伊曲
度监测结果后,临床药师立即向医师、护士确认是否漏
服、是否喂奶前 1 h 给药、抽血时间是否正确等,在排除 康唑血药浓度。
上述因素后,临床药师分析原因可能为:①考虑到由于 4 结语
患儿处于卧床插管,可能存在胃排空减慢等问题,导致 本研究中,马尔尼菲蓝状菌主要累及了患儿的喉部
给药时仍有食物残留,从而影响药物吸收;②伊曲康唑 声门下区,病程较长。在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在参考
具有多变和不可预测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根据血药 相关指南 [5,8-9] 的基础上,运用药学知识从药物的剂型、药
[20]
浓度监测结果,最终将伊曲康唑剂量调整为 8.3 mg/kg, 动学、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协助医师制订个体
q12 h。 化治疗方案;同时在出院时向患儿家属详细讲解该疾病
3.3.2 不良反应监测 有研究认为,伊曲康唑可能会引 的危害、用药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
[21]
起肝功能损害及低血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药 施,并嘱定期复查伊曲康唑血药浓度,有助于提高患儿
师建议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患儿肝功能及血钾。由于 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用药前患儿已出现肝功能异常、血钾降低,经用药后多 参考文献
次监测肝功能好转,血钾恢复正常,提示该患儿在用药 [ 1 ] 张德平.马内菲青霉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
·1514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2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