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202010
P. 24
笔者综合上述已有研究 [20-21] 的含量测定数据发现,不同 黄芩抗 RSV 病毒作用与其所含的黄酮类单体成分含量
生长年限黄芩中黄芩苷含量(6.98%~22.59%)、汉黄芩 无显著相关性(r<0.5);而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
苷 含 量(0.85% ~6.14%)、黄 芩 素 含 量(0.11% ~ 汉黄芩素的含量构成比为 1 ∶ 0.224 ∶ 0.111 ∶ 0.013 配制的
2.45%)、汉黄芩素含量(0.08%~0.34%)的变化均较大, 模拟样品(E4)对 RSV 的抑制作用最强,这提示黄芩的
其含量最高值是最低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黄酮类成 抗病毒活性可能是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按
分的含量构成特征受产地和生长年限等的影响很大,同 不同产地黄芩样品的含量构成特征制备模拟样品并比
一产地的黄芩因其生长年限不同,其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较其抗病毒作用,结果显示,8个模拟样品都具有抗RSV活
构成比不同;同一生长年限的黄芩,因其产地不同,其黄 性,其IC50为4.87~14.61 μg/mL,TI为1.85~4.75,并以模
酮类成分的含量构成比也不同。同时上述文献数据显 拟样品E4(4种成分含量结构比为1∶0.224∶0.111∶0.013)
示,除黄芩素与黄芩苷的含量构成比(0.006~0.713)波 对RSV的抑制作用为最强。E4对应的黄芩样品S4即为
动较大外,汉黄芩苷、汉黄芩素与黄芩苷的含量构成比 道地产区河北承德产样品,提示道地产区(河北承德)的
均 相 对 较 稳 定 ,汉 黄 芩 苷 与 黄 芩 苷 含 量 构 成 比 为 黄芩具有较优的黄酮类成分含量构成特征,该特征可能
0.194~0.280,汉 黄 芩 素 与 黄 芩 苷 的 含 量 构 成 比 为 是黄芩道地药材发挥最强抗病毒疗效的重要物质基础,
0.06~0.106。 也是其“优质”的重要体现。这一研究结果与张明华
[26]
李云静等 研究了野生黄芩和栽培黄芩中黄芩苷、 等 报道的“药材道地性的物质基础本质,即组分构成
[22]
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的含量,结果表明栽培品 的独特性”的观点相吻合。
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高于野生品,而黄芩素和汉黄 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当黄芩样品中主要黄
芩素含量无显著差异,栽培品的质量整体优于野生品。 酮类成分具有适当的含量构成比(1∶0.224∶0.111∶0.013)
[23]
这与李韦等 的研究结果相似,但与申洁等 、王丹等 [24] 时,其抗病毒作用较强。鉴于产地、生长年限、品种来源
[21]
等因素均会影响黄芩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及构成
的研究结果“野生黄芩中黄芩苷含量高于栽培黄芩”有
特征,加之水提物与黄芩药材本身的成分也可能存在一
所不同。笔者继续对上述研究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定差异,因此关于黄芩道地性的“质-效”本质还有待进
构成比进行分析后发现,李云静等 测得野生黄芩中 4
[22]
一步深入研究予以验证。此外,因研究条件有限,本研
种成分的平均含量结构比为1 ∶ 0.316 ∶ 0.091 ∶ 0.043,栽培
究仅收集了8批不同产地的样品,样本量较小,故后续研
[21]
黄芩则为1 ∶ 0.301 ∶ 0.112 ∶ 0.043;申洁等 测得野生黄芩
究不仅需要扩大样本量,同时还需要开展道地药材中最
中 4 种成分的平均含量结构比为 1 ∶ 0.186 ∶ 0.042 ∶ 0.022,
优含量构成比组分形成的影响因素规律研究,为保证道
而栽培黄芩则为 1 ∶ 0.182 ∶ 0.034 ∶ 0.023。上述两项研究
地药材“质优效佳”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供更多的数据
结果表明,在黄芩野生品与栽培品中这4种黄酮类成分
支持。
的含量构成比没有显著差异。
前期相关研究表明,不论在道地产区还是非道地产 参考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15年
区,受不同生长因素(如温度、光照、湿度、降水量、土壤)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01-302.
和栽培方式的影响,不同生长年限的黄芩野生品或栽培
[ 2 ] 宋扬文,陈忻.中药黄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
品都存在质量不均一的情况,即使同一产地、同一生长 药科技,2010,17(4):375-377.
年限的栽培品或野生品,其质量也存在不均一的问 [ 3 ] 李子,郝近大.黄芩道地产区形成与变迁的研究[J].时珍
题 [20-24] 。迄今为止,关于“黄芩药材质量的优劣与黄酮类 国医国药,2010,21(12):3290-3292.
成分含量高低有关,还是与黄酮类成分的特定构成有 [ 4 ] 李化,贺敬霞,牟倩倩,等. BBD-RSM结合多指标法优选
关”的观点尚无定论。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了8个不同产 黄芩黄酮的红外快提工艺[J].中药材,2017,40(9):
地的黄芩道地药材和非道地药材,对主要4种黄酮类成 2133-2137.
分含量、构成特征及其抗RSV活性进行了研究。与王剑 [ 5 ] 李化,刘静,董红敬,等. HPLC法与UPLC法同时测定黄
等 和Ma SC等 的研究证实的黄芩提取物对RSV病毒 芩中 5 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比较[J].中国药房,2014,25
[7]
[25]
(35):3293-3296.
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一致,本课题组的研究也得到
[ 6 ] LEE KJ,JUNG PM,OH YC,et al. Extraction and bioac-
了类似的结果:8批不同产地黄芩水提物对RSV均具有
tivity analysis of major flavones compounds from Scutel-
抑制作用,其 IC50 为 11.11~51.74 μg/mL,TI 为 1.86~
laria baicalensis using in vitro assay and online screening
5.20;道地产区(河北承德)的黄芩样品(S4)对RSV的抗 HPLC-ABTS system[J]. J Anal Methods Chem,2014.
[15]
病毒作用优于其他7个产地样品。朱立革 和宋琳莉 [16] DOI:10.1155/2014/563702.
的药理研究结果证实,道地产区黄芩的抗病毒作用优于 [ 7 ] 王剑,侯林,陈亚乔,等.黄芩提取物体外抗病毒药效学研
非道地产区黄芩,本文结果与之基本一致。本研究通过 究[J].中成药,2017,39(9):1924-1927.
4 种黄酮类成分含量与抗病毒活性的相关性分析发现, [ 8 ] 姜茗宸,汪受传,徐秋月.黄芩素抗病毒作用研究[J].吉林
·1170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0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