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202008
P. 33
由表2结果可知,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 表5 水提工艺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
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0.01),表明高尿酸模型复制 Tab 5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of
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均显 water extraction technology
著降低(P<0.05 或 P<0.01),即 3 种工艺提取物对高尿 指标 方差来源 偏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酸模型小鼠均有显著的降尿酸效果。 浸膏得率 A 8.891 2 4.446 9.378 >0.05
B 5.106 2 2.553 5.386 >0.05
2.2.4 提取工艺初步筛选分析结果 结合“2.2.2”“2.2.3” C 53.768 2 26.884 56.711 <0.05
项下浸膏得率和小鼠药效学实验结果可知,工艺Ⅰ浸膏 D(误差) 0.948 2 0.474 1.000 >0.05
岩白菜素含量 A 0.014 2 0.007 2.014 >0.05
得率最高,3 种工艺提取物对高尿酸模型小鼠均具有显
B 0.021 2 0.011 3.025 >0.05
著的降尿酸效果。本课题组考虑到乙醇作为提取溶剂 C 0.022 2 0.011 3.137 >0.05
虽然没有毒性,但是提取物中叶绿素含量较高,且后续 D(误差) 0.007 2 0.004 1.000 >0.05
纯化工作复杂 ,再结合生产实际,因此选择工艺Ⅰ作 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素 A、B 的影响则无
[13]
为本研究的提取工艺,即所有药材混合后以水进行煎煮 统计学意义(P>0.05);以岩白菜素含量为考察指标,各
提取。 因素影响作用大小排序为C>B>A,但这3个因素对岩
2.3 正交设计优选柏金颗粒的水提工艺 白菜素含量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考
2.3.1 正交设计与试验 在前期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 虑后,优选出最佳工艺为A2B1C3,即加入14倍量的水,煎
以浸膏得率、岩白菜素含量为评价指标 [21-22] ,以加水倍量 煮提取3次,每次1.0 h。
(A,mL/g)、提取时间(B,h)、提取次数(C,次)为因素,按 2.3.2 水提工艺验证 按照处方比例,称取药材混合物
4
处方比例称取 9 份药材混合物,每份 200 g,采用 L9 (3) 100 g,按照“2.3.1”项下优选的最佳水提工艺加水浸泡
表进行正交试验设计。水提工艺因素与水平见表 3,正 0.5 h后,煎煮提取,合并提取液,旋转减压蒸发浓缩至清
交试验设计与结果见表4,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 膏后转入已称定质量的蒸发皿中,在 80 ℃下烘干成干
表3 水提工艺因素与水平 浸膏,置于干燥器中冷却1 h,称定质量,计算浸膏得率,
Tab 3 Factors and levels of water extraction technology 并按“2.1.11”项下方法评定岩白菜素含量。平行操作 3
因素 次。结果,平均浸膏得率为 20.48%(RSD=1.53%,n=
水平
A,mL/g B,h C,次 D(空白) 3),平均岩白菜素含量为 3.144 mg/g(RSD=1.26%,n=
1 12 1.0 1 1
2 14 1.5 2 2 3),表明优选的水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3 16 2.0 3 3 2.4 柏金颗粒的醇沉工艺优化
表4 水提工艺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2.4.1 醇沉提取物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称取各药材饮
Tab 4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and results of 片,按照“2.3”项下优选的最佳水提工艺进行提取,浓缩
water extraction technology 至一定密度,再根据一定工艺进行醇沉,抽滤,将滤液减
因素 测定结果 压浓缩至清膏后转入已称定质量的蒸发皿中,在 80 ℃
试验号
A,mL/g B,h C,次 D(空白) 浸膏得率,% 岩白菜素含量,mg/g 下烘干成干浸膏,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1 h,称定质量,计
1 1 1 1 1 11.84 3.203
2 1 2 2 2 16.54 2.985 算浸膏得率,研磨,过三号筛,备用。
3 1 3 3 3 20.23 2.963 2.4.2 正交试验优化醇沉工艺 在前期单因素考察的
4 2 1 2 3 18.56 3.116 基础上,以浸膏得率、岩白菜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选定药
5 2 2 3 1 19.95 3.195
6 2 3 1 2 15.91 3.122 液相对密度[A,g/mL(以生药量计)]、含醇量(B,%)、醇
7 3 1 3 2 20.35 3.149 沉时间(C,h)为考察因素 [21-22] ,采用L9 (3)表进行正交试
4
8 3 2 1 3 15.19 3.172
9 3 3 2 1 19.80 3.033 验。醇沉工艺因素与水平见表 6,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浸膏得率 x1 16.20 16.92 14.31 17.20 见表7,方差分析结果见表8。
18.14 17.22 18.30 17.60
x2 表6 醇沉工艺因素与水平
18.44 18.64 20.17 17.99
x3
R 2.245 1.728 5.861 0.795 Tab 6 Factors and levels of ethanol precipitation tech-
岩白菜素含量 x1 3.050 3.156 3.166 3.144 nology
3.144 3.117 3.045 3.085
x2
因素
3.118 3.039 3.102 3.084
x3 水平
R 0.094 0.117 0.121 0.060 A,g/mL B,% C,h D(空白)
1 0.5 60 12 1
由表 4、表 5 可见,以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各因素 2 1.0 70 24 2
影响作用大小排序为C>A>B,其中因素C对浸膏得率 3 1.5 80 36 3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8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8 ·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