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202008
P. 113

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9年3月。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                               2 结果
            由两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                          2.1 纳入文献基本信息及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并进行交叉核对,如有争议则通过讨论解决或交由第三                               初检得到相关文献543篇,其中中文文献159篇,英
        方进行判断。提取资料包括第一作者、发表年份、例数、                          文文献 384 篇;剔除重复发表的文献,阅读文题及摘要
        性别、年龄、病程、疗程、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等。采用改                         后,进一步阅读全文,最终纳入 19 篇文献                 [11,15-32] ,共计
        良 Jadad 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具体包括随机序列                       1 930 例患者,其中试验组 967 例,对照组 963 例。文献
        的产生是否恰当;是否随机化隐藏;是否使用盲法;是否                          筛选流程见图1;纳入文献基本信息见表1。
        描述撤出与退出理由;是否存在选择性偏倚或其他偏倚
                                                            检 索 Cochrane 图 书 馆 、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
                                                  [14]
        风险;0~3分为低质量文献,4~7分为高质量文献 。                          Embase、PubMed 等 数 据  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
                                                            库获得相关文献(n=384)   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库获得相关文献(n=159)
            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
                                                                                         剔除重复发表的文献(n=39)
        变量采用比值比(OR)及其 95%置信区间(CI)表示;连
                                                                     初筛获得文献(n=504)
        续型变量采用均数差(MD)及其 95%CI 表示。采用 Q                                                   排除研究类型不符的文献(n=484)
               2
                                     2
        检验和I 评价异质性。P>0.05、I ≤50%为存在统计学                               进一步获得文献(n=20)
        异质性的可能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                                                        排除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n=1)
        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最终纳入文献(n=19)
        采用描述性分析。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Begg和Egger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检验以评价发表偏倚,并对结果敏感性进行评价。P<                                  Fig 1 Flow chart of literature screening

                                               表1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Tab 1  Basic information of included studies
        第一作者及     例数    男性/女性,例   年龄(x±s),岁    病程(x±s),年                 干预措施                           Jadad
        发表年份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疗程,d 结局指标  评分
        黎汝2015 [11]  28  28  21/7  17/11  63.43±6.39 62.12±7.53 7.95±5.41  7.18±6.13 灯盏花素2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4  ①⑧  2
        胡章良2006 [15]  104  96  136/64  65±9      未报道     灯盏花素5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7  ①⑦  1
        郝春阳2007 [16]  48  52  30/18 32/20  61.5±10.5 63.5±11.5  未报道  灯盏花素5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7  ③⑤⑦  2
        陈菊屏2008 [17]  30  30  未报道  70.52±8.30 69.31±9.09  未报道  灯盏花素3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7  ③⑤⑦  1
        杜飞2014 [18]  30  30  39/21  40.24±8.08   未报道     灯盏花素4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4  ①②④⑤⑥⑧ 1
        钟乔英2015 [19]  32  32  28/4 26/6  76.47±9.70 79.31±5.73 24.35±4.90 25.12±5.60 灯盏花素2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0  ①  1
        张秀芬2015 [20]  100  100  62/38 61/39  55.4±6.7  64.8±7.9  11.1±0.8  12.3±1.8 灯盏花素4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4  ②④⑤⑥⑦  1
        张秀芬2016 [21]  43  43  16/27 26/17  未报道  10   11  灯盏花素4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4  ①  1
        张秀芬2015 [22]  100  100  61/39 65/35  56.7±6.5  62.4±9.0  11.4±0.8  12.1±1.2 灯盏花素4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4  ①  1
        张秀芬2015 [23]  100  100  未报道  未报道         未报道     灯盏花素4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4  ⑨⑩  1
        李辉2015 [24]  44  44  23/21 22/22  60.5±4.9  61.2±4.3  8.6±2.8  8.4±2.6 灯盏花素4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0  ①④⑤  1
        刘英平2016 [25]  25  25  16/9  13/12  未报道  10.0±1.1  10.3±0.8 灯盏花素4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4  ⑧  2
        刘英平2016 [26]  50  50  35/15 31/19  未报道  11.3±0.8  12.0±1.1 灯盏花素4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4  ①⑨⑩  2
        蒋红生2017 [27]  36  36  30/6 33/3  69.4±6.3  70.1±6.9  17.9±1.5  16.9±1.3 灯盏花素2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0  ①⑦  1
        杨胜利2018 [28]  48  48  39/9 40/8  63.02±2.14 61.12±2.02  7.01±0.38  7.24±0.65 灯盏花素4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0  ①⑦  2
        毕莹2011 [29]  39  39  23/16 26/13  66.7  65.2  11.5  12.8  灯盏花素4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5  ①③⑦  1
        文艳梅2016 [30]  39  39  21/18 20/19  43±5  13.3±2.5  12.9±2.7 灯盏花素4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4  ①②④⑤⑥⑦ 0
        史春雷2018 [31]  29  29  17/12 18/11  62.28±1.35 62.26±1.34  7.12±0.32  7.15±0.34 灯盏花素2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4  ①  0
        邹春杰2011 [32]  42  42  21/21 20/22  未报道   4~15    灯盏花素4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日+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  10  ①  1
        2.2 Meta分析结果                                       统计学异质性(P=0.81,I =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2
        2.2.1  总有效率     14 项研究   [11,15,18-19,21-22,24,26-32] 报道了总  Meta 分析,详见图 3。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
                                                2
        有效率,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99,I =0),采                     FEV1 显著高于对照组[MD=0.65,95%CI(0.57,0.72),
        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详见图2。Meta分析结                       P<0.000 01]。
        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                           2.2.3 FEV1%    3 项研究   [16-17,29] 报道了 FEV1%。Meta
        2.80,95%CI(1.96,4.01),P<0.000 01]。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试 验 组 患 者 FEV1%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2.2.2 FEV1 3 项研究    [18,20,30] 报道了 FEV1,各研究间无      组[MD=5.33,95%CI(0.31,10.35),P=0.04],详见表2。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8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8  ·999  ·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