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202004
P. 120
风湿热之邪为急性期(属中医湿热蕴肤型)发病的主要 肤型湿疹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分析)。但本研究纳
病机,脾虚致湿邪恋体为亚急性期(属中医脾虚湿蕴型) 入的样本量较小,且由于本文为经方辩证研究,因此仅
发病的主要病机,而慢性期(属中医血虚风燥型)则为病 纳入了中文文献。故本研究结论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
[1]
久阴血耗损、血虚风燥导致肌肤失养而为病 。 心、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抗组胺药分为第一代 H1受体拮抗药(氯苯那敏等) 参考文献
和第二代H1受体拮抗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 [ 1 ] 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2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等),此类药物具有镇静止痒的作用,可以有效阻断“瘙 2007:166-170.
痒→搔抓刺激→皮损加重→瘙痒→再搔抓”的恶性循 [ 2 ]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8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0]
[29]
环 ,但停药后易复发 。 2014:109-111.
[30]
龙胆泻肝汤出于《医方集解》 ,该方可使肝胆实火 [ 3 ] 雷鸣.清热止痒汤治疗湿疹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小鼠迟发
得以泻,下焦湿热得以清。方中龙胆草为君药,苦寒之 型变态反应的影响[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性可泻实火、清湿热;桅子、黄芩为臣药,可助君药除湿 [ 4 ] 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
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利湿清热,生地、当归滋养阴 版社,1975:10.
血,防苦寒之品伤肝耗阴,同为佐药;柴胡为引经药,甘 [ 5 ] 朱仁康.湿疹证治[J].中医杂志,1986,10(8):10-16.
草固护脾胃,共为使药;全方诸药针对湿、热二邪,在清 [ 6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
94[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7.
利之中配以滋养,清泻之中兼以补护,火热清降的同时,
[ 7 ]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
湿浊亦得以分清,可用于治疗湿热蕴肤型湿疹。除湿胃
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70-274.
[31]
苓汤出于《医部全录》 ,该方善于清泻脾肺二经湿热,
[ 8 ] JADAD AR,MOORE RA,CARROLL D,et al. Assessing
由平胃散与五苓散加减而成,共奏健脾燥湿之效。方中
the quality of report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is blind-
苍术可健脾、燥湿,应“治湿不理脾,非其治也”之说,厚
ing necessary?[J]. Control Clin Trials,1996,17(1):1-12.
朴相伍于苍术,可行气化湿使脾气得健,共为君药;陈皮
[ 9 ] 朱相贡.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内
芳香、醒脾和胃,泽泻、茯苓、猪苓三药淡渗利湿,白术通
蕴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5):881-
阳化水,滑石通淋,可利于湿邪的祛除,桅子可使三焦湿 883.
热得以清利,同为臣药;肉桂温脉通阳,使气血得以通 [10] 吴大华.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内
行,为佐药;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健脾通运, 蕴证)的临床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3):275.
以清利湿热,可用于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消风散出于 [11] 陈学林,鹿宇林,万秀.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急性湿疹疗
《医部全录》 ,该方在疏风清热除湿的同时,兼以养血 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28(4):40-41.
[31]
护阴。方中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为君药,同用以祛 [12] 高祁芳.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疹的临床价值体会[J].现
在表之风邪,疏风以止痒;苍术、石膏、知母、苦参可清 代养生,2016(8):194.
热,并以除肌表腠理之湿热,俱为臣药;佐当归、胡麻仁、 [13] 袁定贵.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
生地取其治风先治血,养血和血使血行而风自灭之效; 古中医药,2014,33(23):12.
同时防风药(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伤及阴血,甘草 [14] 段祖述.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急性湿疹 30 例[J].中国
和中调药为使;诸药同用,内清热而外透风,上疏风而下 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6):19-20.
利湿,可用于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 [15] 罗继红,覃倩倩.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慢性湿疹 40 例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 3 种不同证型患者的总有 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2):304-
305.
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经方辨证治疗湿疹的效果
[16] 王东风,于杰.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慢性湿疹的疗
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
效[J].智慧健康,2018,4(15):89-90.
经方辩证疗法与抗组胺药治疗的安全性相当。本研究
[17] 冯勇.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湿疹的效果研究[J].医
中试验组有部分患者在服用经方后出现胃肠道不适等
药前沿,2017,7(20):338-339.
症,嘱患者饭后温服,或汤剂减量服用,待胃肠道适应后
[18] 邢建军,杨光艳,段逸群.除湿胃苓汤加减方联合复方甘
症状均可消失;对照组有少数患者在服用抗组胺药后出
草酸苷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30例[J].中国中西医
现轻微嗜睡、头痛等症,但均可耐受。急性期湿疹以炎 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6):369-370.
症反应为主,龙胆泻肝汤加减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 [19] 苏婕.除湿胃苓汤联合针刺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
平,提示该方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而发挥治疗湿疹的作 的临床疗效观察[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
用(虽然脾虚湿蕴型、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的炎症因子 (1):75-78.
表达亦存在异常,但在临床治疗中关于这两种证型的研 [20] 周耀湘,吴洁贞,卢妙玲.除湿胃苓汤治疗亚急性湿疹60
究较少,且本研究也未检索到相关文献,故仅对湿热蕴 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12):102-103.
·494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4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