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2019年9月第30卷第18期
P. 73

bp)大小接近,表明成功获得目标重组质粒,详见图 1                          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最明显。重组蛋白对4种常见
        (注:重组表达质粒电泳图最上方条带是切下的载体片                            细菌 MIC 和 MBC 的测定结果见表 2(注:“无杀菌作用”
        段,下方条带是目的片段)。                                       是指各剂量组的细胞孔均有细菌生长)。
                                                            表1   重组蛋白对4种常见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x±±s,
                        2 000 bp
                        1 000 bp                                 n=3)
                        750 bp
                                                            Tab 1 Drug sensitivity test results degree of recombi-
                        500 bp
                                                                   nant protein to 4 kinds of common bacteria
                                                                  (x±±s,n=3)
                        250 bp
                                                            菌种                  抑菌圈直径,mm             敏感度
                                                            金黄色葡萄球菌               11.38±0.63          中度
                                                            绿脓杆菌                   6.04±0.26          低度
                                                            大肠杆菌                   7.52±0.55          低度
                        100 bp
                                                            鼠伤寒沙门氏菌                4.01±0.74          低度
                               M   1
            注:M. DNA Marker;1.经BamH I和Xho I双酶切的重组质粒         表 2  重组蛋白对 4 种常见细菌 MIC 和 MBC 的测定结
            Note:M.DNA Marker;1. recombinant plasmid digested by BamH I
                                                                 果(x±±s,n=3,mg/mL)
        and Xho I                                           Tab 2 Determination results MIC and MBC of recom-
        图 1 pET32a(+)-GBA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电泳图                              binant protein to 4 kinds of common bacteria
        Fig 1 Double enzyme digestion identification electro-
               phoresis of pET32a(+)- GBA recombinant plas-       (x±±s,n=3,mg/mL)
                                                            菌种                   MIC              MBC
               mid
                                                            金黄色葡萄球菌           50.00±5.00       138.33±12.58
        3.2  重组蛋白的鉴定结果                                      绿脓杆菌             201.67±7.64 *         -
            所得重组蛋白(包涵体蛋白形式)经 SDS-PAGE 电                     大肠杆菌             121.67±10.41 *        -
                                                            鼠伤寒沙门氏菌          245.00±5.00 *         -
        泳和 Western blotting 法分析其表达蛋白和转膜回收蛋
                                                               注: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比较,P<0.05;“-”表示无杀菌作用
                                                                                  *
        白后显示,在近35 kDa处均出现一条明显的条带(见图2
                                                               Note:vs. Staphylococcus aureus, P<0.05;“-”means no steriliza-
                                                                                      *
        箭头处),与预期基因序列表达蛋白分子量(14.5 kDa)和                      tion effect
        pET32a 上标签表达蛋白的分子量(17 kDa)之和(约 32                   3.5  重组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小鼠死亡的影响
        kDa)接近,表明成功获得目标重组蛋白,详见图2。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菌对照组小鼠死亡率显著升
                    116.0 kDa                               高,达到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细菌对
                     66.2 kDa
                                                            照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和重组蛋白高剂量组小鼠死亡率
                     45.0 kDa                               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组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组蛋白中、低剂量
                     35.0 kDa
                                                            组小鼠死亡率与细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5.0 kDa                              (P>0.05)。各组小鼠死亡率比较见表3。
                                                                     表3   各组小鼠死亡率比较(n=10)
                     18.4 kDa
                                                            Tab 3 Comparison of mortality of mice in each group
                     14.4 kDa
                                                                  (n=10)
                            M   1      2
            注:M.蛋白 Marker;1.表达蛋白(SDS-PAGE 法获得);2.转膜回收       组别              剂量,g/kg     死亡例数,只      死亡率,%
        蛋白(Western blotting法获得)                             空白对照组                           0         0
            Note:M. protein marker;1. expressed protein(by SDS-PAGE);2.  细菌对照组             10        100 **
        recovered protein by transfer membrane(by Western blotting)  阳性药物组    0.98          4         40 #
                     图2 目的蛋白鉴定电泳图                           重组蛋白低剂量组          2.0           9         90
                                                            重组蛋白中剂量组          4.0           8         80
        Fig 2 Electrophoresis of purpose protein identifica-
                                                            重组蛋白高剂量组          8.0           5         50 #
               tion
                                                                               **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1;与细菌对照组比较,P<0.05
                                                                                                     #
        3.3 重组蛋白对4种常见细菌的药物敏感度检测结果                              Note:vs. blank control group, * * P<0.01;vs. bacteria control
            重组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中度敏感,对大肠杆                          group,P<0.05
                                                                 #
        菌、绿脓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为低度敏感。重组蛋                            4 讨论
        白对4种常见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见表1。                                     在我国,银杏的药用价值早有记载。明代李时珍的
        3.4  重组蛋白对4种常见细菌的MIC和MBC测定结果                       《本草纲目》中载银杏有:“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
            重组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MIC 值显著低于其                        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之效。清代张璐璐的
        他 3 种细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其对金                     《本经逢源》中载银杏果,又称白果,有降痰、清毒、杀虫


        ·2516  ·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8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8期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