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2019年9月第30卷第17期
P. 98

报告显示,E. coli分离率占到总检出菌的19.47%,居第1                   q8 h”,提示ICU的医师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时可缩短
        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E. coli检出率总体呈                   给药间隔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头孢哌酮舒巴坦仅
        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7.2% 上升到2014的 55.4%,不同                 有“3.0 g,q8 h”方案的 CFR 大于 90%,提示头孢哌酮舒
        科室中 ICU 分离株的 ESBL 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科                      巴坦作为治疗药物时可供选择的初始给药方案较少,常
          [14]
        室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告的2015年数据显示,革                         规的给药方案“2.0 g,q8 h”治疗 E. coli 感染成功几率偏
                                                                                                     [20]
        兰氏阴性菌中 E. coli 检出 510 140 株(占 29.9%),检出            低,分析原因可能与其对 E. coli 敏感率较低有关 。故
                  [15]
        率居第一位 。细菌耐药的迅速变迁、新抗菌药物研发                           可以推测随着头孢哌酮舒巴坦对 E. coli 敏感率逐年降
        的严重滞后,PK/PD理论的临床应用成为发挥现有抗菌                         低,选择联合用药或成为其治疗 E. coli 感染的较佳选
        药物治疗潜力的最可靠策略之一,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                          择。美罗培南给药方案“0.5 g,q12 h”“1.0 g,q12 h”的
        美国胸科协会(IDSA/ATS)于 2016 年联合发布的指南                    CFR均小于90%,提示上述给药方案不适作为临床初始
        中强调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                            经验给药方案,而临床用药过程中美罗培南“1.0,q12 h”
        疗,医师应根据抗菌药物的 PK/PD 来制订给药方案,而                       是常规给药方案,在 ICU中可能存在临床疗效不佳的情
                             [16]
        不应按药品说明书用药 。我国学者对这种说法虽不                            况,提示临床医师需及时评价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当
        完全认同,但却足以提示了PK/PD模型在指导抗菌药物                         疗效不佳时及时做出调整。美罗培南给药方案“0.5 g,
                        [17]
        临床治疗的重要性 。                                         q8 h”“1.0 g,q8 h”的 CFR 均大于 90%,可以作为 ICU 治
            给药方案的制订是ICU医师常面临的棘手问题:使                        疗 E. coli 感染的初始给药方案。对于浓度依赖性抗菌
        用抗菌药物治疗危重症严重感染患者的同时,又要尽                            药物阿米卡星除给药方案“0.2 g,q24 h”的 CFR 小于
        量减少其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传播。而延误 ICU 中抗菌                         90%外,其余给药方案的 CFR 均大于 90%,常规给药方
        药物的合理选用(即基于体外化验检测,选用针对病原                           案阿米卡星“0.4 g,q24 h”提示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菌敏感的药物)与在院患者死亡率的增加息息相关。                            从药物经济学上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日用药量越少
        Kumar A 等 研究表明在 ICU 中,低血压发生后,1 h 内                 越经济,故可推荐头孢哌酮舒巴坦的“3.0 g,q8 h”、哌拉
                  [18]
        接受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者,其存活率为 79.9%;接受有                        西林他唑巴坦的“2.25 g,q6 h”、美罗培南的“0.5 g,q8 h”
        效抗菌药物每延误 1 h,存活率将平均降低 7.6%。由此                      和阿米卡星的“0.4 g,q24 h”可作为ICU治疗E. coli感染
        可见,除了正确的感染病原菌诊断外,恰当的初始抗感                           的初始治疗方案。上述给药方案均在中国产 ESBLs 肠
        染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近年来,以蒙特卡洛模拟法与                            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推荐药物给药剂量
        PK/PD相结合的模式,使合理制订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有                         范围内 。此外,共识中还指出对于产ESBLs肠杆菌科
                                                                  [21]
        了突破性进展,该模式为抗菌药物提高个体化临床疗效                           细菌(E. coli)感染的抗菌治疗:重症感染(重症脓毒症或
                                        [19]
        和优化群体初始给药方案提供了参考 。                                 脓毒性休克)患者首选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
            本研究提取了 2016 年 CHINET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                  胺酶抑制剂合剂作为轻、中度感染患者的主要选择,而
        报告中标示为 ICU 病区 E. coli 的耐药相关数据,按照                   氨基糖苷类可作为重症感染的联合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版》对细菌耐药率超                             综上所述,对发生于ICU中的感染,如考虑为E. coli
        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的原则,选取耐药                          感染时,本研究中9种CFR均大于90%的哌拉西林他唑
        率低于40%,且临床使用率较高的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                          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以及阿米卡星给药方
        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作为研                           案均可作为初始药物选择,临床还需定期结合耐药监测
        究对象。                                               结果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及时调整初始抗感染治疗药
        3.2  蒙特卡洛模拟法模拟结果对抗菌药物临床实践的                         物的推荐及治疗方案。
        指导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的数据是基于CHINET 2016
            本研究结果可见,对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哌拉西                         年发布的连续 10 年(2005-2014 年)间 ICU 中 E. coli 耐
        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其治疗效果与                          药监测的报告,事实上细菌耐药变迁对各抗菌药物给药
        PK/PD的目标参数T>MIC (抗菌药物浓度超过MIC的持续                    方案制订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再者,所有模拟的给药
        时间)密切相关。在相同或相近的给药剂量下,缩短给                           方案其PK来源均基于患者正常的肾、肝功能。因此,在
        药间隔,增加给药次数,可更好地提高药物临床疗效。                           临床初始给药方案制订实践中,需对患者多重耐药菌情
                                                                                                  [4]
        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 g,q6 h”的CFR为94.71%,而                况进行主动筛查,对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实际中
        方案“2.25 g,q8 h”的 CFR 为 89.30%。表明针对哌拉西              要充分考虑当地医院ICU病区中E. coli的耐药情况、患
        林他唑巴坦,“2.25 g,q6 h”的给药方案优于“2.25 g,                 者感染的部位、抗菌药物在感染组织中能达到的浓度、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7  ·2397  ·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