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2019年9月第30卷第17期
P. 96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是医院革兰氏          对 E. coli 作用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分布频率,结果
        阴性杆菌中分离率较高的机会致病菌,主要引起泌尿系                           表 2。
        统、呼吸道、腹腔、皮肤软组织及血流感染,临床表现为                          表1 E. coli对所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介率、敏感率
                                       [1]
        迁延性和难治性,并且易呈多重耐药 。危重症感染、感                                结果
        染性休克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int,ICU)             Tab 1 Results of resistance rate, intermediate rate
        医师常面临的难题,病死率高达 20%~30%,有效的抗                                and sensitivity rate of E. coli to selective anti-
        菌药物应用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关键 。然而,抗菌药                                   bacterial drugs
                                         [2]
        物初始给药方案的不足量、给药间隔的不优化,往往容                           抗菌药物          菌株数      耐药率,%      中介率,%   敏感率,%
        易造成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下降,从而导致医师频繁更                           头孢哌酮舒巴坦        5 298    11.40      23.70   64.90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5 298     8.60      9.80    81.60
        换给药方案、耐药菌株的广泛出现以及医疗成本的增
                                                           美罗培南           5 298     3.40      1.80    94.80
        加。较为遗憾的是,目前对于抗菌药物初始给药方案的                           阿米卡星           5 298     8.40      3.20    88.40
        制订,临床医师多凭药品说明书采用一个折中的剂量,                             表2 抗菌药物对E. coli的MIC值的分布频率(%%)
        或凭经验、知识背景而定,缺乏可以遵循的数理统计学                           Tab 2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MIC of antibiotics to
        等科学依据。另外,作为ICU中检出率最高的E. coli,国                            E. coli(%%)
        内外优化治疗的研究也是大多基于耐药分析基础上的                                     菌株                MIC,μg/mL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选择,对于其具体初始给药方案的制订报道较                                     数 0.03 0.06 0.125 0.25 0.5  1  2  4  8  16  32  64 128
                                                           头孢哌酮舒巴坦  5 298 6.49 6.49 6.49 6.49 6.49 6.49 6.49 6.49 6.49 6.49 23.70 11.40
        少 [3-4] 。PK/PD 模型是指将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5 298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8.16 4.90 4.90 8.60
        PK)与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结合的研究模                 美罗培南     5 298 13.54 13.54 13.54 13.54 13.54 13.54 13.56 1.80 3.40
        型,其可动态反映药物在体内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                           阿米卡星     5 298 8.84 8.84 8.84 8.84 8.84 8.84 8.84 8.84 8.84 8.84 3.20 8.40
        系。蒙特卡洛模拟法是一种基于“随机数”的计算方法,                          2.2  给药方案
                                                                                                  [6]
        其基本原理是从不同变量的函数分布中随机抽样,并代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实用抗感染治疗学》 中的剂型
        入数据模型,以获得研究问题的近似解。PK/PD模型结                         规格、给药频次指导建议及安全治疗剂量的范围,确定
                                                     [5]
        合蒙特卡洛模拟法可以找出抗菌药物最佳给药方案 。                           了4种抗菌药物,各4种模拟给药方案,共16种模拟给药
        该方法在没有临床转归研究的情况下,可为临床医师针                           方案,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2.0 g,q8 h”“2.0 g,q12 h”
        对患者感染的病原菌或感染疾病的类型提供高临床成                           “3.0 g,q8 h”“3.0 g,q12 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
        功率的给药方案。                                           g,q8 h”“2.25 g,q6 h”“3.375 g,q8 h”“3.375 g,q6 h”)、美
            本研究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通过模拟抗菌药物治                          罗培南(“0.5 g,q8 h”“0.5 g,q12 h”“1.0 g,q8 h”“1.0 g,
        疗ICU中E. coli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制订初始给药方                      q12 h”)、阿米卡星(“0.2 g,q24 h”“0.4 g,q24 h”“0.6 g,
        案,以期为临床医师合理制订初始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q24 h”“0.8 g,q24 h”)。
        1 资料收集                                             2.3  抗菌药物PK/PD模型
            根据 2016 年 CHINET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发布的                  2.3.1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对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E. coli耐药监测报告,收集全国19所三级甲等医院标示                      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美罗培南,其
                                                                                              [7]
        为ICU病区临床分离的E. coli 5 298株,选取对E. coli耐              PK/PD指数为%fT>MIC,计算方法为公式1 。
        药率(R)低于40%且临床实际工作中使用率较高的抗菌                             公式 1:%fT>MIC=ln(Dose×f×Vd    - 1 ×MIC )×t1/2 ×
                                                                                                   - 1
                                                                -1
                                                                   -1
        药物为研究对象,收集 E. coli 对所选抗菌药物的耐药                      0.693 ×τ ×100%
        率、中介率、敏感率等数据。结果显示,共选取4种抗菌                              式中,%fT>MIC为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超过 MIC 的
        药物,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                          时间占整个给药间隔的百分率,Dose为24 h给药剂量,f
        培南、阿米卡星,E. coli对其的耐药率、中介率、敏感率结                     为游离药物百分数(f=1-PBs,PBs 为药物的血浆蛋白
        果见表1。                                              结合率),Vd为表观分布容积[对一室模型进行模拟,β消
        2 方法与结果                                            除阶段的Vd作为一室模型Vd的估计(Vd=CL×t1/2β/0.693,
        2.1 抗菌药物对E. coli作用的MIC分布                           CL为药物消除率)],t1/2 为药物半衰期,τ为给药间隔。
            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               2.3.2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对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制订的抗微生物药物敏        阿米卡星,其 PK/PD 指标为 fcmax/MIC,即游离药物的血
        感试验执行标准(2016版),按照离散均匀分布计算头孢                        药峰浓度与MIC的比值 。
                                                                                [7]
        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阿米卡星                           2.4 抗菌药物的PK参数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7  ·2395  ·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