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2019年9月第30卷第17期
P. 142
糖尿病,中医学称之为“消渴”,《黄帝内经》是最早 及多糖类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芩活性成分具
[19]
[1]
记载“消渴”这一病名 。消渴病可分为脾瘅期(即糖尿 有解热、抗炎、抗微生物、抗肿瘤、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
病前期)、消渴期(即糖尿病发病期)、消瘅期(即糖尿病 用 。黄芩中黄芩素可通过下调血糖、尿素氮(BUN)、
[20]
[2]
并发症期) 。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咨询委员会根 血清中血肌酐(Scr)、血脂及 24 h 尿蛋白、血管紧张素
据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1型糖尿病(T1DM)、2 Ⅱ(Ang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改善
型糖尿病(T2DM)、妊娠糖尿病(GDM)、特异型糖尿 T2DM 。黄芩苷能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
[21]
[4]
[3]
病(SDM)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统计 ,到2040 型小鼠和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年,全球将会有 6.42 亿人患有糖尿病,而中国糖尿病患 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模型小鼠的血糖升高和血脂紊乱,
[22]
[23]
者将达到1.51亿,其中T2DM的发病率较高。糖尿病是 并能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异常 。周元等 采用超
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长期慢性高血糖 MS)的技术研究了黄芩用于 T2DM 模型大鼠后的粪便
可导致多种组织损伤、器官功能障碍,使患者生活质量 代谢组学,发现黄芩给药后对T2DM模型大鼠的鞘脂类
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 。目前T2DM的发病机制 代谢及脂肪酸代谢具有调节作用,同时对三羟基三甲基
[5]
尚未明确,但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损伤、脂代 吲哚酮、白三烯 E4、亮氨酰脯氨酸和雌二醇的含量具有
谢紊乱等密切相关 [6-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 调节作用,并且,黄芩对大鼠体质量的减少和空腹血糖
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T2DM尤为突出,有 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研究显示糖尿病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引发心脏病发作、中 1.3 黄连治疗T2DM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
风、心力衰竭等不良疾病 [8-11] 。黄芩-黄连配伍治疗消渴 黄连主要的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多糖、黄酮、木脂
[24]
病已有上千年历史,最早见于《伤寒论》中,相关研究证 素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连具有降血糖、抗菌、
[12]
实,两药配伍可用于治疗脾虚胃热型T2DM ,但药效作 抗炎、抗肿瘤、调血脂、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黄连中小
[25]
用机制不太明确。基于此,笔者以“黄芩-黄连”“2 型糖 檗碱可活化肝脏和肌肉细胞内胰岛素受体基因的表达,
尿病”“Scutellariae radix and coptidis rhizoma”“Type 2 di- 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 ,还可提高糖尿病大鼠血清和
[26]
abetes mellitus(T2DM)”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8年1 肠道内胰高糖素样肽1(GLP1)水平、血清胰岛素及胰岛
[27]
月-2019 年 1 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 B 细胞的数量 ,从而间接降低血糖浓度。黄连素可通
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的相 过改善胰岛素的功能、调节脂代谢、抑制线粒体的功能、
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10篇,其中有效文献 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调节糖脂
55 篇。现就黄芩-黄连配伍治疗 T2DM 的理论依据、作 代谢靶器官转录因子和抑制还原酶的活性等途径治疗
[28]
用机制及其中药复方的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 T2DM 。
黄芩-黄连配伍治疗T2DM提供理论依据。 1.4 黄芩-黄连配伍较二者单用治疗T2DM的优势
1 黄芩、黄连治疗T2DM的理论依据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芩-黄连配伍使用在治疗
1.1 黄芩、黄连治疗T2DM的中医理论 T2DM 方面明显优于二者单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
黄 芩 为 唇 形 科 植 物 黄 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术对黄芩和黄连共煎物进行检测,并与黄芩、黄连单味
Georgi)的干燥根,性寒、味苦,归肺、胆、脾、大肠、小肠 药水煎物进行对比,发现小檗碱和黄芩苷在共煎物中的
[29]
[30]
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 ,黄芩 含量比单味药水煎物显著提高 。崔祥等 建立T2DM
[13]
[14]
苦寒主降,能使少阳邪热内消,清半里之邪 。黄连为 模型大鼠,根据多指标综合指数,对空腹血糖、三酰甘
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 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
或云连的干燥根茎,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肝、胆、大 素和游离脂肪酸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不同配伍比例的
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两药都是苦 黄芩-黄连水提液对模型大鼠的总改善糖脂代谢值。结
[15]
寒之品,是临床上常用的清热药,黄芩清肺热,偏治上 果表明,黄芩-黄连配伍比例在 3 ∶ 2~1 ∶ 3 具有显著的协
焦,黄连清胃热,偏治中焦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糖尿 同作用,且配伍比例为 1 ∶ 1 时的协同效应较强。Cui X
[16]
[31]
病的核心病理机制是中满内热,表现为脾虚胃热,属虚 等 通过 AMPK/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I3K)/蛋白激酶 B
实夹杂证 。徐君 从《千金要方》等9部历代公认有代 (Akt)信号通路改善T2DM模型大鼠葡萄糖和脂代谢实
[17]
[18]
表性的经典医著中,归纳了 200 余味治疗糖尿病的常见 验发现,黄芩-黄连水提液组较黄芩、黄连单味药组效果
中药,按用药频率高低排序,黄芩-黄连药对是中医治疗 改善显著。
糖尿病的最常用药对。 2 黄芩-黄连配伍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
1.2 黄芩治疗T2DM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 2.1 改善胰岛素抵抗
黄芩主要的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黄酮苷类、萜类 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7 ·24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