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2019年2月第30卷第4期
P. 130

先在体循环的血液中释放部分药物,然后到达靶器官或                           透析袋常用材质主要有再生纤维素、纤维素酯和聚偏二
                                              [8]
        靶组织后在该器官或组织的环境下释放药物 。但有的                           氟乙烯。目前,美国Spectrum公司开发了一系列不同容
        靶向纳米给药系统要求在第一步过程中不释放药物,而                           积、不同截留分子量的商业透析装置,使透析法测定药
        直接在靶器官或靶组织释放药物。纳米给药系统中药                            物的体外释放度更加便捷、精确。
        物释放的条件(体液的体积、pH、温度等)可随释放过程                             正相透析法是将载有药物的纳米给药系统混悬液
        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内                           放入一定截留分子量的透析袋中,透析袋的体积一般为
        释放的过程及环境更为复杂,体外模拟体内释放有较大                           1~10 mL。将透析袋置于较大体积的释放介质中(漏槽
        难度。                                                条件,体积一般为30~100 mL)搅拌或者翻转,然后在一
        1.3 在体内易受到各种蛋白的影响                                  定的时间间隔取出一定体积溶液以测定药物释放度。
            进入体内循环的纳米粒,尤其是疏水性纳米粒,更                         由于透析袋内外存在浓度差,使得透析袋内的药物逐渐
        易吸附体内蛋白,并与蛋白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在粒子                           扩散到释放介质中,从而得出药物释放量随时间变化的
                               [9]
        的表面形成纳米粒-蛋白冠 。目前有研究表明,纳米粒                          规律;同时,为了更好地模拟体内环境,往往需要振荡、
        吸附蛋白冠后改变了纳米粒原有的粒径、分散性及表面
                                                           搅拌或旋转使释放介质处于动态的过程。该方法有利
        电荷,影响了纳米粒的细胞吞噬、体内循环时间、药物的
                                                           于透析膜外释放介质的交换,可避免样品处理过程中纳
              [10]
        释放等 。当纳米粒外周形成蛋白冠后,药物的释放速
                                                           米给药系统微粒的损失和释放介质 pH 的改变等。
        度可能会显著减慢。有文献报道,多孔纳米硅纳米粒形
                                                               然而有文献报道,正相透析法中透析袋内的游离药
        成蛋白冠后,引入聚乙二醇(PEG)基团可影响药物的释
                                                           物难以满足漏槽条件,使药物的释放受到了相应的影
        放,模型药物多柔比星在没有PEG基团时其纳米二氧化
                                                              [21]
                                                           响 ,因此需要采用反相透析法测定纳米给药系统中药
        硅纳米粒的释放速度比具有 PEG 基团的纳米粒释放速
                                                           物的体外释放度。反相透析法是指将纳米给药系统药
            [11]
        度快 。但由于对纳米粒-蛋白冠的研究不够深入,其如
                                                           物置于透析袋外的释放介质中,使药物充分处于漏槽条
        何影响药物的释放、有什么样的规律以及如何影响体内
                                                           件并在透析袋外释放,然后扩散到透析袋中,再从透析
        外释放行为等尚不得而知           [11-12] 。                    袋内取出一定体积溶液以测定体外释放度。Wang JX
        1.4  其他影响
                                                             [22]
                                                           等 采用反相透析法,以含有0.3%胰酶的磷酸盐缓冲液
            影响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的因素
                                                           (PBS,pH 7.4)为释放介质,在 37 ℃的温度下测定了载
                                   [13]
        还有纳米载体材料的自身降解 。如果载体材料自身
                                                           药脂质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度。
        降解,药物的释放不再仅仅是药物从载体中的扩散释
                                                               也有文献报道采用综合透析法进行纳米给药系统
        放,还包括载体材料溶蚀对释放度的影响。有时,有的
                                                           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综合透析法是指透析法
                                                                                  [23]
        纳米给药系统药物在循环中并不需要释放 ,而是直接
                                             [14]
                                                           结合转篮法、桨法测定释放度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将
        被靶细胞吸收发挥疗效,这也给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释
        放的测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转篮法中的“篮”替换为密封的透析膜,或者将一定孔隙
            通过模拟体内药物环境,体外实验才可以很好地预                         的透析袋系在桨或篮上,并将纳米给药系统药物置于透
        测药物的体内行为。因此,在未来体外释放度测定中应                           析袋中,然后每隔一定时间于溶出杯中取出相应的药物
        充分考虑纳米给药系统体内行为的复杂性,尤其是纳米                           释放溶液以测定体外释放度。
        粒-蛋白冠等的影响,将有助于建立测定体外释放度的                               虽然透析法简单易行,透析膜的存在能较好地分离
        标准。                                                游离药物及纳米给药系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
        2  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的主要                             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存在透析膜孔隙大小不适合导致释
        方法                                                 放时间延迟、释放的药物逆载入透析袋、药物在透析膜
            为了确保纳米给药系统的安全使用,测定纳米给药                         层发生沉积以及方法重复性差等问题。Abdel-Mottaleb
                                                                 [18]
        系统中药物的体外释放度,并观察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                           MM 等 在文献中报道了采用透析法测定药物的释放,
        体外释放行为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测定纳米给药系统                           认为透析膜孔隙大小应该大于纳米给药系统的粒径,而
                                                                                             [20]
        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的主要方法有透析法、离心法、流通                           且应大于药物分子的100倍。Modi S等 建立了数学公
        池法、凝胶法等。                                           式来阐述药物的释放速率及药物与透析膜相互作用的
        2.1 透析法                                            关系,旨在减少药物逆载入透析袋的现象。
            透析法是测定纳米给药系统药物体外释放度最常                          2.2 离心法
        见的方法。据统计,在90篇测定纳米给药系统药物释放                              离心法是一种根据粒子与游离药物比重、所受到的
                                    [15]
        度的文献中,有 40 篇采用透析法 ;主要包括正相透析                        离心力、沉降速度的不同来实现分离,然后通过测定上
        法 [16-17] 、反相透析法 [16-17] 和综合透析法   [18-20] 。透析法主    清液中游离药物的浓度来测定药物不同时间点释放度
        要使用透析袋或者透析装置来测定药物的体外释放度,                           的方法,可分为低速离心法和高速离心法等。离心法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4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4  ·549  ·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