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2019年2月第30卷第4期
P. 131
中,纳米粒与释放介质充分接触药物,而不受透析膜的 头孢呋辛酯纳米粒,并比较了4种释放方法(桨法、转篮
阻滞和渗透压等的影响,因此该方法已广泛用于纳米给 法、流通池法和透析法)测定药物的释放行为,结果显示
[5]
[23]
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Amoozgar Z等 将 通过流通池法中检测到了药物的突释,表明该方法适合
紫杉醇纳米粒与1 mL PBS混匀并密封于1.5 mL离心管 测定纳米粒中药物的释放。
中,在 37 ℃恒温箱旋转一定时间,取出,以 10 000 r/min 2.4 其他方法
离心 10 min,取 0.9 mL 上清液测定游离药物释放度;沉 2.4.1 凝胶法 凝胶法是指将纳米粒子均匀混悬于水
积物加入新鲜0.9 mL释放介质,重新混悬后继续测定不 凝胶中,待水凝胶溶胀后形成大小均匀的孔隙,纳米粒
同时间点的累积释放度。为了补充计算纳米粒的损失 在药物释放时通过水凝胶孔隙扩散到释放介质中,在一
率,将一定量的纳米粒稀释为不同的浓度,在激光粒径 定的时间间隔取出一定量的释放介质,以测定药物体外
仪上测定并建立纳米粒的个数标准曲线;每次离心取样 释放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凝胶
后,测定离心后上清液保留的粒子数,通过标准曲线计 材料对某些药物并未产生吸附作用,因此对于某些特殊
算纳米粒的浓度,最后得到粒子损失率。 药物,可应用该方法测定药物的体外释放度。Sun B等 [28]
虽然离心法中释放介质可充分接触药物,没有受透 将脂质体包埋于琼脂糖凝胶测定释放度。该方法是将
析膜的影响,较适用于小样品量的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 紫杉醇纳米晶包埋于10%的PEG水凝胶中,将悬浮液在
[24]
释放度的测定,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1)测定过程中, 紫外线(365 nm)照射下使凝胶交联 10 min,然后加入 1
往往不能完全收集纳米粒,常造成纳米粒的损失。尤其 mL 含聚山梨酯的 PBS 释放介质,并于 37 ℃振动孵育。
对于一些密度较低的粒子如纳米脂质体,即使增加转速 在设置的时间点,取出整个释放介质,并另用1 mL新鲜
到一定程度也不能沉积所有粒子。这样会影响下一个 释放介质荡洗凝胶表面;将 2 mL 释放介质合并后测定
时间间隔药物释放度测定的准确性,以致累积释放度也 释放度,最后将 1 mL 新鲜 PBS 释放介质加入到基质中
不准确。(2)离心法由于使用了较大离心力,会产生热能 以进一步测定释放度。笔者认为形成的大小均匀孔隙
而造成纳米粒在容器底部的聚集结块,要使纳米粒重新 的凝胶介质在释放过程中并不会降解,而且可有效地克
分散测定释放度较为困难。采用短时间、低温(4 ℃)离 服透析法和离心法的局限性。
心纳米给药系统以及超声重新分散等方法可以降低温 2.4.2 加压超滤法 加压超滤法是使用高压装置和透
度及压力对纳米粒的影响。(3)离心力的作用还可能会 析膜分离来测定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释放的一种方
造成一些纳米粒原有结构的破坏,从而影响纳米粒中药 法。Boyd BJ [29] 比较了采用加压超滤法测定脂溶性药物
物的释放。 Diazepam纳米立方液晶的体外释放度,认为加压超滤法
2.3 流通池法 测定药物的体外释放度优于透析法,避免了透析法由于
流通池法是指采用恒定流速的释放介质长时间持 透析袋的阻滞作用而使释放滞后的现象,并认为加压超
续循环接触纳米给药系统药物,然后在一定时间内通过 滤法可作为一种常规方法推广到其他纳米给药系统药
[30]
仪器检测释放介质中药物释放度的方法。该法主要依 物。Wallace SJ 等 比较了透析法、离心法和加压透析
赖仪器设备来进行取样。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泵的压力 法测定纳米脂质体中药物多黏菌素的释放度,结果显示
从储液泵中抽取释放介质,循环通过样品池。释放介质 采用离心法时上清液中脂质体保留较多,达到2.9%;而
通过流通池后使用自动取样装置按时间点进行取样,对 采用常压透析法时由于药物不能很好地从透析膜中扩
取得的药物溶液可在线测定其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 散出来,在测定药物释放度时则出现药物缓慢释放现
时大量的新鲜释放介质不断地经过被测样品,使样品随 象,最后研究者认为加压透析法更适合测定纳米给药系
时与新鲜释放介质接触,从而使样品药物的释放一直保 统中药物的体外释放度。
持在适宜的漏槽条件,因此该方法适合溶解度非常小的 2.4.3 扩散池法 扩散池法是指采用扩散池装置,使用
药物。该方法可动态测定药物的释放,能自动调节药物 透析膜来测定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的一种
的释放介质,因此能较好地模拟体内环境,满足释放漏 方法。Franz扩散池、Valia-Chien水平扩散池和流通扩散
槽条件。但其局限是所需的释放介质较多,药物检测时 池常被用来测定纳米给药系统的药物体外释放度。测
的浓度较低,往往需要灵敏度很高的定量检测设备;测 定时,样品池中放置纳米给药系统混悬液,接收池为释
定释放的设备较为复杂、成本也较高;难以获得稳定流 放介质储存处,在不同时间点于接收池内取样测定释放
[25]
速;易受流通池中膜或者玻璃珠的影响 。 度,并同时补充新鲜释放介质。Orasugh JT 等 使用
[31]
相比透析法和离心法,流通池法较少被文献报道。 Franz扩散池和醋酸纤维素膜测定酮咯酸氨丁三醇从纳
Sievens-Figueroa L 等 制备了灰黄霉素纳米混悬液,并 米复合材料中的释放度,结果显示在 8 h 内药物累积释
[26]
[32]
比较了转篮法和流通池法测定该制剂体外释放度的差 放了80%。同样,Andreani T等 采用Franz扩散池法测
别,结果显示流通池法优于转篮法。Heng D等 制备了 定 PEG 包覆的二氧化硅纳米粒给药系统中胰岛素的体
[27]
·550 ·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4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