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中国药房》2025年7期
P. 76

2.4 血清中IgE、HIS及炎症因子水平检测                            (4.83±0.51)、(2.17±0.23)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
              鼻炎症状评分结束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大                          QUE-H组较QUE-L组变化更明显(P<0.05);与QUE-H
          鼠后取腹主动脉血,取部分血样离心收集上清液,然后                            组 比 较 ,QUE-H+LPS 组 大 鼠 鼻 炎 症 状 评 分 [(4.25±
          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检测血清中IgE、HIS、IL-                     0.44)分]显著升高(P<0.05)。
          17、IL-10水平。                                         3.2 槲皮素对AR大鼠血清中IgE、HIS水平的影响
          2.5 全血中免疫细胞比例检测                                         与 Control 组比较,AR 组大鼠血清中 IgE、HIS 水平
              取“2.4”项下剩余腹主动脉血,并分离全血中的淋巴                       均显著升高(P<0.05);与AR组比较,QUE-L组、QUE-H
          细胞,加入佛波酯、离子霉素、莫能菌素刺激,然后分别                           组大鼠血清中 IgE、HIS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
                                        +
                       +
                                                  +
                  +
                                             +
                                  +
                            +
          加入 CD3 CD4 CD25 Foxp3 及 CD3 CD4 IL-17 抗体(稀          QUE-H组较QUE-L组变化更明显(P<0.05);与QUE-H
          释比例均为 1∶1 00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中                         组比较,QUE-H+LPS 组大鼠血清中 IgE、HIS 水平均显
          Treg、Th17比例,并计算Th17/Treg比值。                         著升高(P<0.05)。结果见表1。
          2.6 鼻黏膜组织病理观察                                       表1 各组大鼠血清中IgE、HIS水平比较(x±s,n=12)
              取血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并取鼻黏膜组织。各组                          组别                    IgE/(U/mL)     HIS/(ng/mL)
          任选6只大鼠的鼻黏膜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                           Control组              1.75±0.18      15.34±1.62
                                                              AR组                   4.28±0.45 a    39.62±4.08 a
          制备石蜡切片,脱蜡至水后进行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
                                                              QUE-L组                3.16±0.33 b    28.07±2.95 b
                                            [9]
          观察切片并进行病理学评分。评分标准 :0分——上皮                           QUE-H组                1.91±0.20 bc   16.25±1.73 bc
          正常,纤毛完整,少量杯状细胞;1分——杯状细胞增多,                          QUE-H+LPS组            3.02±0.31 d    26.79±2.86 d
          可见少量炎症细胞;2 分——纤毛倒伏不整齐、偶见脱                              a:与Control组比较,P<0.05;b:与AR组比较,P<0.05;c:与QUE-
                                                              L组比较,P<0.05;d:与QUE-H组比较,P<0.05。
          落,杯状细胞密布,炎症细胞增多;3分——上皮层破坏、
                                                              3.3 槲皮素对AR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结构紊乱,纤毛大量脱落,杯状细胞密布,炎症细胞大量
                                                                  与 Control 组比较,AR 组大鼠血清中 IL-17 水平显
          浸润。
                                                              著升高(P<0.05),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AR
          2.7 鼻黏膜组织中TLR4/IRAK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组比较,QUE-L 组、QUE-H 组大鼠血清中 IL-17 水平均
          蛋白检测
                                                              显著降低(P<0.05),IL-10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
              取各组剩余 6 只大鼠的鼻黏膜组织,研碎后加入蛋
                                                              且 QUE-H 组 较 QUE-L 组 变 化 更 明 显(P<0.05);与
          白裂解液提取总蛋白,采用BCA法对总蛋白进行定量,
                                                              QUE-H组比较,QUE-H+LPS组大鼠血清中IL-17水平显
          并进行高温变性。将变性蛋白进行 SDS-PAGE 电泳
                                                              著升高(P<0.05),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果
         (120~150 V 电泳约 1 h)分离,再将蛋白质湿转(110 V
                                                              见表2。
          转移60 min)至PVDF膜上,然后加入脱脂奶粉封闭1 h。
                                                              表2 各组大鼠血清中IL-17、IL-10水平比较(x±s,n=
          加入β-actin(稀释比例为1∶1 000)以及TLR4、p-IRAK4、
                                                                   12,pg/mL)
          IRAK4、p-NF-κB p65、NF-κB p65 一抗(稀释比例均为
                                                              组别                     IL-17           IL-10
          1∶500),4 ℃孵育过夜;洗膜后,加入 HRP 标记的二抗
                                                              Control组             142.36±15.26     59.84±6.13
         (稀释比例为1∶10 000),室温孵育1 h。洗膜后进行曝光                      AR组                  259.78±27.13 a   22.31±2.35 a
          显色,采集图像并用 Image J 软件分析条带灰度值。以                       QUE-L组               213.60±22.34 b   37.19±3.87 b
                                                              QUE-H组               159.42±16.58 bc  56.78±5.79 bc
          目的蛋白和内参(β-actin)蛋白条带灰度值比值表示目的                       QUE-H+LPS组           203.51±21.52 d   39.05±4.05 d
          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并计算 p-IRAK4/IRAK4、p-NF-κB                     a:与Control组比较,P<0.05;b:与AR组比较,P<0.05;c:与QUE-
          p65/NF-κB p65比值。                                    L组比较,P<0.05;d:与QUE-H组比较,P<0.05。
          2.8 统计学方法                                           3.4 槲皮素对AR大鼠全血中免疫细胞比例的影响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                          与 Control 组比较,AR 组大鼠全血中 Th17 比例和
          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                           Th17/Treg 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Treg 比例显著降
          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检验水准                         低(P<0.05);与 AR 组比较,QUE-L 组、QUE-H 组大鼠
          α=0.05。                                             全血中 Th17 比例和 Th17/Treg 比值均显著降低(P<
          3 结果                                                0.05),Treg 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且 QUE-H 组较
          3.1 槲皮素对AR大鼠鼻炎症状评分的影响                               QUE-L 组变化更明显(P<0.05);与 QUE-H 组比较,
              与Control组[(0.50±0.09)分]比较,AR组大鼠鼻炎               QUE-H+LPS 组大鼠全血中 Th17 比例和 Th17/Treg 比值
          症状评分[(7.08±0.74)分]显著升高(P<0.05);与AR组                 均显著升高(P<0.05),Treg 比例显著降低(P<0.05)。
          比较,QUE-L 组、QUE-H 组大鼠鼻炎症状评分[分别为                      结果见表3。


          · 834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7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7期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