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中国药房》2025年5期
P. 64
容量瓶中,用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混合对照 350
300
品溶液。 250
200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mAU 150
100
取皂角刺药材,润透,切厚片,干燥,粉碎,过三号 50
0
筛;取粉末约 0.6 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 50% 甲醇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t/min
25 mL,称定质量;加热回流40 min,冷却,以50%甲醇补 A.混合对照品溶液
足减失的质量,摇匀,静置,过滤,即得。 350
300
2.1.3 色谱条件及方法学考察 250
采 用 Kromasil C18 色 谱 柱(250 mm×4.6 mm,5 mAU 200
150
100
μm),检测波长为254 nm(检测原儿茶酸和香草酸)、360 50
0
nm(检测异东莨菪内酯、滨蒿内酯、异牡荆素、黄颜木素、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花旗松素、漆黄素、槲皮素和山柰酚)、210 nm(检测刺囊 t/min
B.供试品溶液
酸、白桦脂酸、β-谷甾醇和豆甾醇);流动相为 0.2% 磷酸
1:原儿茶酸;2:香草酸;3:异东莨菪内酯;4:滨蒿内酯;5:异牡荆
(A)-乙腈(B)溶液,梯度洗脱(0~10 min,15.0%B;10~ 素;6:黄颜木素;7:花旗松素;8:漆黄素;9:槲皮素;10:山柰酚;11:刺
18 min,15.0%B→26.0%B;18~31 min,26.0%B→48.0%B; 囊酸;12:白桦脂酸;13:β-谷甾醇;14:豆甾醇。
图1 专属性考察结果
31~47 min,48.0%B→55.0%B;47~61 min,55.0%B→
72.0%B;61~65 min,72.0%B→15.0%B);柱温为 30 ℃; 为内参物,计算刺囊酸、白桦脂酸和豆甾醇的ƒ值。结果
流速为 1.0 mL/min;进样量为 10 μL。取混合对照品溶 显示,原儿茶酸、异东莨菪内酯、滨蒿内酯、异牡荆素、黄
液和供试品溶液各适量,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分析,结 颜木素、漆黄素、槲皮素、山柰酚、刺囊酸、白桦脂酸和豆
果显示,各成分色谱峰均能达到基线分离,供试品溶液 甾醇的 ƒ 值分别为 0.688 1、1.035 6、1.207 8、0.722 4、
中各成分的色谱峰位置和出峰时间与混合对照品溶液 1.507 3、0.870 3、0.923 2、1.093 0、0.750 6、1.430 2 和
一致(图 1)。参考 2020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9101 分 1.497 8。进一步考察色谱柱(Kromasil C18柱、SGE Jupiter
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原
[10]
300 C18柱和 Alltima C18柱)、流速(0.8、1.0、1.2 mL/min)、
儿茶酸、香草酸、异东莨菪内酯、滨蒿内酯、异牡荆素、黄
柱温(25、30、35 ℃)对 ƒ 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色谱
颜木素、花旗松素、漆黄素、槲皮素、山柰酚、刺囊酸、白
柱、流速和柱温对ƒ值的影响较小,RSD均小于2.00%。
桦脂酸、β-谷甾醇、豆甾醇的质量浓度分别在 1.55~
2.1.5 含量测定
77.50、0.71~35.50、0.28~14.00、0.96~48.00、1.77~
取30批皂角刺样品,分别按“2.1.2”项下方法制备供
88.50、0.09~4.50、4.65~232.50、1.49~74.50、0.37~
试品溶液(每批制备 3 份),按“2.1.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
18.50、1.18~59.00、7.35~367.50、3.58~179.00、0.49~
分析,采用外标法(external standard method,ESM)计算
24.50、0.21~10.50 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均大
样品中 14 种成分的含量;采用 QAMS 法,分别以香草
于0.999);精密度试验(n=6)、重复性试验(n=6)、稳定
酸、花旗松素、β-谷甾醇为内参物,计算其他11种成分的
性试验(24 h,n=7)的 RSD 均小于 2.00%;平均加样回
含量。运用 SPSS 26.0 软件中的独立样本 t 检验比较两
收率分别为 98.68%、97.95%、97.01%、99.28%、99.02%、
种方法对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所
97.26%、100.03%、99.29%、96.99%、98.58%、100.09%、
测得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100.13%、98.47%、97.57%,RSD 均小于 2.00%(n=9),表
2.1.6 浸出物和总灰分检测
明上述结果均符合 2020 年版《中国药典》相关指导原则
要求。 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201浸出物
[10]
2.1.4 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及重复性考察 测定法、2302 灰分测定法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30 批
量取“2.1.1”项下混合对照品贮备液适量,分别置于 皂角刺样品的浸出物含量分别为 8.1%、8.8%、9.2%、
6个不同的容量瓶中,用50%甲醇稀释4、10、20、40、100 10.3%、9.7%、9.1%、10.1%、8.8%、7.9%、7.4%、8.5%、
和 200 倍制成系列溶液,按“2.1.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 7.3%、6.9%、5.2%、6.7%、4.2%、6.1%、5.8%、6.6%、4.9%、
析,记录峰面积,再按下述公式计算相对校正因子 12.1%、11.7%、11.4%、10.9%、11.3%、10.5%、11.7%、
[5,11]
(f) :f=(ρs×Ai )/(ρi×As ),式中ρ和A分别表示质量浓 10.2%、12.2% 和 12.5%;总灰分含量分别为 1.3%、0.8%、
度和峰面积,i和s分别表示内参物和其他待测成分。本 0.9%、1.1%、0.8%、0.9%、1.2%、1.4%、0.8%、0.9%、1.2%、
研究以香草酸为内参物,计算原儿茶酸的ƒ值;以花旗松 1.5%、1.4%、1.6%、1.7%、2.3%、2.2%、1.9%、1.8%、2.1%、
素为内参物,计算异东莨菪内酯、滨蒿内酯、异牡荆素、 0.6%、0.5%、0.7%、0.6%、0.7%、0.9%、0.8%、0.7%、1.1%
黄颜木素、漆黄素、槲皮素和山柰酚的ƒ值;以β-谷甾醇 和1.0%。
· 570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5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