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中国药房》2025年3期
P. 54

号峰、6 号峰、16 号峰、23 号峰(大黄素)、21 号峰(大黄                   3 讨论
          酸)、24号峰(甘草次酸)、10号峰、11号峰、20号峰(甘草                         在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过程中,本研究考察了不同提
          酸铵)、19 号峰(芦荟大黄素)。这些色谱峰所对应的成                         取溶剂(甲醇、30%甲醇、50%甲醇、70%甲醇、乙醇、30%
          分被认为是影响精天颗粒批次间差异的主要化学成分,                            乙醇、50% 乙醇、70% 乙醇)、不同溶剂体积(10、20、50、
          即潜在的差异标志物。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些差异标志                            100 mL)、不同超声时间(15、30、45 min)对提取结果的
          物中,1个来自猪苓,1个来自穿山龙,3个来自炙甘草,5                         影响,最终选择了以 20 mL 甲醇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提
          个来自红景天,7个来自熟大黄(因6、7号色谱峰的来源                          取 30 min 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在色谱条件的优化
          饮片有多个,故此处合计值大于13),说明严格控制熟大                          方面,本研究对流动相(甲醇-0.2%磷酸溶液、乙腈-0.2%
          黄、红景天、炙甘草、穿山龙、猪苓饮片的质量是确保精                           磷酸溶液、甲醇-水、乙腈-水)、柱温(30、35、40 ℃)、进样

          天颗粒批次间质量稳定的关键。在载荷散点图中,距离                            量(1、3、5  μL)进 行 了 考 察 ,最 终 确 定 流 动 相 为 乙
          原点越远的成分对样品分类的影响越大。由图 5D 可                           腈-0.2%磷酸溶液,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 μL;用二极
          知,上述 13 个色谱峰均远离原点,与图 5C 结果一致,进                      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全波长(190~400 nm)扫描,发现在
          一步证实了上述 13 个成分可能是导致样品批次间差异                          265 nm 波长下,供试品溶液的响应信号较强且基线稳
          的主要标志性成分。                                           定,并能检测出包含 190~400 nm 波长范围内的绝大部
                            R 2 =(0,0.425),Q 2 =(0,-0.563)    分色谱峰,故确定检测波长为265 nm。
                                                 R 2
                                                 Q 2
                    0.5                                           本研究建立了13批精天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利
                     0                                        用混合对照品溶液确认了 10 个特征峰的归属,指认出
                   -0.5
                                                              25个共有峰,并对这些共有峰进行了饮片归属。研究结
                   -1.0
                                                              果表明,13 个不同批次样品在化学成分上的一致性较
                   -1.5
                   -2.0                                       好。在对13批精天颗粒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时,发现其相
                     -0.2         0           0.2       0.4          0.6       0.8          1.0
                             A.置换检验图                          似度较高(0.955~0.996),表明样品所采用的制备工艺
                                                  1
                                                  2           和样品质量较为稳定。HCA结果显示,当平方欧氏距离
                     6                            3
                     4 2                                      为 15 时,样品 S1~S10 被划分为 3 个不同的类别,这可
                  1.005 09*t[2]  -2 0                         能与不同批次饮片的产地和质量差异有关;样品 S11~

                                                              S13 是采用相同批次的饮片在相同生产条件下制备的,
                    -4
                    -6                                        当平方欧氏距离为5时,它们被单独聚为一类,说明在保
                    -8
                     -10  -8   -6  -4   -2        0       2          4       6         8  证饮片质量、生产条件一致的前提下,制剂质量较为一
                              1.009 69*t[1]
                               B.得分图                          致。PCA和OPLS-DA的进一步分析结果揭示了多种成
                                                              分的含量差异,这些成分主要来源于酒黄精、红景天、熟
                    2.5
                    2.0                                       大黄、炙甘草、桂枝、穿山龙和猪苓,故需要严格控制上
                    1.5                                       述饮片的质量。HCA是一种非监督学习方法,其基于不
                  VIP值  1.0                                   同样本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分组,不依赖于预先定义的类
                    0.5
                     0                                        别标签;而OPLS-DA是一种有监督的判别分析方法,旨
                   -0.5
                                                              在通过最大化组间差异和最小化组内差异来识别不同
                   -1.0
                       25  13  17  7  6  16  23  21  24  10  11  20  19  2  1  5  9  18  8  3  12  14  22  4  15  组别之间的差异化合物。上述2种方法在算法设计和目
                                   峰号
                                C. VIP排序图                     的上存在本质区别,这可能是导致本研究中二者分组结
                                                  X
                    0.3                           Y           果不一致的原因。
                    0.2                                           此外,鉴于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与茯苓、猪苓、泽泻、
                  0.884 027*pq[2]  -0.1 0                     穿山龙图谱对应的共有峰数目较少,本研究还对文献报
                    0.1
                                                                                        [8]
                                                                                                           [9]
                                                              道的茯苓中的活性成分茯苓酸 ,猪苓中的麦角甾醇 ,
                   -0.2
                                                                                                    [10]
                   -0.3                                       泽泻中的 23-乙酰泽泻醇 B、23-乙酰泽泻醇 C ,穿山龙
                   -0.4                                                   [11]
                     -0.3   -0.2   -0.1         0         0.1        0.2       0.3  中的薯蓣皂苷 等成分进行了比对,但可能出于色谱柱
                             0.888 786*pq[1]
                             D.载荷散点图                          不匹配、化学成分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发生转化或者含量
                  图5 13批精天颗粒的OPLS-DA图                         低于仪器的检测限无法被检出等原因,上述成分均不能
          · 304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3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3期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