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中国药房》2024年23期
P. 64
2.5.5 细胞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一种成分,是细菌的
将Caco-2细胞按“2.5.2”项下方法处理后,4 ℃下收 主要致病因素。LPS 直接接触肠黏膜上皮细胞便可激
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取适量上清液,按ELISA试剂盒说 活细胞内信号通路,产生 IL-1β、TNF-α 等炎症因子,这
明书步骤检测其中炎症因子 IL-1β、IL-8、TNF-α 水平。 些促炎因子可破坏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进而破坏紧密
实验重复3次。统计学处理同“2.5.3”项下。结果(表3) 连接结构,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TEER降低 [18―19] 。研究
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 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IL- 表明,Caco-2 细胞适用于肠道炎症相关研究,通过相关
8、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相 细胞因子或 LPS 诱导的 Caco-2 细胞炎症模型是最常用
[20]
比,不同质量浓度 LPS+CBD 组及 LPS+CBD-CCMC 纳 的体外肠道炎症模型 。本研究通过 LPS 诱导来建立
米胶束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IL-8、IL-1β、TNF-α 水平均 Caco-2 细胞炎症模型,从而探讨 CBD 和 CBD-CCMC 纳
[20]
显著降低(P<0.01);且在相同给药质量浓度下,LPS+ 米胶束的抗炎作用差异。Gigli等 研究发现,CBD可以
CBD-CCMC 纳米胶束组的作用较 LPS+CBD 组更明显 改善因乙二胺四乙酸或促炎因子刺激而增加的体外肠
(P<0.01)。 道通透性,具有恢复上皮黏膜损伤、治疗结肠炎的潜力。
表3 各组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水平测定结果比较(x±s, 但由于 CBD 亲脂性极强,限制了其抗炎药效的发挥。
n=6,pg/mL) 本研究结果表明,CBD-CCMC 纳米胶束能提升 CBD 的
组别 质量浓度(μg/mL) TNF-α IL-1β IL-8 水溶性,增强 CBD 的抗炎活性,改善 LPS 引起的 Caco-2
空白对照组 - 37.38±10.11 20.76±4.64 21.17±9.53 细胞通透性增强的现象;同时其还可抑制细胞中炎症因
LPS组 - 423.63±12.74 a 274.96±13.22 a 398.27±23.12 a
LPS+CBD组 5 414.23±14.42 b 221.04±8.62 b 366.75±19.38 b 子 IL-8、IL-1β、TNF-α 的分泌,缓解炎症反应,且这种能
10 403.29±15.86 b 205.06±9.98 b 329.20±24.46 b 力呈浓度依赖性趋势,与文献研究结果一致 。
[21]
15 361.03±19.71 b 194.19±13.46 b 308.84±19.62 b 综上所述,CBD-CCMC纳米胶束粒径优良,显著改
LPS+CBD-CCMC组 5 350.33±13.93 bc 152.70±12.50 bc 293.94±12.58 bc
10 290.22±14.95 bc 103.03±10.06 bc 107.21±15.21 bc 善了 CBD 的水溶性,能够增加 CBD 血药浓度和组织分
15 265.04±12.76 bc 105.34±9.22 bc 114.27±11.44 bc 布浓度,提高了 CBD 的抗炎活性。但鉴于本研究仅限
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b.与LPS组比较,P<0.01;c:与相 于利用Caco-2细胞构建炎症模型,尚未进行体内抗炎药
同质量浓度的LPS+CBD组比较,P<0.01。
效学评价,后续将考虑进行体内实验并采用其他炎症模
3 讨论
型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 CBD-CCMC 纳米胶束改
纳米胶束具有独特的疏水核-亲水壳结构,其将
善CBD抗炎药效的作用机制。
CBD包裹在疏水内核后,可通过“隐形功能”避免胶束被
参考文献
体内网状内皮系统识别和摄取,减少免疫系统和肝细胞
[ 1 ] 安娜,聂颖兰,朱法科,等. 大麻二酚抗阿尔茨海默病活
对药物的清除,从而提升包载药物的口服吸收 [11—12] 。本
性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2021,45(7):539-548.
研究结果显示,CBD-CCMC 纳米胶束显著增加了 CBD AN N,NIE Y L,ZHU F K,et al.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的吸收,提高了 CBD 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这可能是由 anti-Alzheimer’s disease activity of cannabidiol[J]. Prog
于胃肠道对纳米胶束具有黏附性,使得药物在胃肠道中 Pharm Sci,2021,45(7):539-548.
停留时间延长,且纳米胶束表现出良好的缓释性能,更 [ 2 ] 谢冉,郝单丽,杨佳颖,等. 大麻二酚抗肿瘤作用研究进
有利于CBD吸收 [13―14] 。 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22,47(24):6541-6550.
药物进入机体后,考察药物有效成分在体内的组织 XIE R,HAO D L,YANG J Y,et al. A mini-review on
分布至关重要。深入了解药物在特定组织中的积聚和 anti-tumor effect of cannabidiol[J]. China J Chin Mater
代谢是指导药物临床应用的重要环节,也是阐明药物体 Med,2022,47(24):6541-6550.
[15]
内作用的必要途径 。有研究表明,与其他大麻素一 [ 3 ] DI BELLO M P,BLOISE E,MAZZETTO S E,et al. For‐
mulation and chemical stability in aqueous media of can‐
样,CBD在肝脏的代谢过程中,经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
nabidiol embedded in cardanol-based nanovesicles[J].
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 7-OH-CBD,这些代谢产物主要通
ACS Sustainable Chem Eng,2017,5(10):8870-8875.
过粪便排出体外,少量通过尿液排泄 。本研究结果显
[16]
[ 4 ] KUPERKAR K,PATEL D,ATANASE L I,et al. Amphi‐
示,CBD在肝脏大量积累,在给药1.5 h时肝脏药物质量
philic block copolymers:their structures,and self-
[17]
浓度达到最高,这与文献研究结果一致 。另外,本研
assembly to polymeric micelles and polymersomes as
究发现,在同一时间、同一组织中,CBD-CCMC 纳米胶 drug delivery vehicles[J]. Polymers,2022,14(21):4702.
束组大鼠各组织中 CBD 含量均要高于 CBD 组,这可能 [ 5 ] ROCHA B,DE MORAIS L A,VIANA M C,et al. Promi-
是由于纳米胶束增强了组织对药物的亲和力,使得药物 sing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poor
在组织中分布增加、t1/2延长。 water-soluble drugs[J]. Expert Opin Drug Discov,2023,
· 2894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23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