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中国药房》2024年7期
P. 37
(3)重复性试验:按“2.1.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供试 黄酚]和 327 nm(葛根素、绿原酸、3,5-二-O-咖啡酰奎宁
品溶液(批号 221205)6 份,按“2.1.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 酸、连翘酯苷A)外,其他条件同“2.1.1”项。
分析,以黄芩苷色谱峰为参照,计算得各共有峰相对保 2.2.2 系列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留时间的 RSD≤0.12%,相对峰面积的 RSD≤3.5%(n= 按“2.1.2”项下方法制备除柴胡皂苷 a、汉黄芩素外
6),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再取上述溶液 0、0.2、0.5、1.0、5.0、
(4)HPLC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似度分析:取 13 批 10.0 mL 置于 10 mL 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按“2.1.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 即得各成分系列质量浓度混合对照品溶液①、②、③、
液,再按“2.1.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记录色谱图并 ④、⑤、⑥。
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设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置编号 S2 样品指纹图谱(峰数最多)为参照,将时间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2.1.3”项下。
宽度设为0.1 min,使用平均数法进行多点校正,得到13 2.2.4 阴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批供试品溶液叠加的HPLC指纹图谱和对照指纹图谱R 按照 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本品处方
(见图1),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13批小儿热速 组成和制备工艺,分别制成缺柴胡、缺板蓝根、缺金银
清口服液样品指纹图谱与其对照指纹图谱 R 的相似度 花、缺连翘、缺黄芩、缺葛根和缺大黄的阴性样品,再按
均大于0.97,表明各批次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的相似性较 “2.2.3”项下方法制备相应的阴性供试品溶液。
好,整体质量差异不大。以分离度较好、峰面积较大的黄 2.2.5 专属性试验及峰纯度检测
芩苷色谱峰为参照,得到 13 批小儿热速清口服液中 14 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④、供试品溶液、阴性供
个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2%~0.13%(n=13), 试品溶液,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
相对峰面积的 RSD 为 1.2%~29.4%(n=13),表明各批 图。结果见图 2。由图 2 可知,在与对照品溶液各成分
次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在部分成分的含量上存在差异。 相应的色谱图位置上,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均有相同保
3 400 3 8 留时间的色谱峰;阴性供试品溶液色谱图在对应保留时
3 200 5
3 000 1 9 10 11
2 800 2 4 6 7 12 13 14 间处未见相应检测成分的色谱峰,不干扰含量测定,表
2 600 R
2 400 S13 明该方法的专属性良好。供试品溶液中检测的各成分
2 200 S12
2 000 S11
mAU 1 800 S10 均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均大于1.0,理论板数以各成分
1 600
S9
1 400 S8
1 200 S7 峰计,均不低于5 000。同时,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
1 000 S6
800 S5 各成分色谱峰进行紫外光谱扫描和峰纯度检测发现,12
600 S4
400 S3
200 S2 种成分的紫外吸收光谱和相应对照品完全一致,峰纯度
0 S1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56 60 64 68 72 76 因子均大于1 000。
t/min
2.2.6 线性关系考察
1:(R,S)告依春;2:3,5-二-O-咖啡酰奎宁酸;3:葛根素;4:柴胡皂
苷a;5:连翘苷;6:连翘酯苷A;7:绿原酸;8:黄芩苷;9:柴胡皂苷d;10: 分别取系列混合对照溶液,按“2.2.1”项下色谱条件
汉黄芩苷;11:黄芩素;12:大黄素;13:汉黄芩素;14:大黄酚。 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以待测成分峰面积(Y)对质量
图1 13批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样品的HPLC叠加指纹图 浓度(X)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见表1。
谱与对照指纹图谱R 2.2.7 精密度试验
(5)共有峰归属与确认:精密吸取“2.1.2”项下混合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④,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
对照品溶液和“2.1.3”项下供试品溶液,按“2.1.1”项下色 进样测定 6 次,记录峰面积,计算得(R,S)告依春、3,5-
谱条件进样测定,通过保留时间和紫外吸收光谱定性, 二-O-咖啡酰奎宁酸、葛根素、连翘苷、连翘酯苷A、绿原
确定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HPLC 指纹图谱各共有峰的归 酸、黄芩苷、柴胡皂苷d、汉黄芩苷、黄芩素、大黄素、大黄
属。结果显示,共确认14个共有成分,其中1号峰为(R, 酚峰面积的 RSD 分别为 0.49%、0.37%、0.26%、0.45%、
S)告依春,2号峰为3,5-二-O-咖啡酰奎宁酸,3号峰为葛 0.38%、0.56%、0.39%、0.47%、0.58%、0.67%、0.71%、
根素,4 号峰为柴胡皂苷 a,5 号峰为连翘苷,6 号峰为连 0.74%(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翘酯苷A,7号峰为绿原酸,8号峰为黄芩苷,9号峰为柴 2.2.8 稳定性试验
胡皂苷d,10号峰为汉黄芩苷,11号峰为黄芩素,12号峰 按“2.1.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批号221205),
为大黄素,13号峰为汉黄芩素,14号峰为大黄酚。 于室温放置 0、4、8、12、18、24、36 h 后,按“2.2.1”项下色
2.2 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计算得各指标成分峰面
2.2.1 色谱条件 积 RSD 分 别 为 0.97%、0.75%、0.43%、0.47%、0.44%、
除检测波长为 210 nm(柴胡皂苷 d)、254 nm[连翘 0.53%、0.37%、1.12%、0.97%、1.38%、1.62%、1.79%(n=
苷、(R,S)告依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大黄素、大 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放置36 h内稳定性良好。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7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7 · 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