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中国药房》2024年4期
P. 88

100                     100                         8               8
                           Others                  Others                              a
                           Synergistetes  75       Granulicatella
                                                   Weissella
                           Tenericutes
            75
           相对丰度/%  50      Fusobacteria  相对丰度/%  50  Actinomyces  6             6               30
                           Verrucomicrobia
                                                   Ruminococcus
                                                   Prevotella
                           Spirochaetes
                                                   Veillonella
                           TM7
                           Proteobacteria
                                                   Lactobacillus
                           Actinobacteria
            25
                           Firmicutes
                                                   Streptococcus
                           Bacteroidetes  25       Allobaculum  淋巴细胞/%  4  ab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Barnesiella
             0                       0                                          4          b    20
               正常对 模型  氨磷              正常对 模型  氨磷
               照组   组  汀组               照组  组  汀组
                  A.门水平                    B.属水平                2      a
                                                                                2
          图3 各组小鼠肠道菌群在门和属水平的物种组成分布                                                              10
                                                                 正常对 模型 氨磷        正常对 模型 氨磷        正常对 模型 氨磷
          3.2.3 组间群落差异性分析                                         照组  组  汀组        照组  组  汀组       照组  组  汀组
                                                                  A.淋巴细胞比例         B.单核细胞比例       C.中性粒细胞比例
              LEfSe 结果显示,模型组有异芽孢杆菌属 Allobacu‐
                                                                                               关系系数
          lum、丹毒丝菌纲Erysipelotrichia、丹毒丝菌目Erysipelot‐                         g_Allobaculum  c    0.6
                                                                                                 0.4
                                                                                                 0.2
          richales 和丹毒丝菌科 Erysipelotrichaceae 4 个差异性物                      c_Erysipelotrichia  c  -0.2 0
                                                                          o_Erysipelotrichales  c  -0.4
          种,氨磷汀组有小鼠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rinus和卷曲                                                  -0.6
                                                                                                -0.8
                                                                          f_Erysipelotrichaceae  c
          乳杆菌L. crispatus 2个差异性物种(图4)。
                                                                        s_Lactobacillus murinus  d
                       g_Allobaculum          模型组                       s_Lactobacillus crispatus  d
                                              氨磷汀组
                     c_Erysipelotrichia                                              淋巴中性粒 单核
                                                                                     细胞 细胞 细胞
                    o_Erysipelotrichales
                                                                      D. 肠道差异菌群丰度与各类白细胞比例相关性热图
                    f_Erysipelotrichaceae
                                                                 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b:与模型组比较,P<0.05;c:P<
                  s_Lactobacillus murinus
                                                              0.01;d:P<0.05。
                  s_Lactobacillus crispatus
                                                              图5 各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度与各类白细胞比例相关性
                               0   1   2   3   4
                                  LEfSe分数/分                        分析结果(n=3)
                  图4 各组小鼠肠道菌群LEfSe分析
                                                              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与 Zheng
          3.3 肠道菌群变化与各类白细胞比例的相关性分析                            等 研究结果一致。但 Zhao 等 对不同剂量 γ 射线照射
                                                                [8]
                                                                                        [9]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淋巴细胞比例显著                          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分析显示,照射后6 h和3.5 d时,
          降低,单核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图 5A、B)。与                      不同照射剂量组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
          模型组比较,氨磷汀组小鼠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单                            照射后7 d时,4 Gy和8 Gy辐射组的Chao1指数和Shan‐
          核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图 5A、B)。3 组小鼠中                     non指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本研究中各组小鼠肠道菌
          性粒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群α多样性无显著变化可能与动物品系、射线类型及照
          图5C)。                                               射剂量等因素相关。
              在 LEfSe 基础上,将筛选出的 6 个差异性物种与                         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宿主肠道中起着益生菌的
          各类白细胞进行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小鼠乳杆菌 L.                      作用,该门下多种细菌能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丁酸盐、戊
          murinus 和卷曲乳杆菌 L. crispatus 的丰度与中性粒细胞               酸等,有助于减少炎症反应和维持肠道健康。B/F 比值
          比例呈显著负相关(P<0.05);异芽孢杆菌属 Allobacu‐                   的降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和肠
          lum、丹毒丝菌纲 Erysipelotrichia、丹毒丝菌目 Erysipelo-         道损伤的典型特征 。Li等 对小鼠放射性肠炎模型进
                                                                                     [11]
                                                                              [10]
          trichales和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的丰度与淋巴            行测序发现,局部照射可导致B/F比值下降,鼠乳酸菌属
          细胞比例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6个差异性物种与                        丰度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
          单核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果见图5D。                        组小鼠肠道内 B/F 比值降低,与文献报道结果 一致。
                                                                                                      [11]
          4 讨论                                                LEfSe 结果显示,模型组有异芽孢杆菌属 Allobaculum、
              正常情况下,肠道内的微生物可在肠道发挥共生功                          丹 毒 丝 菌 纲 Erysipelotrichia、丹 毒 丝 菌 目 Erysipelo-
          能,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之间处于稳态平衡。研究显                             trichales 和丹毒丝菌科 Erysipelotrichaceae 4 个差异性物
          示,辐射会破坏肠道屏障,使致病菌过度繁殖,释放大量                           种。异芽孢杆菌属Allobaculum是丹毒丝菌科Erysipelo‐
          内源性毒素,引起炎症反应,如盆腔或腹部放疗可导致                            trichaceae 的下属分级,丹毒丝菌纲 Erysipelotrichia 及其
          约50%的患者发生胃肠道黏膜炎,而氨磷汀可使放疗所                           下属分级属于厚壁菌门 Firmicutes。已有研究显示,丹
                                                                                         [12]
          致胃肠道黏膜炎的发生风险降低 50%~70% 。为探讨                         毒丝菌科与炎症相关,如Dinh等 在对慢性人类免疫缺
                                                [7]
          氨磷汀对机体的辐射损伤保护机制是否与肠道菌群变                             陷病毒感染患者的肠道菌群研究中发现,丹毒丝菌科
          化相关,本研究采用 16S rRNA 扩增子测序技术探讨了                       Erysipelotrichaceae 的相对丰度与肿瘤坏死因子 α 水平
                                                                                  [13]
          氨磷汀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                             呈正相关;Schaubeck 等 在小鼠克隆氏肠炎模型中发
          示,X 射线照射后第 7 天,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氨磷汀                        现,丹毒丝菌科 Erysipelotrichaceae 相对丰度显著升高。
          · 462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4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4期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