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中国药房》2023年18期
P. 75
[14]
2.5 采用不同肾上腺素救治方案者的临床转归 腺素的补充治疗手段 。
初始救治使用肾上腺素组患者的好转/痊愈率显著 3.2 肾上腺素的给药时机
高于非肾上腺素组(98.14% vs. 96.23%,P=0.029);首选 过敏性休克的救治强调肾上腺素给药的及时性。
肾上腺素组患者的好转/痊愈率显著高于使用但非首选 既往有研究表明,肾上腺素延迟给药与过敏反应较高的
肾上腺素组(98.14% vs. 95.17%,P=0.031);肾上腺素肌 死亡率密切相关 [2―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首选肾上腺素
内注射组患者的好转/痊愈率显著高于非肌内注射组 救治的患者仅占53.14%,仍有超过45%的患者未使用或
(99.01% vs. 96.69%,P=0.038);而肾上腺素非过量组与 延迟使用肾上腺素。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初始救治使
过量组、肾上腺素肌注且非过量组与非肌注或过量组患 用肾上腺素者的临床转归显著优于非肾上腺素使用者,
者的好转/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即首选肾上腺素)者的临床转归显
结果见表7。
著优于延迟使用(即使用但非首选肾上腺素)者,这提示
表7 采用不同肾上腺素救治方案者的临床转归 早期、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对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至关
好转或痊愈患者/ 死亡或未好转患者/
措施 组别 χ 2 P 重要,一旦确认为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临床应立即
例(%) 例(%)
初始救治药物 a 肾上腺素组 738(98.14) 14(1.86) 4.791 0.029 予以肾上腺素治疗。
非肾上腺素组 638(96.23) 25(3.77) 3.3 肾上腺素的给药途径及剂量
肾上腺素给药时机 b 首选肾上腺素组 738(98.14) 14(1.86) 4.677 0.031 根据国内外相关指南,在救治过敏性休克患者时,
使用但非首选肾上腺素组 138(95.17) 7(4.83)
肾上腺素给药途径 c 肌内注射组 300(99.01) 3(0.99) 4.286 0.038 临床应首选肌内注射肾上腺素,推荐单次剂量 0.01
非肌内注射组 497(96.69) 17(3.31) mg/kg,最大不超过 0.5 mg [2―4] ;若单次剂量过高,可能导
肾上腺素给药剂量 d 非过量组 276(98.57) 4(1.43) 1.725 0.189
过量组 463(97.06) 14(2.94) 致患者血压极速上升,从而引发脑血管意外,诱发潜在
肾上腺素救治方案 d 肌注且非过量组 140(98.59) 2(1.41) 0.708 0.400 致命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一项调查研究显
[16]
非肌注或过量组 599(97.40) 16(2.60)
示,临床在使用肾上腺素救治过敏性休克时,38% 的医
a:针对初始治疗药物是否为肾上腺素,纳入所有患者(n=1 415)
进行分析;b:针对肾上腺素给药时机,纳入所有使用肾上腺素的患者 务人员首选皮下注射,37% 首选静脉注射,仅 25% 首选
[17]
(n=897)进行分析;c:针对肾上腺素给药途径,纳入有完整记录肾上 肌内注射 。另有研究显示,与肌内注射相比,肾上腺
腺素给药途径的患者(n=817)进行分析;d:针对肾上腺素是否过量及 素静脉注射更易出现用药过量,且诱发心血管并发症的
具体救治方案,在排除静脉滴注患者的基础上,纳入有完整记录肾上 风险更高;同时在剂量适宜的情况下,静脉注射肾上腺
腺素给药途径及剂量的患者(n=757)进行分析。
素致严重心血管ADR的发生风险是肌内注射的7.5倍,
3 讨论
若两者剂量一致,静脉注射还可使患者严重心血管ADR
3.1 肾上腺素在过敏性休克中的使用
[18]
的发生风险增加53.4倍 。因此,临床应用肾上腺素不
肾上腺素为救治过敏性休克的一线用药,及时应用
推荐静脉注射,宜参考相关指南的要求首选肌内注射。
可避免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死亡。糖皮质激素、
然而,在临床救治过敏性休克患者时,肾上腺素的
抗组胺药等为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二、三线药物,不应单
给药途径及剂量不合理现象十分普遍,这可能与肾上腺
独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治疗或作为过敏性休克的初始治
素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的表述不够明确且与相关指南
[9]
疗药物 。
[19]
推荐存在差异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肾上腺素初始
目前,肾上腺素在过敏性休克患者中使用情况的评
给药途径以肌内注射最多(33.78%),但占比并不高;皮
估研究较缺乏。现有研究显示,肾上腺素在过敏性休克
下注射(30.32%)和静脉注射(25.75%)占比与之接近。
救治中的使用率仍不足,为 25%~64% [7―8,10―11] ;且有研
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单次剂量过量的患者分
究显示,大多因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患者在心脏骤停之前
并没有接受过肾上腺素治疗 。导致肾上腺素应用不 别占51.03%、53.13%和91.47%,且与肌内注射或皮下注
[12]
足的可能原因如下:一是医务人员对过敏性休克相关症 射相比,静脉注射给药更有可能出现单次剂量过量。可
状、严重程度认识不足;二是医务人员错误地认为糖皮 见,临床仍有相当高比例的医务人员首选静脉注射或皮
[13]
质激素、抗组胺药为严重过敏反应的首选药物 。本研 下注射肾上腺素,且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普遍高于推荐
究结果显示,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治疗中,糖 剂量,这增加了肾上腺素相关 ADR 的发生风险。进一
皮质激素的使用率(70.81%)高于肾上腺素的使用率 步亚组分析发现,肾上腺素肌内注射者的临床转归显著
(63.39%),近40%的患者未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 优于非肌内注射者。可见,临床在救治过敏性休克患者
类药物虽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抑制免疫等作用,但 时,为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病情,同时避免肾上腺素相
无升压作用,不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因此不 关 ADR 的发生,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和剂量是尤为关
宜作为过敏性休克患者的首选抢救措施,仅可作为肾上 键的。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8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8 · 2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