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中国药房》2023年8期
P. 79
显示了良好的代谢稳定性,在制备 AR 和/或 BET 的 架跃迁及构效关系分析等,大多高度依赖开发者的经
PROTAC,以及治疗受 AR 和 BET 调控的相关疾病的药 验,缺乏通用的优化流程 。专利申请 CN20201069-
[15]
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申请 CN202110170- 9560.6涉及一类具有极光激酶A(Aurora-A)降解活性的
[12]
636.0 涉及同时诱导 EGFR 和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 PROTAC,该专利申请通过自有的linker设计技术,得到
[16]
酶 [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 蛋 白 降 解 的 12种基于PROTAC技术的Aurora-A蛋白降解剂 ,但并
PROTAC,该化合物可同时有效诱导 EGFR 和 PARP 在 未公开linker的具体设计方法。专利申请CN20191114-
胰腺癌细胞株和 1299 细胞中 E3 连接酶依赖性地降解, 1179.1 专门请求保护一种基于沙利度胺的双功能小分
[13]
并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 。专利申请CN202110045061. 子 PROTAC 的 linker。该 linker 基团结构的尾端为叠氮
X 涉及一种对 BET 与激酶双靶点均具有抑制作用的 基团和氨基基团,容易与多种靶蛋白配体连接,从而能
PROTAC,该化合物可将BET抑制剂的KAc位点结合基 够成功将沙利度胺与多种靶蛋白识别配体相连,为基于
团与从典型激酶抑制剂中提取的铰链区结合基团进行 沙利度胺的双功能小分子 PROTAC 新药的合成提供了
融合设计,可以实现利用一个小分子同时作用于肿瘤细 便利 。同样,该专利申请也未披露 linker 的通用设计
[17]
胞生长的不同信号通路,从多个方面影响肿瘤细胞发生 方法。而专利申请 CN202111473384.5 公开了一种基于
与发展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降低因旁路激活而产生耐 深度强化学习的 PROTAC linker 的生成方法,该专利申
药的可能性,为药物研发特别是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 请引入了数据增强方法扩充数据集,解决了过往 Trans‐
[14]
了一种新的思路 。 former模型无法泛化至PROTAC生成的问题,通过引入
申请量/件 策略梯度算法和打分函数,灵活地改变了Transformer模
0 10 20 30 40 50 60
型的生成分布,使得Transformer模型可生成具有期望属
其他 54
[18]
多靶点 15 性的 PROTAC linker 。该专利申请具体提供了一种计
AR 12
算机辅助设计 linker 的方法,为实现大规模生成符合预
BET 10
ER 5 期属性的PROTAC linker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BTK 3 3.4 新型PROTAC的开发
EGFR 3
除了 CN202111386453.9 介绍的新型 bio-PROTAC
CD147 3
MDM2 3 技术外,其他专利技术中也涌现了诸多不同的新型
BET/HDAC 2
PROTAC。在靶向递送方面,胞外囊泡-PROTAC靶向递
tau 2
送技术(CN202080031044.4)、N-乙酰半乳糖胺-PROTAC
SMARCA2/4 2
Bcl-2/MCL1 2 靶向递送技术(CN202110473093.X)、抗体-PROTAC 靶
BET/AR 2
向递送技术(CN201780030893.6)、纳米颗粒靶向递送技
RAF 2
FAK 2 术(CN201980062419.0)等使得 PROTAC 药物在降低毒
Smad3/HIF-α 2
性的同时实现了更高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精准
BET:溴结构域或额外末端(bromodomain and extra terminal do‐ 调控方面,专利申请 CN202111487466.5 涉及一种以偶
main);E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BTK:bruton酪氨酸激酶 氮苯为母核的双稳态光调控小分子PROTAC,该分子具
(bruton tyrosine kinase);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DAC:组 蛋 白 去 乙 酰 化 酶(histone deacetylase); 有一个可逆的光调控开关,可解决PROTAC这类事件驱
SMARCA2/4:SWI/SNF-related,matrix-associated,actin-dependent regu‐ 动型分子不可调控的问题,优化了分子的热半衰期与药
lator of chromatin,subfamily a,member 2/4;Bcl-2:B细胞淋巴瘤2 动学性质,改善了光调控 PROTAC 分子的热弛豫问
(B-cell lymphoma 2);MCL1:髓系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 [19]
mia-1);RAF:快速加速纤维肉瘤(rapidly accelerated fibrosarcoma); 题 。专利申请CN202110254937.1同样关注于PROTAC
FAK:局部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Smad3:mothers against 的精准调控,但其指出,虽然通过光调控 PROTAC 分子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3 可精准调控蛋白降解,但是由于光穿透生物体组织的
图7 国内公开专利中PROTAC靶点研究分布
能力有限,无法在生物体中得到真正的应用。为此,该
3.3 linker的设计 专利申请提出一种基于 NAD(P)H:醌氧化还原酶 1
PROTAC 分子诱导降解靶蛋白的过程与其催化形 [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 调 控 的
成的三元复合物有关,随着分子机制不断被揭示,linker PROTAC,通过不同细胞中 NQO1 含量的差异实现细胞
在 PROTAC 技 术 中 的 作 用 逐 步 被 重 视 。 目 前 优 化 选择性的靶蛋白降解,从而在肿瘤细胞中高效地降解蛋
[20]
PROTAC linker 结构的思路主要有合理化结构设计、骨 白,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8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8 · 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