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中国药房》2023年8期
P. 76

性,不需要直接抑制靶蛋白的功能活性,因此可靶向传                            2 PROTAC技术专利在我国的申请情况分析
          统“不可成药”的靶点;(2)PROTAC 通过“事件驱动”                           本研究共检索到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
         (event-driven)模式降解靶蛋白,只需亚化学剂量的                       请的PROTAC技术专利208件,经去重及剔除明显无关
          PROTAC 分子与靶蛋白以非共价作用力瞬态结合即可                          的噪音文献后,最终得到专利133件。
          实现靶蛋白的降解,因此具有效率高、毒副作用弱、耐受                           2.1 年度专利申请趋势
                    [2]
          性强的特点 。PROTAC 分子进入细胞后,一端会与目                             PROTAC 技术在我国的年度专利申请趋势见图 1。
          标蛋白特异性结合,另一端则会招募E3连接酶,形成目                           PROTAC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该技术在我国开始进行
          标蛋白-PROTAC-E3连接酶三元复合物,在E2泛素结合                       专利申请的时间较晚,首件专利申请时间为 2015 年,但
          酶的作用下,目标蛋白可偶联多个泛素分子而被标记为                            仅通过1年的时间便实现了申请量的快速增长。从技术
          缺陷或受损蛋白,进而被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恢复细                            类型来看,基础型专利和应用型专利为其主要申请方
          胞内蛋白质的稳态,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1―2] 。  向,其中基础型专利申请对于创新主体的研发能力有较
          2020 年,美国 Arvinas 公司开发的 PROTAC 药物 ARV-              高要求,其增长速度缓于应用型专利。随着该技术的不
          110和ARV-471的第一阶段临床试验初步证明其在前列                        断成熟和应用范围的不断延展,自2019年起也陆续出现
          腺癌和乳腺癌治疗上的药物活性,这标志着PROTAC药                          了PROTAC评估方法、PROTAC数据库等工具型专利申
                                [3]
          物正式进入临床转化时代 。                                       请,丰富了PROTAC技术的专利类型。平均独立权利要
              随着PROTAC药物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试验,其设                        求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专利的质量,由图1可见,平
          计思路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目前对于 PROTAC 的综述                         均独立权利要求数的变化曲线与应用型专利申请的申
          多集中于期刊文献,主要涉及技术原理、E3连接酶配体                           请量占比呈负相关,表明应用型专利的保护纬度相对单
          的选择、靶蛋白配体的选择以及相关临床信息等,鲜有                            一。而基础型专利申请量在2019年出现回升后,使得平
          对我国 PROTAC 专利技术的研究。专利文献作为集技                         均独立权利要求数同步回升,可见,基础型专利的保护
          术、市场、法律和战略信息于一体的科技文献,能够反映                           维度相对更加全面。
                                                     [4]
          最新的科研进展、市场动态、产业布局和战略方向 ,是                                                     申请量/件
                                                                                        平均独立权利要求数
          研究我国 PROTAC 技术的重要文献载体。尽管单件专                           40                        6.6   38       7.0
                                                                35  6.0                              工具型  6.0
          利所获得的信息极其有限,但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某                              30        5.3  4.7   4.6  32         27  5.0
          一领域连续多年的专利文献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更有                             申请量/件  25                        3.5      4.0 平均独立权利要求数
                                                                20
          价值的技术发展信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技术研发、市                              15             16    14              2.8  3.0
                               [5]
          场竞争和法律保护预警 。因此,本研究采用专利分析                              10                                 应用型   2.0
                                                                 5   2    3                              1.0
                                                                                                   基础型
          法对我国PROTAC技术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                             0                                       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我国PROTAC技术研究提供信息服务支撑,为相关药物                                                年份
          研发机构的技术开发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图1 我国 PROTAC 技术专利各类型申请量和平均独
          1 资料与方法                                                  立权利要求数的变化趋势
              HimmPat 是一个解决方案式的全球专利智能检索                           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有优先权日的自优先权
          分析平台,拥有全面且深度的专利数据,且兼容专利局                            日起)18个月公布,申请《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
          审查员的检索指令,能够满足专利技术分析的使用需                             ration Treaty,PCT)的国际专利可能自申请日起 30 个月
          求。故本研究以HimmPat专利数据库为检索平台,对截                         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其对应的国家
          至 2022 年 2 月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且已                       公布时间更晚。本文主要基于已经公开的专利申请进
          公开的 PROTAC 技术相关专利申请进行检索分析。检                         行分析,由于获得的专利数据不完整,故虽然图1中出现
          索式为:protac? OR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 OR   申请量曲线在 2020 年之后有下滑的现象,这并不表明
         “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 OR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         PROTAC技术已开始步入技术衰退期。
          OR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OR蛋白水解靶向联合体OR蛋                           2.2 技术生命周期
          白降解靶向联合体OR((POI OR (protein? W of W inter‐              一种技术的生命周期通常由萌芽、发展、成熟、衰
          est+)) P “E3”)/tacd。检索式中,“tacd”表示全文检索字              退、复苏几个阶段构成(如图 2A 所示)。通过分析一种
          段。同时,本研究还通过汤姆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                            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及专利申请人数量的年度变化趋势,
          行了非专利文献的检索,以全面掌握该技术发展的整体                            可以分析该技术处于生命周期的何种阶段,预测技术的
          现状。                                                 发展速度及前景。图2B显示了我国PROTAC技术相关


          · 962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8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8期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