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中国药房》2023年4期
P. 136
用。而基因-药物共载体系可以利用彼此不同的治疗机 AmB进入体内后部分与人体细胞结合,导致溶血、肾损
[17]
制弥补相互的不足,达到协同治疗的目的 。目前,双 伤等不良反应。而 AmB 含脂制剂被 MPS 吞噬,聚集于
载药脂质体已取得了重要的临床进展,有多种制剂正进 肝和脾,从而减少与肾小管细胞膜上胆固醇的结合,降
[18]
行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研究 ,如阿糖胞苷/柔红霉素脂质 低肾毒性。临床前研究显示,相比等剂量的游离AmB,
体CPX-351于2017年在美国获批上市,标志着双载药脂 AmB含脂制剂具有更高的血浆峰值浓度和曲线下面积,
质体已进入临床治疗应用阶段。 预示着 AmB 含脂制剂具有更高的治疗潜力 。目前已
[24]
3 脂质体的临床应用 有 3 种配方的 AmB 含脂制剂上市,包括 AmB 脂质复合
脂质体作为一种成熟的药物递送载体已被广泛应 体、AmB 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和 AmB 脂质体。这 3 种
用于抗肿瘤、抗感染、疫苗等多种制剂的制备 制剂在粒径、结构、脂质成分、AmB 浓度等方面有所不
3.1 抗肿瘤 同,导致三者的组织分布、血浆浓度、巨噬细胞的摄取
抗肿瘤治疗是脂质体制剂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 率、在感染部位的浓度都存在一定差异 。由于含脂制
[25]
自1995年美国FDA批准多柔比星脂质体用于卡波西肉 剂对人体细胞的毒性都远小于单纯 AmB 制剂,所以临
瘤、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治疗之后,已有9种抗肿瘤治疗的 床允许使用剂量高于单纯 AmB 制剂,还可应用于肾功
[19]
脂质体制剂上市 。 能受损的患者。
通过将细胞毒性药物制备成脂质体制剂,使其具有
吸入性脂质体抗菌药物是另一类近年来取得重大
被动或主动的肿瘤靶向性,可降低药物对非靶器官的毒
进展的脂质体类型。脂质体通过吞噬作用将药物沉积
性。目前研究的被动靶向主要有两种机制:(1)利用高
在肺泡的巨噬细胞内,以增强药物对胞内感染的治疗效
渗透长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
[26]
果 。已获得临床应用的吸入用阿米卡星脂质体(商品
fect,EPR)使药物滞留在肿瘤组织处,从而实现被动靶
TM
名 Arikayce )以电中性的脂质体包裹带正电的阿米卡
[21]
[20]
向的目的 。Li 等 研究利用 EPR 将米托蒽醌制成 60
星,从而阻止药物与带负电荷的痰液直接接触,并可穿
nm粒径的脂质体,从而提高了药物在肿瘤组织的分布,
[27]
透痰液中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网状结构 。在伴有
减少了药物在肢体远端的释放,降低了手足综合征等不
慢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囊性纤维化患者中进行的临
良反应的发生率。(2)利用纳米粒子的电荷特性诱导被
TM
床Ⅱ期研究表明,Arikayce 治疗 14~28 d 后患者肺功
动靶向。Wang 等 制备出携带氧离子的多柔比星脂质
[22]
[28]
能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 。另外,纳入由鸟
体,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肿瘤细胞对该多柔比星
分枝杆菌导致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全球性Ⅲ
脂质体的摄取量是普通脂质体的2倍,是游离多柔比星
TM
期临床研究 CONVERT 显示,Arikayce 与指南标准疗
的 8 倍。被动靶向脂质体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靶向技
法联合用药可显著提高痰培养转阴率 。基于以上临
[29]
术,已成功应用于阿霉素脂质体、多柔比星脂质体、米托
床试验结果,美国FDA于2018年批准Arikayce 用于治
TM
蒽醌脂质体等多个上市的抗肿瘤药物。
疗由鸟分枝杆菌导致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成人患者。
如前文所述,主动靶向脂质体利用靶向物质对脂质
3.3 疫苗
体进行修饰,通过选择性的细胞结合或受体介导的内吞
随着免疫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亚单位疫
过程实现药物在肿瘤细胞聚集。2017 年在美国获批上
苗、核酸疫苗、多糖结合疫苗等新型疫苗取得快速进展。
市的全球首个主动靶向的双载药脂质体CPX-351,用于
治疗继发和伴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细胞遗传学 脂质体用于构建新型疫苗佐剂递送系统,可保护疫苗中
异常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该制剂开创性地将阿糖 的关键成分——病原体抗原长效缓慢释放,并增强疫苗
[23]
[30]
胞苷和柔红霉素两种细胞毒性药物通过两种不同的装 的免疫原性 。研究表明,某些脂质体本身就具有独特
载技术封装进纳米递送载体中,同时利用脂质体表面偶 的免疫刺激功能,在特殊条件下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广谱
联的阴离子磷脂酰甘油与白血病细胞上 CD36 和 CD91 的获得性免疫。例如,含有单磷酸脂质A成分的脂质体可
配体结合,通过主动摄取优先进入白血病细胞,最终在 触发人体辅助性T细胞1免疫反应并很少产生难以耐受
细胞核内释放药物。这种释放方式,完全实现了对白血 的副作用,应用该技术的一些产品包括针对恶性疟原虫的
®
病细胞的靶向,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了对正常造血干 Mosquirix ,以及针对带状疱疹病毒的 Shringrix ®[31―32] 。
细胞的细胞毒性。 PDS0101是由阳离子脂质体R-DOTAP和人乳头瘤病毒
3.2 抗感染 多肽抗原组成的治疗性疫苗,在已结束的Ⅰ期临床试验
广谱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 (NCT02065973)中,该疫苗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并达
+
[33]
+
的含脂制剂是脂质体制剂研发最经典和成功的案例。 到了抗原特异性CD4 和CD8 T细胞增加的次要终点 。
· 510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4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