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中国药房》2022年19期
P. 30
为 1∶5 000)孵育 1 h;加入 ECL 化学发光试剂显色,以
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成像,采用 Image J v1.8.0 软件进
行分析,以目的蛋白与内参(β-actin)的灰度值比值表 0 h
示其表达水平。
2.5 毛萼乙素联合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动剂对该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N-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
采用 Western blot 法进行实验。取 HT29 细胞或
5
HCT116 细胞按 2×10 个/孔接种于 6 孔板后,分为对照 24 h
[11]
组、毛萼乙素组(1.0 μmol/L)、Licl 组(10 mmol/L)、毛
萼乙素+Licl 组(1.0 μmol/L 毛萼乙素+10 mmol/L Licl)。
培养 24 h 后,收集细胞,按“2.4”项下方法处理细胞并进
行电泳,然后加入 β-catenin、c-myc、cyclin D1、TCF4、N- 48 h
cadherin、β-actin 一抗(稀释度均为 1∶500)孵育过夜;
以 PBST 缓冲液清洗 5 min×3 次,加入二抗(稀释度为
Ⅰ Ⅱ Ⅲ
1∶5 000)孵育 1 h,按“2.4”项下方法进行显色及灰度值 A. HT29细胞划痕愈合实验
分析。
2.6 毛萼乙素联合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对结
肠癌细胞迁移率及 β-catenin、N-cadherin、E-cadherin
0 h
蛋白表达的影响
将 6 孔板背面用记号笔画 3 条横穿过孔的直线,然
5
后将 HT29 细胞或 HCT116 细胞按 1.5×10 个/孔接种于
6 孔板中,待细胞完全贴壁后,分别给予 0(对照组)、1.0
μmol/L 的 毛 萼 乙 素 以 及 10 μmol/L XAV939 [12] 和 1.0 24 h
μmol/L 毛萼乙素+10 μmol/L XAV939 刺激,每组设置 3
个复孔,同“2.2”项下方法进行划痕愈合实验,并检测培
养 24、48 h 后的细胞迁移率。 取 HT29 细胞或 HCT116
5
细胞按2×10 个/孔接种于6孔板后分为对照组、毛萼乙
48 h
素组(1.0 μmol/L)、XAV939 组(10 μmol/L)、毛萼乙素+
XAV939组(1.0 μmol/L毛萼乙素+10 μmol/L XAV939)。
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按“2.4”项下方法处理细胞并进行 Ⅰ Ⅱ Ⅲ
B. HCT116细胞划痕愈合实验
电泳,然后加入 β-catenin、N-cadherin、E-cadherin、β-actin a
80 a 80 a
一抗(稀释度均为1∶500)孵育过夜;以PBST缓冲液清洗 a
60 60 a
5 min×3 次,加入二抗(稀释度为 1∶5 000)孵育 1 h,按 a a a
“2.4”项下方法进行显色及灰度值分析。 迁移率/% 40 迁移率/% 40
2.7 统计学方法 20 20
0 0
所有数据使用 GraphPad Prism 7.0 软件进行统计学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 24 h 48 h 24 h 48 h
C. HT29细胞迁移率的测定结果 D. HCT116细胞迁移率的测定结果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Ⅰ:对照组;Ⅱ:毛萼乙素1.0 μmol/L组;Ⅲ:毛萼乙素1.5 μmol/L
LSD-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组;a: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结果 图 1 毛萼乙素对 2 种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3.1 毛萼乙素对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毛萼乙素 1.0、1.5 μmol/L 组 2 种结
3.3 毛萼乙素对结肠癌细胞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肠癌细胞的迁移率均显著降低(P<0.01),且呈一定浓
结果
度和时间依赖趋势。结果见图1。
与对照组比较,毛萼乙素 1.0、1.5 μmol/L 组 2 种结
3.2 毛萼乙素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毛萼乙素 1.0 μmol/L 组 2 种结肠癌 肠癌细胞中N-cadherin、Snail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细胞的侵袭率及迁移率均显著降低(P<0.01)。结果 0.01),E-cadherin 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毛萼
见图2。 乙素 0.5 μmol/L 组 HT29 中 E-cadherin 表达水平显著升
·2328·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9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