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中国药房》2022年18期
P. 82
离度均大于3,理论板数均大于50 000,空白溶剂对测定 表3 各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n=6)
无干扰,说明方法专属性良好。 进样量/μL ƒ D/A ƒ D/B ƒ D/C ƒ D/E ƒ D/F ƒ D/G
2.6.2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2.2.1”项下混合 1 0.968 1.046 1.061 1.464 1.898 3.047
2 0.974 1.061 1.069 1.501 1.927 3.096
对照品溶液Ⅱ 0.25、0.5、1、2、3、4、8 mL,置于 100 mL 量 4 0.984 1.077 1.084 1.555 1.957 3.176
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成各成分质量浓度 6 1.000 1.099 1.102 1.600 1.984 3.242
均分别约为2.5、5、10、20、30、40、80 μg/mL的线性溶液, 8 0.995 1.096 1.098 1.602 1.960 3.238
平均值 0.984 1.076 1.083 1.544 1.945 3.160
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以待测成 RSD/% 1.38 2.11 1.64 3.95 1.71 2.74
分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平均积分值为纵坐标
ture C18 (250 mm×4.6 mm,5 μm)、Shim-pack GIST C18
(Y)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见表2。 (250 mm×4.6 mm,5 μm)]对没食子儿茶素等 6 种待测
表2 没食子儿茶素等7种待测成分的回归方程与线性 成分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色谱柱条
范围 件下,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的RSD均小于2%(n=3),提
待测成分 回归方程 r 线性范围/(μg/mL) 示色谱柱的变化对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不明显。
没食子儿茶素 Y=0.011 5X-0.099 3 0.999 9 2.518 5~80.592 0 2.7.3 不同温度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 考察不同柱
表没食子儿茶素 Y=0.012 0X+0.556 4 0.999 9 2.531 0~80.992 0
儿茶素 Y=0.008 7X-0.422 2 0.999 9 2.539 3~81.256 0 温(25、30、35 ℃)对没食子儿茶素等 6 种待测成分相对
表儿茶素 Y=0.013 5X-0.463 8 0.999 9 2.557 0~81.824 0 校正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柱温条件下,各成分
二氢杨梅素 Y=0.015 8X-1.984 0 0.999 8 2.550 5~81.616 0 相对校正因子的 RSD 均小于 2%(n=3),提示温度的变
花旗松素 Y=0.016 7X-0.225 9 0.999 9 2.536 5~81.168 0
杨梅素 Y=0.015 1X+2.588 5 0.999 6 2.537 8~81.208 0 化对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不明显。
2.8 黄酮类成分不同定量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
2.6.3 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批文冠木
称取 16 批文冠木样品(编号 S1~S16),分别按
样品(编号 S3),按“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重
“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项下色谱条
复进样6次考察方法精密度;平行制备供试品溶液6份,
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分别采用标准曲线法、QAMS
考察方法重复性;于4 ℃下放置12 h,考察稳定性。结果
法、外标一点(one point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ESM)
显示,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
法测定文冠木中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二氢
2.6.4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文冠木样品(编
杨梅素、花旗松素、杨梅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号 S3),共 9 份,每份约 0.25 g,精密称定,加入“2.2.1”项 (表 4)显示,除杨梅素(RSD 为 11.16%~27.27%)和部
下混合对照品溶液Ⅱ适量(加入量与已知量的质量比约 分批次的儿茶素(S12、S14~S16 样品的 RSD 为 4.36%
为 1∶0.5、1∶1、1∶1.5),用 75% 乙醇定容至 100 mL,按 ~9.12%)外,其余成分 3 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项下色谱条 (RSD均小于4%)。
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显 3 讨论
示,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 3.1 指纹图谱分析
二氢杨梅素、花旗松素、杨梅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 本研究建立了11批文冠木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
为 100.84%、98.25%、100.61%、98.69%、101.67%、100.28%、 确定了 15 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 7 个成分;各批样品
103.25%,RSD均小于2%(n=9)。 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 0.910~1.000,其
2.7 黄酮类成分定量分析QAMS法的建立 中内蒙古阿拉善和河北安国市产药材的相似度均较高
(为0.998~1.000),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通辽市产药材
2.7.1 相对校正因子的确定 吸取“2.6.2”项下各成分
的差异性较大;此外,通辽市产药材的相似度为0.910~
质量浓度均约为 20 μg/mL 的线性溶液,按“2.1”项下色
0.957,跨度较大,提示同一产地的药材可能存在一定
谱条件分别进样 1、2、4、6、8 μL,每个进样量平行 6 次,
差异。
记录峰面积并按下式分别计算不同进样量下没食子儿
3.2 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茶素(A)、儿茶素(B)、表儿茶素(C)、二氢杨梅素(E)、花
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呈现产地规律性,S5~S7批文
旗松素(F)和杨梅素(G)相对于参照物表没食子儿茶素
冠木药材均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S8、S11批文冠木药
(D)的相对校正因子(fs/j ):fs/j=fs/fj=(As/cs )/(Aj/cj )(式中, 材均来自内蒙古通辽市,S1、S2 批文冠木药材均来自内
fs/j为参照物 s 对待测成分 j 的校正因子,As为参照物 s 的 蒙古阿拉善盟,S3、S4批文冠木药材均来自河北安国市,
峰面积,cs为参照物s的质量浓度,Aj为某待测成分j的峰 说明不同产地的文冠木药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个别
面积,cj为某待测成分j的质量浓度),结果见表3。 产地的药材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与相似度评价的结
2.7.2 不同色谱柱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 考察不同 果基本一致。
色谱柱[Agilent 5TC C18 (250 mm×4.6 mm,5 μm)、Tna‐ 主成分分析的分类情况与文冠木的产地分布基本
·2248·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8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