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中国药房》2022年13期
P. 8
滞留制剂等)、复杂纳米注射剂(例如注射用脂质体、微 复杂制剂开发企业需要加快加强高水平、国际化的
球、纳米粒等)、原位凝胶眼用制剂、经皮和黏膜给药制 顶尖人才团队建设,在制剂研究领域培育专业的青年骨
剂、经口或鼻吸入制剂、复杂药械组合制剂等。复杂制 干和领军人才,引进高层次、有复杂制剂产业化经验的
剂具有如下优势。 制剂人才,建立具有解决复杂制剂研发问题能力的专业
1.1 提高生物利用度 化制剂团队,为复杂制剂的开发做好人才保障工作。
复杂制剂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可以增加药物的生物 2.2 受限于药用辅料、给药器械及制药设备
利用度,例如通过原位凝胶技术、纳米技术和渗透促进 在制剂中,辅料的用量占比较大,品质优良的辅料
技术制备的新型眼部用药制剂,可显著延长药物在眼内 可增强主药的稳定性,延长药品的有效期,调控主药的
有效部位的作用时间,并提高药物角膜透过效率,进而 释放速度,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增加其生物利用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7] 。 度。因此,药用辅料是复杂制剂处方的根基,新型辅料
1.2 控制释药速度 的研究与应用是推动复杂制剂改良开发的加速器。例
通过对复杂制剂的载体进行科学设计,来调整药物 如氟维司群注射液是一种无色或黄色的澄明黏稠液体,
在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可实现药物的速释或缓释, 可每月用药1次,其在较长时间内发挥药效的关键是辅
或者速释缓释相结合。例如含水不溶性薄膜材料或骨 料蓖麻油、苯甲酸苄酯等可起到对药物增溶及控制药物
[10]
架型材料包衣的制剂,在包衣膜中加入致孔剂,可控制 进入体内速度的作用 。又如部分微球可实现每6个月
[8]
药物的释放速度 。 1次的超长效给药,其可靠、高效的缓释效率关键是使用
1.3 具有靶向性 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如聚乳酸或聚乳酸-羟基乙
复杂制剂具有靶向性特征,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 酸共聚物等 。
[11]
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 辅料对于推动复杂制剂开发的意义不止于此。以
或细胞内结构。利用人体生物学特性[如pH梯度(口服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而备受关注的 mRNA 技术为
制剂的结肠靶向)、肿瘤微环境的差异],或采用一些物 例,其面临的最大挑战即如何将 mRNA 有效、安全地递
理手段(如磁场),可以将药物传送到病变器官、组织或 送至人体细胞,而特殊高分子材料参与组成的脂质纳米
细胞,同时增加药物滞留时间,以更好发挥药效 [7-8] 。 颗粒,可为 mRNA 提供有效保护,并将其安全递送至人
1.4 减少副反应 体细胞,从而使药物起效。然而,很多复杂制剂的辅料
复杂制剂还可以显著减少药物引起的副反应,例如 严重依赖进口,多由生产技术较成熟的国际大型化工企
注射用微球可提高载药量、减少辅料用量、降低游离药 业生产,如陶氏杜邦、巴斯夫、亚什兰、阿科玛、赢创等,
物浓度;局部给药复杂制剂可降低药物入血的概率;修 即便是常用的微晶纤维素和乳糖,国内企业也倾向信赖
饰过的药物载体可与靶点特异性识别,减少与正常组织 进口辅料。辅料国产化进程缓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的接触。因此,复杂制剂可显著降低药物毒性,进而减 我国复杂制剂的仿制和创新。
少副反应 [7-8] 。 复杂药械组合产品包括活性药物和药用器械。给
1.5 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 药器械是高端复杂制剂临床应用中必不可少的媒介,常
复杂制剂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例如通 与药物制剂处方以组合的形式共同进入新药申报程
过在处方中加入一种小分子吸收促进剂[8-(2-羟基苯甲 序 。通过与给药器械组合,可以提高药物制剂的稳定
[12]
酰胺基)辛酸钠]制备的口服索马鲁肽片,可避免糖尿病 性和有效性,甚至可以实现一些药物制剂本身无法实现
患者遭受长期注射给药的痛苦 [7-8] 。 的功能。例如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是一种含糖皮
2 复杂制剂开发难点及应对策略 质激素地塞米松的眼内植入物,活性成分为地塞米松,
2.1 对人员素质要求高 其持续缓慢释放药物主要依赖植入装置。当前,我国给
高端技术型人才是开发复杂制剂的根本人力资源 药器械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无菌给药装置,还严重依
保障,无论做改良型复杂制剂还是仿制复杂制剂,均需 赖进口,这也阻碍了复杂药械组合产品的开发。
要储备足量的高素质人才。做好复杂制剂需要复合型 复杂制剂的另一个难点是工艺参数的变化对成品
领军人才科学地进行顶层设计,需要高端人才对基础研 的质量影响非常大,而工艺参数的精细控制跟所用设备
究和成果转化进行统筹把握,需要基础知识扎实、操作 息息相关。与普通制剂相比,复杂制剂对设备的功能和
技能熟练的员工确保稳定、持续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控制精度要求往往较高,因此在复杂制剂开发过程中,
当前我国缺乏复杂制剂研究的产业化平台,缺乏强大技 制药设备也是决定其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13-14] 。中试
术支撑的人才团队和复合型领军人才,大多数企业不具 转化的配套性设备更是支撑复杂制剂转化的必要条
备解决复杂制剂开发过程中技术问题的能力,这大大限 件。复杂制剂研究大多停留在实验室、论文或专利层
制了我国复杂制剂的发展 。 面,缺乏精细化和系统性的深度研究,技术成熟度低,这
[9]
·1538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3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