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中国药房》2022年11期
P. 35

胞刮下来并转移至EP管中,以12 000 r/min 于 4 ℃离心                        1.0
                                                                            a
        10 min;将细胞上清液转移至1.5 mL EP管中;用BCA法                         0.8
        检测总蛋白浓度,样品中加入4×蛋白上样缓冲液和双蒸                               ( mmol/g prot )  0.6
        水,使总蛋白浓度调成一致,100 ℃煮蛋白 10 min,再置                                                b
        于-80 ℃冰箱备用。将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                              TG水平/  0.4        b          b    b
        烯酰胺凝胶电泳后转移至 PVDF 膜,取出 PVDF 膜置于                            0.2
        含5%脱脂奶粉的TBST封闭液中封闭1.5 h,洗涤3次后                              0
                                                                     对照组   模型组  非诺贝  洋甘菊总 洋甘菊总 洋甘菊总
        加入一抗(ACC、FAS稀释度1 ∶ 700,DGAT2、β-actin稀释                                   特组  黄酮低剂 黄酮中剂 黄酮高剂
                                                                                            量组
                                                                                      量组
                                                                                                 量组
        度1 ∶ 1 000),4 ℃孵育过夜,收集一抗,洗涤3次;加入二                                    A.细胞中TG水平柱状图
                                                                 0.10
        抗(稀释度 1 ∶ 5 000),室温避光孵育 1 h,洗涤 3 次;然                                a
        后暗室中以 ECL 发光试剂曝光,压片、显影、定影后用                              0.08
        Image Lab 软 件 分 析 图 像 ,以 目 标 蛋 白 与 内 参 蛋 白              ( mmol/g prot )  0.06  b
       (β-actin)的灰度值比值表示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                               0.04                        b    b
        2.7 统计学分析                                               FFA水平/  0.02      b
            采用 SPSS 21.0 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
                                                                   0
        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                                   对照组   模型组  非诺贝  洋甘菊总 洋甘菊总 洋甘菊总
                                                                                 特组  黄酮低剂 黄酮中剂 黄酮高剂
        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量组    量组   量组
                                                                             B.细胞中FFA水平柱状图
        3 结果
                                                                  0.6
        3.1  洋甘菊总黄酮的制备结果                                                    a
            初步提取得到的干膏粉中,总黄酮含量为 6.72%;                             0.4
        纯化后的干膏粉中,总黄酮含量为 56.20%。这表明分                             ( mmol/L )
        离纯化后,洋甘菊总黄酮含量明显提高。                                      FFA水平/  0.2       b    b     b    b
        3.2  洋甘菊总黄酮对细胞(上清液)中TG、FFA水平的
        影响
                                                                   0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的TG、FFA水平和细                                 对照组   模型组  非诺贝  洋甘菊总 洋甘菊总 洋甘菊总
                                                                                     黄酮低剂 黄酮中剂 黄酮高剂
                                                                                 特组
                                                                                      量组    量组   量组
        胞上清液中的FF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                                       C.细胞上清液中FFA水平柱状图
        组比较,非诺贝特组和洋甘菊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细                              a:与对照组比较,P<0.01;b:与模型组比较,P<0.01
        胞中的 TG、FFA 水平和细胞上清液中的 FFA 水平均显                      图1 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的TG、FFA水平检测结果
        著降低(P<0.01)。 结果见图1。                                明显增强,表明DGAT2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非诺贝特
        3.3  洋甘菊总黄酮对HepG2细胞脂肪积累的影响                         组和洋甘菊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绿色荧光明显减弱,
            由油红O染液染色结果可见,对照组细胞间结合紧                         DGAT2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结果见图3。
        密,基本上无橘红色脂滴;模型组细胞中可见大量橘红                               荧光强度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23.53±1.88)比
        色脂滴堆积,表明 1 mmol/L 油酸和棕榈酸混合液干预                      较,模型组 DGAT2 蛋白表达荧光强度(81.40±7.21)显
        24 h能显著增加细胞内脂质沉积;非诺贝特组和洋甘菊                         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非诺贝特组和洋甘菊
        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细胞中脂滴堆积较模型组显著                           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 DGAT2 蛋白表达荧光强度
        减少。结果见图2。                                          (35.85±2.97、44.77±1.05、35.95±1.42、35.72±1.17)显
            脂质含量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脂质 A 值                        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进一步验证了 DAPI 染液
       (0.30±0.11)比较,模型组细胞脂质A值(0.93±0.14)显                 的染色实验结果,说明洋甘菊总黄酮可以降低脂质沉积
        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非诺贝特组和洋甘菊总                      细胞中的DGAT2蛋白表达量。
        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细胞脂质 A 值(0.34±0.09、0.54±                 3.5  洋 甘 菊 总 黄 酮 对 HepG2 细 胞 中 ACC、FAS、
        0.17、0.43±0.13、0.43±0.06)显著降低(P<0.01)。以上           DGAT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油红O染液的染色实验结果,说明洋                               Western blot 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
        甘菊总黄酮可以降低脂质沉积细胞中的脂质含量。                             组 ACC、FAS、DGAT2 蛋 白 表 达 水 平 显 著 升 高(P<
        3.4  洋甘菊总黄酮对 HepG2 细胞中 DGAT2 蛋白表达                  0.01);与模型组相比,非诺贝特组和洋甘菊总黄酮低、
        量的影响                                               中、高剂量组ACC、FAS、DGAT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由 DAPI 染液染色结果可见,模型组细胞绿色荧光                      (P<0.01)。结果见图4。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1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1  ·1309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