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中国药房》2022年4期
P. 76
0.25 g,按“2.1.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2.1”项 12
90
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 6 次,以峰 12(鞣花酸)为参照峰, 80 15
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结果显 70 3
60 11
示,15 个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 RSD 均不高于 0.34% U/mV 50
(n=6),相对峰面积的 RSD 均不高于 1.76%(n=6),表 40 1 10
30
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 20 4 6
2.2.3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特木仁-5味散(编号S10) 10 2 5 7 8 9 13 14
0
6份,每份约0.25 g,按“2.1.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以峰12(鞣花酸)为参 t/min
图2 特木仁-5味散的对照指纹图谱
照峰,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结
果显示,15 个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 RSD 均不高于 200
0.64%(n=6),相对峰面积的 RSD 均不高于 1.34%(n= 150
6),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mAU 100 3
2.2.4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编号 S10)适量,分 50 10
5
别 于 室 温 下 放 置 0、3、6、9、12、15、18、21、24 h 时 按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以峰12(鞣花酸)为参照 t/min
峰,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结果 A.缺诃子阴性样品溶液
显示,15个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不高于0.72% 200
(n=9),相对峰面积的 RSD 均不高于 2.10%(n=9),表 150 12
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24 h内稳定性良好。 mAU 100 10 11 15
50 1
2.2.5 指纹图谱建立与共有峰指认 取 10 批特木仁-5 5 6 7 9 13
0
味散的供试品溶液和缺栀子、缺川楝子、缺黄柏、缺诃子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阴性样品溶液以及混合对照品溶液A,按“2.2.1”项下色 t/min
B.缺栀子阴性样品溶液
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将10批特木仁-5味散的
200
色谱图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150
版)》,以 S1 样品图谱为参照,设置时间窗宽度为 0.1 mAU 100
min,进行全峰匹配生成叠加指纹图谱,以中位数法生成 50 1 3 11 12 15
2
对照指纹图谱。10 批特木仁-5 味散的叠加指纹图谱见 0 6 9 13
图 1,对照指纹图谱见图 2,特木仁-5 味散阴性样品溶液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t/min
和混合对照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见图3。 C.缺黄柏阴性样品溶液
12
1 000 3 11 15 200
1 45 6 7 8 9 10 13 14
900 2 S10 150
800 S9 mAU 100 12
700 S8 3 11 15
50 1 10
600 S7 2 4 5 6 8 9 13
U/mV 500 S6 0
400 S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t/min
300 S4
D.缺川楝子阴性样品溶液
200 S3
400
100 S2
0 S1 300 1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mAU 200
t/min
3
图1 10批特木仁-5味散的叠加指纹图谱 100 1
5
0
由图 1 和图 2 可见,在 10 批特木仁-5 味散的指纹图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谱中标定了 15 个共有峰。通过与混合对照品溶液进行 t/min
E.混合对照品溶液A
比对,确定峰 1 为没食子酸、峰 3 为栀子苷、峰 5 为绿原 1:没食子酸;3:栀子苷;5:绿原酸;12:鞣花酸;2、4、6~11、13~
酸、峰12为鞣花酸。通过各阴性样品溶液色谱图与对照 15:未知成分
指纹图谱比对,发现特木仁-5味散缺诃子阴性样品色谱 图3 特木仁-5味散阴性样品溶液和混合对照品溶液的
图中只有 3 个共有峰,缺失的峰 1、2、4、6~9、11~15 可 高效液相色谱图
·454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4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