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中国药房》2022年3期
P. 47

lar function,MF)条目。笔者选取各条目的前 10 条进行
        分析,结果发现,16个关键靶点的BP主要参与脂质分解
        代谢过程的负调控(negative regulation of lipid catabolic
        process)、平滑肌收缩的调节(regulation of smooth mus-
        cle contraction)、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posi-
        tive regulation of nitric oxide biosynthetic process)等;CC
        主要与质膜(plasma membrane)、神经元(neuron)等有
        关;MF 主要参与调控 G 蛋白偶联腺苷受体活性(G-pro-
        tein coupled adenosine receptor activity)、α2 肾上腺素能
        受体活性(alpha2-adrenergic receptor activity)、大麻素受
        体活性(cannabinoid receptor activity)等,详见图7。







          基因数                                                           图8 KEGG富集分析结果

                                                           方形节点代表通路,节点大小代表度值大小)。度值可
                                                           以衡量活性成分与疾病靶点通路的关联度,因此笔者以
                                                           连翘 Q-Marker 候选成分的度值为指标,经计算后发现,
                                                           柠檬烯、γ-松油烯、β-月桂烯的度值均低于连翘 11 个
                                                           Q-Marker 候选成分度值的平均值           [15-16] ;且经笔者查询
                                                           SwissADME数据库(http://www.swissadme.ch/)发现,前
                                                           面 3 个成分的胃肠吸收较低             [17 - 19] ,故不作为连翘的
                                                           Q-marker。而其余 8 个成分芦丁、连翘苷、松脂素-β-D-
                                                           葡萄糖苷、连翘酯苷 A、松油烯-4-醇、α-水芹烯、β-蒎烯、
                                                           α-蒎烯的度值均大于平均值,且已有相关文献报道这几
                   图7 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个成分是连翘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主要成分                     [7-10,20-21] 。
        3.4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                              基于此,可初步认为芦丁、连翘苷、松脂素-β-D-葡萄糖
            采用David 6.8数据库对16个核心靶点进行京都基                    苷、连翘酯苷 A、松油烯-4-醇、α-水芹烯、β-蒎烯、α-蒎烯
        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是连翘的Q-marker。
        genomes,KEGG)分析,限定物种为“人类(Homo sapiens)”,
        P值越小,显著性越强。将P值由小到大排序,共得到17
        条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
        路(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鞘脂信号通
        路(sphingolipid signaling pathway)、环磷酸鸟苷-蛋白激
        酶 G 信号通路(cGMP-PKG signaling pathway)、磷脂酰
        肌醇 3-激酶/蛋白激酶 B 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等,详见图8。
        3.5 “连翘 Q-Marker 候选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与Q-Marker预测分析
            将11个连翘Q-Marker候选成分、16个关键靶点、17
        条通路,在 Cytoscape 3.7.2 软件中构建“连翘 Q-Marker
        候选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详见图9(图中红色三角形节
        点代表活性成分,绿色圆形节点代表关键靶点,紫色正                             图9 “连翘Q-Marker候选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3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3  ·297 ·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