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中国药房》2021年22期
P. 29
的改善,脂滴变少,肝细胞排列稍整齐,形态较正常,说 蛋白的表达来促进脂肪酸的氧化,进而减少肝组织中的
明洋甘菊总黄酮可以有效改善肝细胞的脂肪变性。 脂质沉积。
肝脏富含多种与脂质代谢相关的酶,在调节全身能 综上所述,洋甘菊总黄酮可预防 ApoE -/- 小鼠高脂
[19]
量平衡和脂质稳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AST 和 血症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上调 PPARα表达、改善肝损
ALT 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内,一小部分存在于肌肉细胞 伤和氧化应激损伤有关。本课题组下一步会就洋甘菊
内。如果肝脏受损,肝细胞中的转氨酶便进入到血液 总黄酮的活性单体成分开展研究,挖掘洋甘菊提取物降
中,故血清ALT和AST含量的升高可以作为肝脏受损和 血脂的有效单体成分及作用机制。
[20]
肝脏疾病的提示信号 。MDA和SOD是公认的氧化应 参考文献
激预测指标。肝组织中 MDA 含量的升高或者 SOD 含 [ 1 ] 陈华,陈淋,张男,等.脂质组学在高脂血症的研究进
[21]
量的降低,提示着肝组织存在严重的氧化应激损伤 。 展[J].药物分析杂志,2016,36(8):1324-1329.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 [ 2 ] XU Y,NIU Y,GAO Y,et al. Borapetoside E,a clerodane
中TC、TG、LDL-C含量均显著升高,HDL-C含量显著降 diterpenoid extracted from tinospora crispa,improves hy-
低,表现出典型的高脂血症症状。与模型组比较,洋甘 perglycemia and hyperlipidemia in high-fat-diet-induced
菊总黄酮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 TC、TG、LDL-C 含量均 type 2 diabetes mice[J]. J Nat Prod,2017,80(8):2319-
显著降低,HDL-C 含量均显著升高,提示洋甘菊总黄酮 2327.
可预防 ApoE -/- 小鼠高脂血症的发生。另外,模型组小 [ 3 ] DANESE M D,SIDELNIKOV E,KUTIKOVA L. The
prevalence,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and
鼠血清中 ALT、AST 含量和肝组织中 MDA 含量均显著
treatment of patients at very high risk of cardiovascular
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组织中SOD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events in the United Kingdom:a cross-sectional study[J].
组,表明高脂血症模型小鼠存在一定程度的肝损伤和氧
Curr Med Res Opin,2018,34(8):1441-1447.
化应激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洋甘菊总黄酮各剂量组小
[ 4 ] PIEPOLI M,HOES A,AGEWALL S,et al. 2016 European
鼠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洋甘菊总黄酮
guidelin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高剂量组小鼠的改善效果最好,表明洋甘菊总黄酮可预 practice[J/OL]. Eur Heart J,2016:1-78[2021-07-10]. http://
防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肝损伤和氧化应激损伤。 doi.org/10.1093/eurheartj/ehw106.
PPARα是脂肪酸氧化代谢的关键酶,可以调节肝脏 [ 5 ] SAHEBKAR A,SERBAN M C,MIKHAILIDIS D P,
脂肪酸的氧化代谢,维持肝脏脂质和能量的平衡 [22-23] 。 et al. Head-to-head comparison of statins versus fibrates
PPARα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清 TG 含量,升高血清 in reducing plasma fibrinogen concentrations:a systema-
HDL-C含量,增加脂肪酸的摄取和氧化分解 。CPT1A 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harmacol Res,2016,
[24]
和 ACOX1 为 PPARα的下游因子,是脂肪酸代谢的限速 103:236-252.
[25]
酶 。有研究证实,当肝脏中 PPARα的表达降低时,其 [ 6 ] 闫冬梅.非诺贝特作用机制的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
靶因子 CPT1A 的转录会受阻,从而导致过量的脂肪酸 2012,10(21):467-469.
[26]
[27]
在肝脏中积累 。Garbacz等 研究发现,PPARα基因缺 [ 7 ] 张小谦,赵国君.调血脂药的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
陷小鼠会出现严重的肝脏脂肪变性。Batatinha等 研究 报,2014,30(6):160-162.
[28]
[ 8 ] 刘晓嘉.他汀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
发现,PPARα基因缺陷可使小鼠的心脏和肝脏发生脂肪
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9,16(2):157-196.
化,并可使游离脂肪酸的水平显著升高,从而导致严重
[ 9 ] 齐军,李俊利,常福厚.中药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J].内
[29]
的脂质沉积。Huang等 研究发现,ACOX1基因敲除小
蒙古中医药,2007(1):59-60.
鼠表现出严重的脂肪性肝炎。非诺贝特是临床常用的
[10] 赵鑫.德国母菊[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8,23(2):
降脂药,也是典型的PPARα激动剂。本实验主要研究洋
92.
甘菊总黄酮的降血脂作用机制是否跟 PPARα信号通路
[11] AL-DABBAGH B,ELHATY I A,ELHAW M,et al. Anti-
有关,故选用非诺贝特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本研究结果 oxidant and anticancer activities of chamomile(Matricaria
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 PPARα、CPT1A、ACOX1 蛋 recutita L.)[J]. BMC Res Notes,2019,12(1):3.
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 [12] TAGHIZADEH M S,NIAZI A,MOGHADAM A,et al.
洋甘菊总黄酮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的上述指标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protein hydrolysates of
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洋甘菊总黄酮高剂量组小鼠 three medicinal plants:cytotoxicity and functional proper-
的改善效果最好,表明洋甘菊总黄酮可通过上调PPARα ties[J]. Food Sci,2020,85(10):3160-3167.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22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22 ·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