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中国药房》2021年22期
P. 17

2.5 方差分解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1)中药材价格对其自身具有显著的正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模型中各变量对某一特定变                          向影响,且长期贡献率最大。(2)供给因素中,中药材种
        量变动的贡献程度,进一步衡量不同外部冲击的重要                            植面积对中药材价格波动的贡献率较大,中成药产量的
          [9]
        性 。本研究使用Eviews 10.0软件对上述SVAR模型进                    影响较小。(3)需求因素中,中药材出口量对中药材价格
        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见表5、图4。由表5、图4可知,对                        的影响较大,中药材市场成交额的影响较小。(4)成本因
        中药材价格影响最大的是其本身(lnRPI),第1期影响程                       素也是中药材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度达到100%,影响程度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减小,最后保                         的上涨会增加中药材的生产成本,继而导致中药材价格
        持在 48%左右;此外,中药材种植面积增长率(DlnSA)                      上涨。
        对中药材价格的影响也较大,长期贡献率超过 25%;中                         4 建议
        药材出口量(lnEV)对中药材价格影响的贡献率也是逐                         4.1  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中药材价格监测
        渐增加的,在第15期达到17%左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预警
        指数(lnAMPI)的长期贡献率约为5%;而中成药产量增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材价格受其自身影响最为显
        长率(DlnPCM)、中药材市场成交额增长率(DlnMT)、居
                                                           著,即中药材价格的一时波动可能在之后较长时间内影
        民消费价格指数(lnCPI)的贡献率较小,长期贡献率均
                                                           响其价格走向。理论上,中药材价格对其自身的影响路
        在2%以内。
                                                           径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中药材价格上涨促使药农种植意
                  表5 SVAR模型的方差分解表
                                                           愿增强,市场供给增多,进而导致中药材价格下跌;二是
         Tab 5 Variance decomposition table of SVAR model
                                                           中药材价格上涨后,市场投机行为增多而导致供给下
         滞后期  标准误  lnRPI  DlnSA  DlnPCM  DlnMT  lnEV  lnAMPI  lnCPI  降,最终造成中药材价格不合理上涨 。因此,笔者建
                                                                                            [3]
         数,年
         1   0.029 041 100.  0.  0.  0.  0.   0.   0.      议,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一步加强对
         3   0.049 527 89.588 580 0.612 611 1.598 413 0.359 368 1.671 056 4.786 272 1.383 697  中药材价格的监测,建立健全中药材价格和市场交易信
         5   0.069 475 77.057 310 12.190 840 1.952 706 2.240 586 2.402 704 2.728 313 1.427 536
         7   0.097 881 63.776 090 21.282 480 1.102 010 1.681 629 7.767 566 3.490 000 0.900 221  息平台,并完善中药材真实交易价格数据的采集与公布
         9   0.129 295 56.207 620 24.335 500 1.171 323 1.093 844 11.889 410 4.127 672 1.174 637  制度 ,以有利于药农或药材种植商及时掌握中药材市
                                                               [14]
         11  0.155 155 52.040 650 25.132 630 1.465 091 0.781 758 14.530 860 4.521 902 1.527 117
         13  0.175 825 49.779 570 25.293 050 1.720815 0.614 381 16.175 890 4.749 072 1.667 218  场信息,合理安排种植养殖,避免盲目跟风,从而稳定中
         15  0.191 518 48.513 460 25.478 030 1.889 714 0.521 134 17.004 500 4.890 556 1.702 602  药材市场的供需关系。针对价格变动频繁、变动幅度较
         17  0.203 411 47.950 220 25.651 240 1.968 914 0.466 332 17.361 970 4.912 261 1.689 059  大,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药材价格差异较大的情况,
         19  0.212 786 47.780 780 25.799 590 1.984 484 0.433 452 17.457 930 4.878 779 1.664 976
                                                           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监测与分析,必要时应开展市场专
              100
                                               lnRPI       项调查,防止出现炒作游资、哄抬中药材价格等现象,从
              80                               DlnSA       而确保中药材价格的基本稳定。
                                               DlnPCM
                                               DlnMT
             %  60                             lnEV        4.2  推进中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贡献率,                              lnAMPI          本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均不同
              40
                                               lnCPI
                                                           程度地影响着中药材价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
              20
                                                           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以适应新需
               0                                           求变化,实现供需动态均衡”,这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指明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5]
                           滞后期数,年                          了方向 。以需求侧变化为导向,推进中药材产业供给
                  图4 SVAR模型的方差分解图                          侧结构性改革,保证中药材供需平衡发展,是稳定中药
        Fig 4 Variance decomposition diagram of SVAR model
                                                           材价格的途径之一。为此,笔者建议,首先,应推进构建
        3 结论                                               中药材生产供给和市场需求信息管理体系,各级地方政
            本研究基于 1992-2019 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从供                    府可依据中药材产销信息数据,适时调整中药材种植面
        给、需求、种植生产成本和通货膨胀等4个方面探究中药                          积和生产品种结构,并指导中药材从业者适度开展生产
        材价格的影响因素,选取中药材种植面积、中成药产量、                          活动,维持供需相对平衡;其次,应构建全国一体化中药
        中药材市场成交额、中药材出口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材种子种苗供应保障平台,确保优质中药材种源的持续
        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作为主要影响指标,通过建                           稳定供应,提升中药产业链源头质量,并通过对种子种
        立S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                          苗供应的调控来调节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以防中药
        各因素的变化对中药材价格的冲击与影响。经过分析,                           材生产供应过剩或不足;再次,应建立中药材平准基金,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22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22  ·2699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