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21年18期
P. 32

相近的样本 。本研究结果显示,15批生三七的共有峰                                新发展趋势[J].中草药,2021,52(9):2541-2547.
                   [30]
        率为 80%~100%,相似度较高;炮制品的共有峰率为                         [15]  熊婧,何兰,魏锋,等.牛黄类药材及牛胆的红外光谱特征
        80%~100%,相似度较高。这表明云南3个不同产地的                              性分析与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21,41(4):735-740.
        三七化学种类相似,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但双指标序                            [16]  李燕,吴然然,于佰华,等.红外光谱在中药定性定量分析
                                                                 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10):1846-
        列法虽然较精确,但计算较为繁杂,不适用于大样本量
                                                                 1849.
        比对 。
            [31]
                                                            [17]  邹华彬,袁久荣,吕青涛,等.共有峰率和变异率双指标序
            本研究采用 HPLC 指纹图谱及 IR 指纹图谱对生三
                                                                 列分析法分析甘草紫外指纹图谱[J].中药材,2003,(9):
        七及其炮制品进行了鉴别,所得结果均能够有效区分不
                                                                 625-629.
        同产地生三七及其炮制品。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仅收                             [18]  杨玉莹,张丹丹,罗心遥,等.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定量结合
        集了云南3个产地共15批生三七及其炮制品,样本量较                                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不同产地青钱柳质量[J].中草药,
        小且为同一省份产药材;虽然通过HPLC指纹图谱及化                                2020,51(4):1082-1088.
        学模式识别能明显鉴别生三七及其炮制品,但IR光谱在                           [19]  高微,陈明生,韦广辉,等.尖尾风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
        产地鉴别上有所欠缺,今后有待收集更多省份地区的三                                 建立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J].中国药房,2018,29
        七药材样品进行鉴别,以确认 IR 光谱在产地鉴别上的                              (16):2215-2219.
        价值。                                                 [20]  祁航,谢涛,吕东峰,等.玉泉丸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
        参考文献                                                     6个成分定量分析[J].中草药,2019,50(23):5753-5759.
                                                            [21]  严雅慧,李淑萍,热依木古丽·阿布都拉,等.芦荟的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20年
                                                                 HPLC 指纹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及其含量测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2-13.
                                                                 定[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1,33(3):353-361.
        [ 2 ]  杨国伟,来国防,刘录.云南不同地域三七中皂苷类成分
                                                            [22]  徐鑫,戚华文,高德嵩,等.基于化学模式识别的栀子
             的比较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UPLC 定量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
             28(6):542-545.
                                                                (18):4416-4422.
        [ 3 ]  邢娜,彭东辉,张志宏,等.炮制对三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
                                                            [23]  韩晴雯,周斌,李玉平,等. HPLC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模式
             用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
                                                                 识别分析评价参莲胶囊的质量[J].药物分析杂志,2020,
             (16):210-217.
                                                                 40(7):1300-1308.
        [ 4 ]  陈新彤,黄胜男,庄伟,等.三七用药咨询常见问题分
                                                            [24]  刘冰晶,肖海.山药红外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J].赣南医
             析[J].北京中医药杂志,2019,38(3):284-286.
                                                                 学院学报,2018,38(1):16-22.
        [ 5 ]  曹晖,付静.全国中药炮制经验与规范集成(增修本)[M].
                                                            [25]  课净璇,黎杉珊,申光辉,等.基于双指标分析法和聚类分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3-4.
                                                                 析法的花椒红外指纹图谱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7,33
        [ 6 ]  王洁. 熟三七炮制工艺及炮制前后化学成分与活血补血
                                                                (3):55-61.
             药效差异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20.
                                                            [26]  余河水,张丽娟,宋新波,等.三七炮制品化学成分研
        [ 7 ]  万晓青,陈素红,彭芸崧,等.三七及其炮制品对血虚模型
                                                                 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910-3917.
             大鼠的补血益气作用比较[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                  [27]  李宁,高小惠,王子幼,等.三七HPLC指纹图谱及5种成
             31(6):696-699.                                      分测定[J].中成药,2020,42(5):1232-1237.
        [ 8 ]  武双.三七“生打熟补”物质基础及补血作用研究[D].昆                  [28]  邱俊娜,张榆,张双,等.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
             明:昆明理工大学,2016.                                      式识别及定量测定的夏枯草质量控制研究[J].中草药,
        [ 9 ]  胡玉飘.熟三七皂苷类成分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及其生物                          2020,51(23):2842-2850.
             活性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9.                        [29]  梅德强,王建华.红外光谱法研究中药进展[J].重庆大学
        [10]  王莹.熟三七炮制工艺及人参皂苷稳定性研究[D].昆明: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1):56-59.
             昆明理工大学,2017.                                   [30]  周晔,张庆伟,李佩孚,等.傅里叶红外光谱法鉴别不同产
        [11]  武双,崔秀明,郭从亮,等.不同蒸制法对三七主根中皂苷                         地中药独活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9):
             的影响[J].中草药,2015,46(22):3352-3356.                   3309-3312.
        [12]  刘梦楠,熊慧,薛雪,等.三七炮制历史及标准现状分                      [31]  王晓敏,史冠莹,王赵改,等.基于双指标分析法和聚类分
             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4):1477-1480.                  析法的香椿红外指纹图谱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9,
        [13]  王磊.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质量检测中的运用实践研                           40(20):231-236.
             究[J].中国处方药,2018,16(8):27-28.                                 (收稿日期:2021-04-16  修回日期:2021-07-29)
        [14]  陈丽华,肖发林,黄诗雨,等.中药质量评价研究思路及创                                                         (编辑:陈 宏)






        ·2202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8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8期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